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王雪峰

双月刊

1674-3865

024-89800910

110101

沈阳市苏家屯区乔松路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Journal Chinese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医学文摘检索刊物。主要收摘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及医学院学报上的儿科文献,以儿内科为主,收摘的期刊、学报达110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者修稿注意事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编辑部
    358页

    小儿清热化积散治疗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观察

    程申李玲陈雅琴陈玉燕...
    359-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清热化积散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清热化积散口服治疗,两组连续观察3 d,收集相关指标;以3个月为1个随访周期,随访期间,对照组予地西泮预防惊厥,观察组予小儿清热化积散预防惊厥,随访1年;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退热时间,惊厥再发次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统计两组随访期间惊厥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体温随治疗时间递减,观察组治疗后6 h、24 h、48 h和72 h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达峰(体温≥39.0 ℃)(0.53±0.6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65±2.72)次,在接受治疗的72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观察组未出现惊厥,对照组出现惊厥(0.55±0.55)次,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清热化积散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疗效确切,既可以显著缩短小儿发热时间,明显减少惊厥再发次数,又可以有效预防热性惊厥再发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热性惊厥小儿清热化积散治疗儿童

    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编辑部
    362页

    孙丽平教授辨体质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经验

    王馨禾孙丽平
    36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厌食症是儿科最常见的脾胃性疾病之一,多见于1~6岁儿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较长时间的厌食可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睡眠障碍等,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习惯、喂养方式、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相较西医治疗本病有着较大的优势.孙丽平教授擅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证候为标,以体质为本,基于体质学说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良好疗效.

    厌食症体质学说名医经验儿童

    琚玮教授从脏腑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经验

    蒋会莉刘钇彤付珊珊苗萍...
    36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厌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琚玮教授认为小儿厌食多因中焦饮食停滞、过用苦寒药物、肝气乘脾有关,究其病因,仍为脾失健运.治疗应详察病机,治以消食、清热、疏肝、活血.其中,积滞者治以泻黄散合三仙汤;食滞兼有郁热者治以保和丸加增液汤;久病淤血者治以异功散合四物汤;兼肝郁者治以四逆散.用药过程中,需配合生活习惯指导,可得显效.

    厌食脾失健运儿童

    征稿启事

    封2,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