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李坤成 姜玉新

月刊

1003-3289

cjmit@mail.ioa.ac.cn

010-8254790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的理、工、医相结合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杂志创刊于1985年,现为月刊(内文160页,约35万字)。杂志主要刊出放射学(包括CT、MRI、普通X线)、超声医学、介入治疗学、影像技术学、超声工程学、电子内镜学、核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主要特点是:①综合影像;②信息量大;③理、工、医相结合;④传播及时。该刊是基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广大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医学工程技术与临床相结合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APHO综合征累及骨及关节99Tcm-MDP SPECT/CT显像表现

    曹小梅李佳苗李冬菊马小伟...
    420-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99Tcm-MDP SPECT/CT显像所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及骨炎(SAPHO)综合征累及骨与关节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SAPHO综合征患者99Tcm-MDP SPECT/CT资料,以聚类分析法评估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模式.结果 根据聚类分析,SAPHO所致骨与关节病变可分为肋骨型(n=19)、脊柱型(n=32)和胸锁关节型(n=18).共于19例肋骨型检出145处病灶,包括60处肋骨病灶及95处其他病灶,半数以上呈低、中度摄取;半数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呈低度摄取;少数肋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脊柱型多累及中轴骨(27/32,84.38%);椎体病变多累及一侧肋椎关节、呈连续性分布及低、中度摄取.胸锁关节型均累及胸锁关节,半数以上病灶位于胸锁关节并呈高度摄取,以"牛头征"和"半牛头征"为典型表现,多见骨质增生硬化、骨皮质肥厚.结论 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可分为肋骨型、脊柱型及胸锁关节型.全身骨显像缺乏"牛头征"或"半牛头征"等典型表现时,结合临床表现及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诊断.

    SAPHO综合征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多参数MRI纹理分析预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早期股骨头坏死

    龚洁郑波赵田镜石江勇...
    425-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mpMRI)纹理分析预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后早期股骨头坏死(FHN)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接受盆腔放疗直肠癌患者放疗前2周及放疗后3个月内的盆腔MRI,其中31例未见FHN,21例出现早期FHN(Ⅰ期16例,Ⅱ期5例).采用3D-slicer软件基于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割右侧股骨头,并提取其纹理参数;对比放疗前后纹理参数,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放疗前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T1WI、模型 T2WI、模型DWI及模型 T1WI+T2W1+DWI.根据放疗后影像学所见行股骨头坏死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一纹理参数及联合模型预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后早期FHN的效能.结果 T1WI及T2WI纹理参数中,放疗前股骨头能量及均匀性高于放疗后;DWI纹理参数中,放疗前股骨头能量高于、而长行程高灰度强调及短行程高灰度强调低于放疗后.上述放疗前纹理参数单一预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后早期FH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581~0.712,模型T1WI、模型T2WI、模型DWI 和模型T1WI+T2WI+DWI的 AUC 分别为 0.660、0.713、0.770 和 0.853.结论 mpMRI纹理分析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后早期FHN.

    直肠肿瘤放射治疗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

    奇异值分解滤波联合Frangi滤波对超微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胡海曼雷雨蒙余靖王琦...
    430-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奇异值分解(SVD)滤波联合Frangi滤波对超微血管成像(SM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1具仿体及1例疑诊肝血管瘤患者行CEUS,分别以SVD滤波(A组)、Frangi滤波(B组)、Frangi+SVD滤波(C组)及SVD+Frangi滤波(D组)处理图像,之后比较不同图像的质量.结果 4组仿体及人体肝脏SMI对比组织比(CT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均高于原始CEUS图像.相比原始图像,D组图像质量及分辨率提升最为显著,仿体SMI的CTR、CNR及SNR分别提升58.04、3.39及48.04 dB,人体肝脏SMI相应参数则分别提升61.85、16.80及49.67 dB,而分辨率分别为原始CEUS图像的1.42倍及1.98倍.结论 SVD滤波联合Frangi滤波可有效提高SMI图像质量.

    血管瘤超声检查图像质量奇异值分解Frangi滤波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及获奖情况

    435页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

    李俊超侯娟刘文亚赵梓程...
    43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患者,采用5分制根据整体图像质量、血管清晰度及血管树完整度对常规CTA(A组)及以CE-boost行后处理后所获图像(B组)进行主观评分,以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比较2组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结果 B组针对整体图像质量、血管清晰度及血管树完整度的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P均<0.001);B组颈部及颅内各级动脉平均CT值、SNR及CNR均高于A组(P均<0.001).结论 利用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可提高头颈部CTA图像质量.

    颈部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增强

    基于去脂体质量对比剂注射方案用于能谱CT检查结直肠癌

    张竞颐刘义军王诗耕童小雨...
    44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基于去脂体质量(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对于能谱增强CT显示结直肠癌图像质量的影响,并筛选最佳能级.方法 将150例疑诊结直肠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总体质量(TBW)组(A组)、500LBW组(B组)及400LBW组(C组)各50例,分别以500 mgI/kg(TBW)、500 mgI/kg(LBW)、400 mgI/kg(LBW)方案注射对比剂,行能谱CT全腹增强扫描.对A、B组重建70 keV图像,C组重建40~70 keV(间隔10 keV)图像(C40~70keV亚组),测量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和静脉期肝实质CT值,计算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和肝脏增强CT值(△HU),比较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相比A组,B、C组对比剂剂量分别降低23.00%及37.19%(P均<0.05).动脉期A、B组及C40~60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均>350 HU.B组SMA及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42%和9.32%,C60 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82%和10.09%,均低于A组(P均<0.05).静脉期中,A、B组及C40~60keV亚组的△HU均>50 HU.B组和C60k.v亚组△HU变异率分为8.60%和8.67%,均低于A组(P<0.05).3组动、静脉期结直肠癌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内C60keV亚组动、静脉期主观评分均最高,且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亚组主观评分均低于A组(P均<0.05).结论 基于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能谱CT可利用低对比剂剂量获得高质量图像;60 keV为最佳扫描能级.

    结直肠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前瞻性研究去脂体质量

    螺旋采集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体模研究

    宋国庆马成皓杨双臣杨鑫...
    446-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螺旋采集用于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针对1个包含6个球体(直径分别为37、28、22、17、13和10 mm)的体模模型,分别向球体及体模腔内灌注640 kBq/ml及20 kBq/ml 99TcmO4-溶液,并以5、10及15秒/帧行螺旋采集与常规步进采集;比较2种采集方式所获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客观参数,包括本底变异系数(CV)、对比度噪声比(CNR)、平均放射性计数(Csphere)和测量定量误差百分比(Error%)的差异.结果 各采集时间下,螺旋采集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步进采集,以5秒/帧时二者差值最大;螺旋采集的CV、CNR、Csphere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排除直径10、13 mm球体后,5、10秒/帧下,螺旋采集Error%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而15秒/帧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相同采集时间、尤其较短采集时间下,以螺旋采集所获SPECT的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步进采集.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体模,显像术定量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组学用于冠心病研究进展

    高雪莲王瑞张宏凯杜俣...
    45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无创评估冠心病(CAD)及预测其风险分层的一线检查方法,对于识别冠状动脉斑块、评估血管周围脂肪组织、识别心肌缺血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影像组学可提取高通量医学图像定量特征,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对CCTA影像组学用于CA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冠心病CT血管成像影像组学

    基于MRI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诊断抑郁症研究进展

    祁纳赵军
    45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为常见神经心理疾病,目前尚无客观诊断标准.MRI可提供脑结构、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及静息态和任务态下脑功能等多方面信息;MRI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ML)有助于建立个体化诊断抑郁症模型.本文对基于MRI影像组学及ML诊断抑郁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抑郁症磁共振成像机器学习影像组学

    PET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中枢机制现状

    李彬彬冯楚文孙忠人陈涛...
    459-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中枢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常伴认知困难、焦虑抑郁及痛觉改变等,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PET可为研究CFS中枢系统异常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就PET研究CFS中枢机制现状进行综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