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胡逸民

双月刊

1005-202X

yxwl@263.net.cn

020-61648280

510515

广州市同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ZOMP)的成员——中国医学物理学会会刊,是国内唯一全面涉及医学物理学各分支学科领域、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双月刊。读者对象是各大医院从事医学物理及相关人员、广大从事医学物理学学科研究的教学工作者以及医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学、医学和应用物理学等专业的工作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

    刘伟星康晓伟张杨席一斌...
    992-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GA)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结合双能量CT确诊的14例GA患者的资料并分析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4例膝关节GA患者中,双能量CT显示尿酸结晶主要沉积于肌腱、韧带、滑膜以及关节软骨面,其中沉积于股四头肌肌腱6例,髌韧带4例,前后交叉韧带2例,其余2例主要累及膝关节周围滑膜;MRI显示痛风石在T1WI上显示同肌肉等信号,在PDWI上信号可以多样化,以混杂等信号至混杂高信号为主。结论:膝关节GA患者的发病位置及MRI信号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有利于显示痛风结晶及早期表现。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双能量CT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X线片下肢关节角度识别算法

    刘静妮盛玉武赵长秀牛存良...
    996-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X线片下肢关节角度识别算法,首先在X线片中使用Yolov5目标检测模型来识别特定类别的感兴趣区域,并使用U-Net模型进行热图回归来识别关键特征点,最后进行下肢关节角度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之前的算法精度更高,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卷积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特征点定位下肢力线

    融合密集空洞注意力金字塔和多尺度的视网膜病变分割

    王志鲁池越周亚同单春艳...
    1000-1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割任务中病变区域多尺度特征难以学习、边界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U型多病变分割模型DDAPNet。首先,对DR图像进行Patch处理,使模型更好地捕捉病变的局部特征;其次在主干特征提取后引入重新设计的密集空洞注意力金字塔(DDAP)模块,扩大感受野,解决病变边界模糊问题;同时采用金字塔切分注意力进行特征增强,然后将二者进行特征融合;最后在跳跃连接中嵌入改进的残差注意力模块,降低浅层冗余信息的干扰。在数据集和医院真实数据集上进行联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础模型,DDAPNet模型对微动脉瘤、出血点、软渗出DDR物和硬渗出物的分割在Dice系数上分别提高了4。31%、2。52%、3。39%、4。29%,在mIoU上分别提高了1。80%、2。24%、4。28%、1。98%。该模型对病灶边缘的分割更为连续和平滑,有效提升了软渗出物等视网膜病变的分割性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集空洞注意力金字塔多尺度特征残差模块

    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在失眠症诊断中的应用

    倪小红吕衍文柯红艳田宇...
    1010-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在失眠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失眠症患者42名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对照组41名。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习惯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多导睡眠监测和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扫描。结果:失眠组入睡所需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异;失眠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及快动眼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快动眼睡眠S1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2~S4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失眠组患者双侧前额叶、右侧颞叶、左侧顶叶、右侧丘脑、脑桥等区域灌注均显著升高(P<0。05),而双侧岛叶、双侧基底节等区域灌注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能够精确量化睡眠情况。

    失眠症多导睡眠监测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

    颅脑专用线圈在0~6月龄婴儿颅脑MRI中的图像质量对比分析

    杨阳杨凯华崔鹏翔时胜利...
    1015-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16通道婴幼儿颅脑专用线圈对0~6月龄婴儿颅脑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2名0~6月龄患儿使用16通道婴幼儿颅脑专用线圈行颅脑MRI检查(专用线圈组),另选取同时期使用常规头颈联合线圈行颅脑MRI检查的32名0~6月龄患儿作为常规线圈组,扫描序列均包含横断位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以及横断位弥散加权像(DWI),分别对扫描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主观评分中:T1WI、T2WI、FLAIR序列评分均达到4分以上,DWI序列均达到3分以上;在T1WI、T2WI和FLAIR序列中两名评分者评分一致性程度较强(Kappa值分别为0。717、0。652、0。784),在DWI序列中,一致性程度一般(Kappa值为0。32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中,专用线圈组各序列的SNR和CNR在颅脑左右叶上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颅脑左右叶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线圈组,专用线圈组在各个序列SNR、CNR均有所增加,其中在T1WI序列SNR、CNR和DWI序列SNR,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颅脑专用线圈扫描0~6月龄婴儿颅脑图像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专用线圈组图像质量在主、客观评价中均优于常规线圈组。

    颅脑图像质量专用线圈婴儿

    基于特征融合AEBGNet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算法

    戴亮宙王娆芬王海玲
    1021-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器学习方法在对脑电特征进行分类时无法同时兼顾脑电信号的时-空域特征的问题,利用添加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空间特征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提取时间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脑电分类算法(Attention-EEGNet-BiGRU,AEBGNet),AEBGNet可将时、空域两类特征相融合,得到更具表征性的时-空域特征,最终构建的AEBGNet分类模型在BCI competition IV 2b数据集上取得80。37%的平均正确率,比标准的EEGNet方法提高6。09%。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MI脑电信号的分类正确率,为MI脑电信号的分类提供新的思路。

    脑机接口运动想象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机制

    基于音频分析技术的甲状腺疾病诊断方法

    刘彤张博维冯超顾毅...
    1031-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结合基于SMOTE数据扩充方法对复杂音频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GA-SVM的准确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SMOTE数据扩充算法的GA-SVM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甲状腺疾病分类诊断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相较于其他方法,本文方法在诊断效果方面表现更佳,在甲状腺疾病的分类诊断中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甲状腺疾病音频分析GA-SVM模型诊断方法

    基于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黄俊徐学涛曾利明杨彩云...
    1036-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分析,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1,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n=28,常规治疗)。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下边界振幅在治疗24 h、睡眠觉醒周期及总评分在治疗72h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8h和72 h,亚低温治疗组患儿神经特异性醇烯化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脑部功能,降低神经特异性醇烯化酶水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振幅整合脑电图神经特异性醇烯化酶

    基于光栅立体成像观察高尔夫专项训练对儿童脊柱三维结构影响的纵向分析

    彭皓宋艳萍姚娜申震...
    1041-1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少年儿童高尔夫长期专项训练对脊柱三维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儿童脊柱生物力学适应机制,为预防高尔夫训练可能引发的潜在运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纵向观察设计,选取高尔夫训练中心的15名男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线(入组时)、3个月和6个月3个时间点,使用光栅成像技术采集参与者的脊柱三维图像数据,并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高尔夫训练对儿童脊柱三维结构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在骨盆倾斜距离、椎体平均偏移、椎体旋转角度、骨盆旋转角度和骨盆扭转角度等指标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具有时间效应特点,表明儿童脊柱生物力学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结论:高尔夫训练会引起儿童脊柱三维结构的适应性变化,需要重视脊柱及骨盆生物力学平衡的维护,采取对称性训练等干预措施,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训练质量、延长运动生涯。

    高尔夫训练儿童脊柱三维结构光栅立体成像生物力学损伤预防

    融合文本分类算法的皮肤病辅助诊疗模型

    凌天诸佳珍焦阳李露芳...
    1046-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皮肤病辅助诊断中生物医学特征建模规模较小且耗费巨大人工成本,而患者疾病特征的时间序列同样无法准确描述等难点,本研究运用融合文本分类算法,融合常用的文本分类模型TextLSTM、TextCNN、RCNN得到皮肤疾病辅助诊疗模型(TLNN模型),通过提取图像传感器医学特征向量化后进行预处理减少焦块数量以及消除偏差较大的特征信息,提高决策数据精度。在ISIC2018和PH2数据集进行对照实验,TLNN模型的准确率为72。36%,高于其余3种文本分类模型。在与医生主观诊断对比实验中,模型诊断准确率为92%,接近于医生94%的平均准确率,而有效诊断效率(1。17 min/例)明显高于医生人工诊断(4。57 min/例),整体效率提升幅度达290%,结果表明对比传统人工诊断,融合文本分类算法模型能以更短时间获得精确的诊断。TLNN模型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辅助医生医疗决策,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智能诊疗服务。

    皮肤病辅助诊断融合文本分类算法D-S证据理论医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