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蔡幼铨 周诚

月刊

1005-5185

manuscript.cmi@gmail.com

010-66939381,51927278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性刊物。1993年10月创刊,2000年改为大16开,页码80页,月刊。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凋亡小分子探针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的应用

    钱成汪涛李英豪楼文胜...
    977-981,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凋亡小分子探针CYS-F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活体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分析其反映病变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阿霉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体外验证探针靶向能力;模拟临床,构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n=15)和再通模型(n=15),行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靶血管情况;经尾静脉注射CYS-F探究探针分布情况.建模24 h后,T2WI评估病灶体积,近红外成像活体评估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尼氏染色和c-fos染色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CYS-F有较好的体外细胞凋亡靶向能力.建模后多普勒血流仪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栓塞组成功栓塞大脑中动脉,再通组大脑中动脉复通;近红外成像显示栓塞组大脑中动脉区域荧光信号缺失.建模 24 h 后,T2WI 显示再通组梗死灶体积率明显小于栓塞组(0.055±0.015 比0.512±0.220;t=19.761,P<0.001).栓塞组荧光强度较再通组强,靶背景比分别为1.215±0.162、0.731±0.085(t=10.252,P<0.001).栓塞组可见大量激活的神经元细胞表达c-fos蛋白,尼氏染色可见大量细胞发生核固缩和裂解.结论 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和再通模型贴近临床,应用CYS-F小分子探针可在体对细胞凋亡成像,反映梗死程度,且能在注射初期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情况.

    缺血性卒中细胞凋亡血栓栓塞分子影像分子探针疾病模型,动物小鼠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与认知的相关性

    王雨徐丹丹黄明明管竹春...
    982-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图论研究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变化,探讨 ARHL患者脑结构网络改变与认知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 2022年 10月—2023 年10月安顺市人民医院 31 例ARHL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及认知量表测试,基于图论分析脑网络拓扑属性改变,全局属性包括小世界属性、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全局效率、局部效率、网络同配性;局部属性包括节点集群系数、节点最短路径、节点效率、节点局部效率、节点中心度、节点介数中心度;并探讨异常脑网络拓扑属性与认知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RHL 组特征路径长度增加,全局效率、局部效率减小(t=3.08、-3.15、-3.30,P均<0.01);右眶部额下回节点最短路径增加,左背外侧额上回、双侧眶部额下回、左内侧额上回节点效率减低,左背外侧额上回、左顶上回、左楔前叶节点中心度降低(t=-4.74~5.19,P均<0.001).ARHL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与特征路径长度呈负相关(r=-0.390),与全局效率(r=0.390)、左楔前叶节点中心度(r=0.466)呈正相关(P均<0.05);ARHL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与特征路径长度(r=-0.473)呈负相关,与全局效率(r=0.473)、局部效率(r=0.408)、左楔前叶中心度(r=0.363)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ARHL患者脑网络拓扑属性存在异常,异常脑区主要分布于额叶和顶叶,其中左楔前叶的异常改变可能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扩散张量成像脑结构网络图论分析

    合成MRI观察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

    刘青彭琨汪凯宇张宁...
    98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合成MRI研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22年 10 月—2023 年 9 月首次确诊的30 例中重度OSAHS患者及 30名健康对照者,受试者均行常规MRI、3D-T1 MPRAGE和合成MRI扫描,比较两组多个脑白质区域的T1、T2及质子密度(PD)值,并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脑区的T1、T2及PD值与睡眠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重度OSAHS患者右侧大脑脚、扣带束、丘脑后辐射、外囊,双侧内囊、放射冠、上纵束、上额枕束T1 值升高(t/Z=-3.267~3.286,P均<0.05),左侧小脑下脚T2值降低(Z=2.114,P=0.035),右侧丘脑后辐射、双侧外囊T2值升高(Z=-2.410、-2.484、-2.306,P均<0.05),胼胝体、左侧内囊、矢状层、海马,右侧丘脑后辐射、扣带束,双侧放射冠、上纵束PD值升高(t/Z=-3.726~2.757,P<0.05).中重度OSAHS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右侧扣带束T1值(r=0.387,P=0.035)、PD值(r=0.382,P=0.037)呈正相关,最低血氧饱和度与各定量参数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合成MRI可敏感地观察到中重度OSAHS患者脑白质弛豫值的变化,对评估OSAHS患者脑白质受损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白质磁共振成像

    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早期帕金森病

    饶定才石采灵岳文军
    994-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诊断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数据库 2014 年1 月—2017年 12月 100 例早期PD患者和 70例健康对照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首先使用计算机解剖分析工具箱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大脑皮层分形维数(FD)和回指数(GI),并分析两种指标的组间差异.然后将所有受试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t检验和递归特征消除法筛选出最优特征.使用随机森林构建分类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早期 PD 患者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额中回前部、双侧额中回后部、双侧额下回三角部、双侧额下回岛盖部、双侧额下回眶部以及右侧额上回、右侧外侧眶额、右侧岛叶皮层GI值较低(P均<0.05),但F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评估结果显示,FD、GI以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895、0.939,在测试集分别为0.762、0.821、0.868.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拟合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决策曲线分析曲线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10~0.88时,联合模型的临床净效益最优.结论 在疾病早期PD患者的大脑皮层形态已出现变化,基于皮层形态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良好诊断性能,在辅助临床诊断早期PD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帕金森病机器学习磁共振成像大脑皮层诊断基于表面的形态学

    二维斑点追踪自动功能成像收缩后缩短对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李颖孙丹丹秦智妍杨宇慧...
    1000-1004,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收缩后缩短对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 年 12 月辽宁省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INOCA的患者 85 例,依据经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获得用药前后左前降支远端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之比即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并分为两组:CFVR<2.0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组(n=40),CFVR≥2.0为对照组(n=45).所有入组对象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速度(E、A)、E/A、二尖瓣环侧壁与室间隔侧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平均值(e')、E/e',同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自动成像测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和收缩后指数(PSI).观察两组间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超声新技术测得参数的差异.分析CMD组CFVR与PSI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与 CMD 组的 LVEDDI、LVEDVI、LVESVI、LVEF、E、A、E/A、e'、E/e'和 GLS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77~1.472,P>0.05),而PS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0,P<0.05);CMD组CFVR与PSI有良好的相关性(r=-0.48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PSI对CMD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68,敏感度为68.0%,特异度为77.8%.结论 PSI在评价INOC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早期发现此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损伤.

    超声心动描记术,应激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冠状动脉疾病血流储备分数,心肌收缩后收缩

    婴幼儿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动脉导管闭合1例

    杨光旭陈金蒜王意丹彭格红...
    1005-1006页

    主动脉弓综合征动脉导管闭合超声心动描记术CT血管造影术婴幼儿病例报道

    基于CT特征和机器学习的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和初治肺结核鉴别诊断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张嘉诚黄婷婷何旭韩鼎盛...
    1007-1013,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胸部CT特征和机器学习构建并验证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模型.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 5月—2022年 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胸科医院确诊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及肺结核患者作为训练集,并前瞻性收集 2022 年 9 月—2023 年 5 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征象,分别采用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外部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精确率-召回率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比较各模型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和咯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14,P<0.001;χ2=6.186,P=0.013).两组空洞类型和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6,P=0.011;χ2=24.113,P<0.001),空洞病灶分布和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扩张类型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31;χ2=23.113,P<0.001).3种机器学习模型中,支持向量机模型较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更好,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60、0.857、0.936、0.905、0.933、0.880和 0.885、0.767、0.800、0.783、0.793、0.774.精确率-召回率曲线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精确率高且召回率低,即模型的性能良好.结论 基于临床特征和CT征象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提高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鸟复合分枝杆菌结核,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机器学习诊断,鉴别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侵袭性

    刘雪成吴树剑王娟韦俊...
    1014-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组学列线图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侵袭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 年1 月—2023 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5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7∶3随机分训练集(n=108)及验证集(n=47).在静脉期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降维,筛选最优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标签得分(Rad-score);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构建影像特征模型、Rad-score和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并绘制联合模型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收益;比较模型间曲线下面积差异;使用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 经降维筛选出16 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形态(OR=2.932,P=0.025)、周围组织侵犯(OR=11.461,P=0.005)及Rad-score(OR=255.27,P=0.002)为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分别为0.852、0.831;与影像特征模型及Rad-score在训练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07、2.270,P<0.05).列线图模型训练集的阈值概率在 0.08~0.88 时临床获益.结论 基于增强 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列线图能够有效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侵袭性,可辅助临床术前制订精准的治疗方案.

    胸腺上皮瘤胸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影像组学列线图表病理学,外科

    MRI术前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施益洁陈青青何杰胡红杰...
    1021-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多模态参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预测价值,并制订有效预测模型,以降低SLN的不必要活检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0例cN0乳腺癌的术前MRI影像资料,根据SLN有无转移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由 2 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乳腺病变的影像特征,比较两组参数差异,并筛选独立预测因子构建模型、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SLN阳性组乳腺病变位于外上象限(χ2=14.94)、非单发(χ2=9.29)、环形强化(χ2=9.23)及邻近血管增多征象阳性比例(χ2=9.91)均高于阴性组,阳性组病变更大(Z=-2.97、-2.73)、早期强化率更高(t=-3.48)、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病变最小表观扩散系数/腺体表观扩散系数)更低(Z=-7.33、-10.74),(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变部位(OR=4.17,95%CI 1.86~9.35,P=0.001)、早期强化率(OR=1.01,95%CI 1.00~1.02,P=0.019)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OR=54.67,95%CI 23.72~126.02,P<0.001)是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子.联合病变部位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的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其阴性预测值为96.5%,可降低46.1%的不必要活检率.结论 基于常规MRI特征参数的SLN术前预测模型(病变部位、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具有可靠的阴性预测价值,有望降低近半数cN0期乳腺癌的不必要活检率.

    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磁共振成像病理学,外科诊断,鉴别预测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陈丹丹楼云龙林政
    1027-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乳腺癌相关代谢参数建立无创性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模型.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 1月1 日—2023年3 月30日诊断为乳腺癌且术前在我科行 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 158 例,获取乳腺癌原发灶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TLG)]、腋窝摄取最高淋巴结SUVmax(SUVmaxALN)、腋窝淋巴结短径及临床相关指标[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ALNM阳性组[ALNM(+)]和ALNM阴性组[ALNM(-)],分析两组间各参数的关系,筛选出最佳影响因素,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两组间乳腺癌原发灶的TLG、代谢体积、腋窝淋巴结短径及SUVmaxA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24~-1.812,P均<0.05),而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原发灶SUVmax及SUV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原发灶的TLG及SUVmaxALN可作为乳腺癌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这两个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为Logit(P)=0.142+0.443×SUVmaxALN-0.013×TLG.以TLG及SUVmaxALN构建的ALNM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 0.691~0.841,P<0.001).结论 乳腺癌原发灶的TLG及SUVmaxALN可作为独立预测乳腺癌ALNM的因素,基于这两个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ALNM,该非侵入性的方法在临床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

    乳腺肿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淋巴转移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