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王雪峰

双月刊

1674-3865

024-89800910

110101

沈阳市苏家屯区乔松路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Journal Chinese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医学文摘检索刊物。主要收摘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及医学院学报上的儿科文献,以儿内科为主,收摘的期刊、学报达110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外治专家共识(2024)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专家组王雪峰韩新民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抽动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对儿童身心健康有较大危害.以针灸、推拿为代表的中医外治疗法在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具有一定特色优势,但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本共识内容涵盖儿童抽动障碍的术语与定义、诊断、病因病机、辨证、中医外治技术规范等,总结了本病的现代医家经验和循证医学进展.本共识突出临床实用性,体现了最新研究进展,从而帮助提高儿童抽动障碍中医外治临床规范化水平.

    抽动障碍中医外治儿童

    基于万全"亦有诸般不可攻"理论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辨治策略

    张艺斐董盈妹赵霞潘青云...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便秘是小儿时期常见胃肠道疾患,全球小儿功能性便秘患病率为0.5%~32.2%,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万全为我国古代著名儿科医家,其创新性地提出小儿"脾常不足"等五脏有余不足思想,临证注重调理脾胃,对现代小儿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万全在《育婴家秘·卷之四·大小便病》中提出了小儿便秘的治疗总原则:"大便鞕结须宜下,亦有诸般不可攻."基于万全"脾常不足""大便鞕结须宜下,亦有诸般不可攻"的小儿便秘辨治理论,结合近现代研究,认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病因多归于燥热内结、乳食积滞、脾虚不运、气机郁滞和血虚肠燥,病机关键为脾虚食伤.据此提出小儿功能性便秘临证治疗应明辨虚实,将运脾助通贯穿于治疗始终,分别从急下、消导、缓下、顺气、辛润等方面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辨治策略,以期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诊疗及调护提供参考.

    功能性便秘脾常不足脾虚食伤

    基于"和法"探析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辨治思路

    袁振华王俊宏张蔷刘苗苗...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该病的中医治疗思路,以"和法"为核心理论框架.首先,追溯"和"法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内涵,深入阐述了其核心概念及应用背景.其次,认为"气机失和,传导失司"为本病的核心病机,着重强调气机与大肠之间相互联系.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治疗该病的原则,提出了"祛邪扶正,和调气机,通达肠腑"为治疗策略的核心,包括内外协调、脏腑平衡、津液维护、情志调节和饮食安排等方面.本研究拓展了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的理论视野,突显了中医传统理论在处理小儿消化问题中的关键地位,有望为改善儿童功能性便秘提供有益的指导.

    便秘和法气机辨证论治

    王雪峰教授基于"脑肠相关"理论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经验探析

    郭天祥张秀英王雪峰王书钰...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功能性便秘作为儿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频次减少、排便时间延长.本病发病率、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本病发病率又逐年升高,除身体症状外,患儿的精神症状也逐渐受到关注,且功能性便秘患儿伴发情志异常症状多见.罗马Ⅳ中针对功能性便秘提出其发病的机制主要为"脑与肠间互动异常",结合中医学"五脏一体"的整体观念与形神俱为一体的理论观点,故本文从"脑肠相关"理论和现代医学中的"脑-肠轴"作为切入点,对"脑肠相关"学说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脑与肠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特殊联系,认为治疗功能性便秘不仅应调节胃肠功能以改善肠道症状,也应重视心脑的调神作用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探究从调神以达运肠之效的治疗方法,以期找寻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新思路,为提高功能性便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新方法.

    功能性便秘脑肠相关脑-肠轴儿童

    中医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研究进展

    周芳源赵鋆宋勤丽杨楚文...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性早熟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认为,性早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药治疗性早熟效果显著.本文通过对近5年中医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辨治经验、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特发性性早熟女童中医

    儿童维生素D缺乏症的研究进展

    王春艳唐永在乔佩王兰英...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维生素D缺乏(VDD)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发病率较高.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暴露在阳光下转化的维生素D3,VDD主要表现为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目前VDD的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治疗方案一般分为每日和每周治疗方案,VDD的预防也很重要.本文从流行病学、代谢机制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六个方面就儿童VD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儿童VDD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维生素D缺乏预防儿童

    定喘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幼鼠肺组织病毒载量及气道阻力的影响

    周涛张秀英王雪峰王咏雪...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定喘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幼鼠肺组织病毒载量、炎症因子及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滴鼻法建立RSV肺炎模型;采用双腔体描记法检测幼龄大鼠气道阻力,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1)病毒载量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病毒载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肺炎组比较,定喘颗粒干预组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气道阻力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气道阻力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肺炎组比较,定喘颗粒干预组气道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损伤及干湿比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病理损伤评分及肺湿干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肺炎组比较,定喘颗粒干预组病理损伤评分及肺湿干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ALF中IL-8、TNF-α、IL-1β的含量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IL-8、TNF-α、IL-1β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肺炎组比较,定喘颗粒干预组IL-8、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喘颗粒干预后可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损伤程度,抑制幼鼠RSV肺炎炎症因子水平.

    呼吸道合胞病毒定喘颗粒肺组织炎症因子气道阻力大鼠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Meta分析

    武攀王雪峰黄廷岳张涛...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麻杏石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1日所发表的联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儿童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单独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共涉及1 00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04例,对照组501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总有效率[RR=1.16,95%CI(1.11,1.22),P<0.000 01]、咳嗽消失时间[SMD=-1.60,95%CI(-1.81,-1.39),P<0.000 01]、退热时间[SMD=-1.43,95%CI(-2.04,-0.82),P<0.000 01]、肺部啰音消失时间[SMD=-1.35,95%CI(-1.55,-1.15),P<0.000 01]、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RR=0.41,95%CI(0.18,0.95),P=0.04].结论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儿童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但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社区获得性肺炎麻杏石甘汤Meta分析儿童

    Alstrom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马明星张俊光周素香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报道1例Alstrom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对本院2023年3月收治的1例Alstrom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患者以眼球震颤为首发症状,后逐渐出现视力及听力下降、黑棘皮症、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异常、尿蛋白、脂肪肝、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念珠菌感染性阴道炎等;基因结果显示:ALMS1基因中存在2处变异,2处变异均位于外显子8,ALMS1基因c.6316C>T(p.Gln2106Ter)杂合变异,为无义变异,导致蛋白编码在第2 106位谷氨酰胺处终止;ALMS1基因c.4642_4658del(p.Arg1548Trpfs*4)杂合变异,为移码变异,导致蛋白编码在第1 548位精氨酸由色氨酸取代,并在随后第3位过早产生终止密码子,最终诊断为Alstrom综合征.此病目前无法治愈,多数治疗为对症治疗.结论 Alstrom综合征临床罕见,表现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漏诊.对合并视力、听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应警惕Alstrom综合征,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Alstrom综合征基因糖尿病

    儿童脓毒症血浆代谢物分析

    欧俊斌林敏欣李小琳刘玉玲...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儿血浆代谢物的水平,寻找儿童脓毒症血浆差异代谢物.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37例脓毒症早期患儿为观察组,在入院24 h内采血,选择同期3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中11项氨基酸及31项酰基肉碱,比较两组血浆代谢物水平的差异.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显示两组血浆氨基酸及酰基肉碱代谢谱差异显著,氨基酸分析中,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明显增高,酰基肉碱分析中,丁酰肉碱、异戊酰肉碱明显增高,游离肉碱、肉豆蔻酰肉碱、棕榈酰肉碱、棕榈烯酰肉碱、十八碳酰肉碱、十八碳烯酰肉碱及十八碳二烯酰肉碱明显减少.结论 脓毒症患儿的差异代谢物提示机体存在代谢紊乱,并有线粒体功能障碍,可作为儿童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

    脓毒症代谢组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