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雷贞武

双月刊

1674-4020

bjbqbs@sina.com

028-86137409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CSTPCD
查看更多>>医学文献检索刊物。旨在为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临床、科研和教学服务,用于国际医学情报交流。报道我国有关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动态和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异常与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陈慧萍何珍媛鞠增睿蒲荣...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异常与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2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定性检测及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检测.根据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病变组和正常组,并结合TCT、HPV定性检测及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等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探究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异常与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受检女性白细胞酯酶的阳性率最高,为62.9%,胱胺酰蛋白酶的阳性率最低,为5.7%,阴道中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及白细胞酯酶可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相关(P<0.05),而β-葡糖醛酸糖苷酶、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及胱胺酰蛋白酶与HR-HPV感染无明显相关(P>0.05).阴道中HR-HPV、H2O2、唾液酸苷酶及白细胞酯酶可能与宫颈病变相关(P<0.05),而β-葡糖醛酸糖苷酶、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及胱胺酰蛋白酶与宫颈病变无明显相关(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R-HPV阳性是宫颈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OR 4.216,95%CI1.463-9.101),而唾液酸苷酶阳性和白细胞酯酶阳性与宫颈病变之间关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R-HPV阳性与H2O2阳性、唾液酸苷酶阳性及白细胞酯酶阳性均能使宫颈病变风险增加(P<0.05).结论 除HR-HPV感染外,H2O2、唾液酸苷酶及白细胞酯酶阳性均与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与HR-HPV感染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宫颈病变相关性

    宫颈癌患者Th1/Th2漂移与微血管密度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邓艳梅刘玲玲张勇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Th1/Th2漂移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行前瞻性研究,选取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纳为宫颈癌组,同期门诊治疗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纳为良性组,检测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及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在术中采集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宫颈炎性组织,标记CD34肿瘤新生血管,计算MVD计数.随访至2022年4月,统计宫颈癌术后复发率,分析宫颈癌不同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与患者血清Th1/Th2及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血清IL-2及IFN-γ水平低于良性组,IL-4及IL-6水平高于良性组,宫颈癌组织中MVD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及炎性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临床分期>Ⅰb2期宫颈癌患者血清IL-4及癌灶组织内MVD表达水平均高于临床分期≤ Ⅰb2期者,组织分化程度Ⅰ~Ⅱ级者MVD表达水平高于Ⅲ级者,原发肿瘤直径>4 cm者血清IL-6及MVD表达水平高于≤4 cm者,深肌层浸润者血清IL-2水平低于浅肌层浸润者,IL-6及MVD表达水平高于浅肌层浸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术后复发者血清IL-2及IFN-γ水平低于未复发者,血清IL-4、IL-6及癌灶组织内MVD水平高于未复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宫颈癌血清IFN-γ与MVD间呈负相关(r<0,P<0.05),IL-4及IL-6与MVD间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存在Th1向Th2漂移现象,且Th1/Th2漂移可能促进癌灶内新生血管的生长,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

    宫颈癌Th1/Th2漂移微血管密度术后复发

    基于WGCNA探索与卵巢癌预后和免疫浸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万喻婷王治洪莉
    52-56,前插1-前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中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和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探索OC诊断和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方法 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OC基因表达数据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基因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鉴定关键基因,通过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2)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和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数据库及CIBERSORT算法进行免疫浸润分析,GSEA筛选信号通路.结果 筛选出283个上调基因和401个下调基因,GO富集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染色体分离等,KEGG富集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WGCNA显示黄绿色和淡绿松石色模块和OC关联显著.TNFSF13B、LOC653486、LRRN4等25个基因为关键基因,其中TNFSF13B与生存期和免疫浸润显著相关.结论 TNFSF13B可能成为OC诊断和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

    卵巢癌TNFSF13B生物信息学预后免疫治疗

    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短期疗效与临床观察

    韩宇飞陆涛李凤梅张萍...
    57-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采用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的12例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口服安罗替尼12 mg/d,同时给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每1个化疗疗程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每2个化疗疗程复查影像学肿瘤大小变化,同时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12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化疗周期数为6.3个(6~7个).经过2周期的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后,10例患者的CA125显著下降,经过6周期的治疗后,CA125水平都达到了 35 U/mL以下;2例患者(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A125略有下降,但下降不明显.在影像学方面,经过4周期治疗后9例患者病灶缩小程度超过了 1/3,经过6周期治疗后,病灶缩小程度大于原来的1/2;1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1例黏液性癌患者经过6~7周期治疗后病灶直径缩小程度不明显.12例患者中血液性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其发生率为100.0%,2例患者3级,1例患者4级,经升白细胞药物处理后降为2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5.0%,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8.3%;非血液性毒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及食欲减退,其发生率100.0%,均为1、2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1.7%,腹泻、肝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16.7%,蛋白尿发生率8.3%.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控,有望成为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安全有效的候选方案.

    安罗替尼白蛋白紫杉醇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疗效不良反应

    晚期输卵管癌患者术中发生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

    李娜罗林丽
    61-62页

    输卵管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褪黑素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杨涛王芳代伟张睿...
    63-67页

    更年期综合征褪黑素临床研究

    绝经后女性认知衰弱常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冯宇轩王艳红张可姜晶晶...
    68-70,73页

    生物标志物绝经后认知衰弱

    子宫腺肉瘤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进展

    李晓勇霍双杰牛尧王渠源...
    71-73页

    子宫肿瘤腺肉瘤保留生育功能

    超声新技术对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心功能的评价及进展

    苗果杨刘国辉
    74-77页

    心功能妊娠期高血压胎儿超声

    超声影像在胎盘植入性疾病中的预测价值

    吴诗瑶赵云
    78-80,107页

    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超声影像磁共振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