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王雪峰

双月刊

1674-3865

024-89800910

110101

沈阳市苏家屯区乔松路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Journal Chinese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医学文摘检索刊物。主要收摘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及医学院学报上的儿科文献,以儿内科为主,收摘的期刊、学报达110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何涛姚招朱通球
    513-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内科患儿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3 57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分为两组:T波异常组(n=749)和对照组(n=2 822).分析心电图T波异常的类型、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指标,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 571例心内科患儿,其中T波异常的患儿749例(20.97%).发生T波异常的主要心内科疾病为心包炎350例(46.73%),其次为心肌炎/心肌病157例(20.96%).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波异常组体质量超重的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异常组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结果显示,体质量(超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是心内科患儿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内科患儿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较为常见,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更容易出现此类异常.同时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的患儿也需引起注意,其发生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的风险也较高.

    心电图T波异常心内科影响因素儿童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马丙南周洁雯高智群
    517-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病例开展中医证候调查,由中医专科医师应用《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中医证候调查表》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对数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和病机规律.结果 纳入喂养不耐受HIV母婴阻断新生儿94例,主要症状及体征中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腹胀满68例(72.3%)、呕吐56例(59.6%)、纳差52例(55.3%)、黏液便45例(47.9%)、血便38例(40.4%).中医证候分型概括为脾胃气虚证46例(48.9%)、脾胃阳虚证26例(27.7%)及气滞中焦证22例(23.4%)3种证型.脾胃气虚证和脾胃阳虚证的新生儿其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均低于气滞中焦证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亲HIV感染时间在脾胃气虚证和脾胃阳虚证的新生儿中要长于气滞中焦证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病因主要为孕母失调遗患胎儿,病位在脾、胃与肠,病性以本虚为主,病机要点为脾虚失运、气机失调.

    喂养不耐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阻断中医证候儿童

    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阳波滕思思
    52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压力性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构建一个预测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数据,进行现状调查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最终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3例,其中59例发生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0.8%.性别、术前Braden评分、麻醉分级以及术中出血为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Logit(P)=-1.383+1.403 ×性别+1.149 ×麻醉分级-1.537 ×术前Braden评分+0.770 ×术中出血量,其灵敏度为0.749,特异度为0.832.结论 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受性别、术前Braden评分、麻醉分级以及术中出血量4个因素影响.基于以上4个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为临床筛选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压力性损伤高危患儿.

    手术压力性损伤体外循环预测模型构建儿童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表达水平及其与肥胖相关性

    戚玲钱红萍应波
    526-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体质量儿童血清维生素D(25-(OH)D3)表达水平差异及肥胖程度与血清25-(OH)D3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桐庐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80例为肥胖组,同期选取就诊的正常体质量儿童80例为对照组.肥胖组中轻度肥胖25例,中度45例,重度10例.分别记录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对两组儿童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轻、中、重度肥胖儿童血清25-(OH)D3表达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两组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肥胖程度(Z-BMI)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体质量及 BMI 分别为(59.01±13.63)kg、25.7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41.37±12.10)kg、19.26±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肥胖组儿童25-(OH)D3为(19.95±7.10)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29.33±6.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中、重度肥胖儿童血清25-(OH)D3分别为(25.25±5.51),(19.78±8.05),(14.46±6.37)μg/L,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比较轻、中、重度肥胖儿童男女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儿童血清25-(OH)D3与肥胖程度(Z-BMI)呈负相关(r=-0.473,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儿童,儿童肥胖程度与血清25-(OH)D3水平呈负相关,肥胖儿童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

    单纯性肥胖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3儿童

    针刺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兵宾郭凯王红娟陈艳霞...
    530-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胃热湿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网络随机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胃热湿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饮食+运动管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干预前后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脂率与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瘦素与血清胰岛素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2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方案对单纯性肥胖患儿的体质量、BMI、体脂率、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联合饮食管理加运动方案优于单纯饮食管理加运动方案.结论 针刺疗法是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改善患儿体质量、BMI、体脂率及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糖代谢、瘦素抵抗,抑制食欲等有关.

    单纯性肥胖胃热湿阻型针刺儿童

    基于"热毒理论"辨治小儿急乳蛾经验探析

    董文瑾段晓征张伟吉柯昕...
    534-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乳蛾是小儿常见的咽部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导师段晓征教授以国医大师王烈教授"热毒理论"思想为指导,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后天调护分析其病因病机,确立辨治法则,提出其治疗应立足于脾胃,初起治以清热解毒利咽;中期治以清热化湿,消积健脾;后期以补肺运脾为重.并附典型医案1例,为小儿急乳蛾的辨治提供参考.

    急乳蛾辨治经验脾胃热毒理论儿童

    "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质儿童感染后咳嗽经验

    李锐冰孙丽平
    537-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染后咳嗽是儿童常见疾病,其病势缠绵难愈.孙丽平教授从儿童体质特点出发,指出湿热体质因素贯穿儿童感染后咳嗽始终,在治疗过程中,主张在治咳基础上运用"分消走泄法"改善其湿热体质,加速患儿痊愈.临床主要从湿热蕴肺、湿热伤阴辨证论治,分别选用三仁汤合止嗽散、补肺散随证加减常取得良效.

    感染后咳嗽体质学说名医经验儿童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湿疹经验

    林羽贞王钇杰武洪辉秦雯...
    540-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寒地独特的地域及人文环境,导致湿疹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总结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湿疹之临床经验,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风邪伏留、湿热蕴结肠腑、燥胜津亏,临证上以疏风祛邪、分消走泄、养阴润燥等治法在治疗小儿湿疹方面疗效显著,文后附验案一则佐证,为寒地湿疹中医临床诊疗拓展新思路.

    肺与大肠相表里湿疹寒地儿科分消走泄名医经验儿童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小儿肺炎喘嗽的论治经验

    孙文慧宋用福孔一卜王永吉...
    54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肺系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肺炎.目前,西医以抗病原体、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随着病原体的不断增加与变异,抗生素耐药逐渐增加,抗生素带来的毒副作用亦令人担忧.采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日益得到人们认可与青睐,探寻更多有效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方法与手段尤为重要.小儿肺炎喘嗽与玄府理论联系密切.玄府细微幽玄,遍布整个肺系,是肺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肺脏功能亦通过玄府得以实现,玄府以开通为顺、闭阖为逆,肺炎喘嗽其微观本质是肺系玄府的病变.文章基于玄府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小儿肺炎喘嗽与玄府理论的相关性,提出玄府郁闭是小儿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当以开玄为基本治则,并且认为开玄法贯穿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的始终.对于小儿肺炎喘嗽发生时出现的气郁、痰阻、血瘀、气血津液亏虚的基本病理变化,指出在临床治疗时,可根据病情辨证选用宣肺开玄、清热开玄、化痰开玄、祛瘀开玄和补虚开玄等法,希冀为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肺炎喘嗽玄府儿童

    关于"感冒"病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刘嘉楠王海
    548-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冒是常见、多发的外感疾病,《中医儿科学》教材中的论述有较多的不合理和争议之处,笔者的建议包括:将首见感冒病名时期提前至北宋时期(1078~1085年),"感冒"也是俗称的"伤风";感冒与时行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后者应当归于传染病章单独论述;风邪不是感冒的主要病因,寒邪和毒邪更加常见;单纯的发热、脉数、咽红肿痛在寒证、热证中均可出现,不是热证的特有表现;感冒的辨证更适合六经辨证体系,治疗宜遵循六经病的用药规律;银翘散并非单纯"解表剂",以表里双解为宜.

    感冒时行感冒风邪六经辨证银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