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蔡幼铨 周诚

月刊

1005-5185

manuscript.cmi@gmail.com

010-66939381,51927278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性刊物。1993年10月创刊,2000年改为大16开,页码80页,月刊。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及早期复发预后

    徐磊张学琴张涛姜吉锋...
    1032-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IRE-HCC)的病理学特征,分析其根治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情况.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21年9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131例.依据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强化方式分为IRE-HCC和非IRE-HC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IRE-HCC相关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征,Kaplan-Meier法评估HCC术后 2 年内早期无复发生存率,Cox回归分析HCC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CK19(OR=9.027,95%CI 2.533~32.170,P=0.001)、微血管侵犯(OR=3.606,95%CI 1.024~12.701,P=0.046)和扩散加权成像靶征(OR=10.370,95%CI 3.046~35.303,P=0.000)与IRE-HCC相关.IRE-HCC术后 2 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24.1%)显著低于非 IRE-HCC(55.9%,χ2=19.971,P=0.000).微血管侵犯(HR=2.206,95%CI 1.152~4.226,P=0.017)和IRE(HR=2.454,95%CI 1.408~4.275,P=0.002)是HCC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IRE-HCC与CK19、微血管侵犯和扩散加权成像靶征相关,且术后早期复发率高、预后差.

    癌,肝细胞磁共振成像钆塞酸二钠预后病理学,临床

    胰腺去分化脂肪肉瘤超声造影表现1例

    李加伍罗燕
    1040-1041页

    胰腺肿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造影剂超声检查病例报道

    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武莉娜朱兆领孙园园魏常华...
    1042-1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特征及早期诊断线索.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2023 年 2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经病理或产后检查证实为心肌致密化不全 4 例胎儿的临床与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4 例胎儿中累及左心室 2 例,病变呈孤立性,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心尖部心肌致密化不全;累及双心室 2 例,均引产后经病理证实.4例胎儿受累心肌产前超声表现:①呈双层结构:外层为致密化心肌,表现为薄而致密的均匀低回声;内层为疏松、增厚的非致密化心肌,回声增强;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见非致密化心肌内可见筛网状血流与心室相通.部分病例伴有心脏增大、心律失常等表现.结论 产前超声心动图可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且其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心肌局部增厚、回声增强;心脏增大;心律失常等可能作为识别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重要线索.

    胎儿疾病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检查,产前

    CT CE-Boost技术在肾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翟艳慧王世平玄国庆范小波...
    1046-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T对比增强倍增(CE-Boost)技术对肿瘤及其供血动脉显示的影响,探讨其在肾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CE-Boost技术将皮质期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皮质期CE-Boost图像.将皮质期图像、皮质期CE-Boost图像分别设为A、B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腹主动脉、肾动脉、肿瘤及其邻近肾皮质的CT值和图像噪声、脊柱两侧竖脊肌的噪声,分别计算肿瘤、腹主动脉和肾动脉的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度噪声比.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肿瘤、肿瘤供血动脉及肾动脉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中肿瘤、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及左肾动脉的CT值、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85~-5.267,P均=0.000).两组肿瘤、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及左肾动脉的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9~0.993,P均>0.05).两组肿瘤的主观评分均为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90,P=0.136),肿瘤供血动脉及肾动脉的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12,P=0.000;Z=-2.127,P=0.033).结论 CT CE-Boost技术能提高肾脏增强CT的图像质量,对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更清楚.

    CT对比增强倍增癌,肾细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质量

    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健康人群大腿骨骼肌评估中的应用

    王译欧张新茹余庆龄蒋可欣...
    1051-1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MRI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和衰减常数T2*值反映骨骼肌衰老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3年8-12月211名健康成年人大腿中段骨骼肌3.0T MRI数据,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计算体重指数(BMI).于后处理工作站测量大腿骨骼肌的PDFF值和T2*值,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BMI组的差异,分析大腿骨骼肌PDFF值、T2*值与年龄和BMI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大腿骨骼肌PDF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8.476~85.619,P均<0.01),左右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内收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342~47.566,P均<0.05);男、女组间右股四头肌,左右腘绳肌、内收肌、缝匠肌PDF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29~-1.626,P<0.05),左缝匠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1,P=0.003);不同BMI分组各大腿骨骼肌PDFF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股四头肌、腘绳肌、内收肌的 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542~24.495,P<0.05).年龄与各大腿骨骼肌 PDFF 值呈中度正相关(r=0.635,P<0.01),与左右股四头肌、腘绳肌及缝匠肌T2*值呈轻度负相关(r=-0.451~-0.189,P<0.01).BMI与各大腿骨骼肌T2*值均呈轻度正相关(r=0.317,P<0.01);各大腿骨骼肌PDFF值与T2*值均呈中度负相关(r=-0.749~-0.624,P<0.01);大腿前后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PDFF值和T2*值与年龄、BMI的相关性最显著.结论 PDFF可反映年龄衰老相关的大腿骨骼肌微环境改变,是精准无创定量评估大腿骨骼肌衰老的潜在影像学生物学标志物.

    肌,骨骼磁共振成像脂肪定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衰老健康志愿者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王娟熊颖万维佳朱虹全...
    1058-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202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病理及分子影像证实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 10 例,分析 4 例CT、7 例MRI及 10 例核医学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 10 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疼痛 8 例,无力 4 例,伴多发骨折 9 例.实验室检查:10 例血磷降低,6例血25-羟维生素D降低,10例血碱性磷酸酶升高.CT平扫混杂密度4例,MRI平扫混杂信号6例,钙化多见,部分伴囊变及脂肪成分;增强后7例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 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示多发骨及关节摄取增高,8例 18F-FDG PET/CT示病灶代谢无增高或轻度增高,10 例 68Ga-DOTATATE PET/CT均表现为病灶部位明显高摄取.结论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患者以疼痛、骨折及低磷血症为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为病灶小且隐匿、成分复杂,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对检出肿瘤高度敏感.

    骨软化症低磷血症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氟脱氧葡萄糖F18病理学,外科

    CT大重建矩阵联合重建算法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王旭李贝贝童小雨陈安良...
    1063-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大重建矩阵1024×1024联合Karl迭代重建算法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0 月—2022年5 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 500 例患者,对CT扫描图像原始数据进行分组重建.A组采用常规512×512矩阵结合Karl 5级重建;B组采用1 024×1 024大重建矩阵结合不同等级Karl算法重建,获得B1(Karl 6)、B2(Karl 7)、B3(Karl 8)、B4(Karl 9)4个亚组.测量主动脉弓上方的气管腔内(气管区)及左肺上叶无血管区(肺实质)的CT值和噪声值,计算信噪比.由2 位医师评价A、B组肺部总体图像质量.比较B组中图像质量最佳亚组与A组病灶显示情况,依据手术病理结果,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B组组内随Karl等级升高,气管和肺实质标准差值逐渐下降,信噪比逐渐升高(F=675.002~2 020.903,P<0.05).B组各项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Z=-15.361~-6.465,P<0.05),B4 组主观评分最高.A组和B4组部分实性结节(≤3 mm)和实性结节(6.1 mm~≤3 cm)显示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000、-0.378,P>0.05);与A组相比,B4组结节显示清晰率提升12%~100%;胸膜凹陷征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3,P>0.05).以43例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B4组诊断准确度为65.12%,优于A组的41.86%(χ2=4.674,P<0.05).结论 大重建矩阵联合Karl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有利于诊断肺结节.

    肺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重建矩阵迭代重建算法图像质量信噪比噪声

    不同噪声指数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选择对双能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张晗殷甜甜杨秋实王泽国...
    1069-1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 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间隔2)联合多模态ASiR-V权重(0~100%,间隔20%)共54组.分别在L1、L2和L3正中间设置感兴趣区,选择羟基磷灰石-水(HAP-H2O)基物质测量各椎体的HAP含量,比较在不同NI联合不同ASiR-V条件下骨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评价其准确性.结果 54 组扫描条件下,L1、L2、L3 椎体HAP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当NI=14、ASiR-V80%,NI=16、ASiR-V100%,NI=18、ASiR-V60%,NI=18、ASiR-V80%,NI=20、ASiR-V60%,NI=20、ASiR-V80%,NI=20、ASiR-V100%时,HAP测值与体模真实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I=18、ASiR-V60%的条件下,能谱 CT 可实现对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测量,并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NI、ASiR-V权重实现低剂量扫描测定骨密度值.

    体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噪声指数骨密度

    双能CT虚拟去钙及mDixon-Quant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沈婧陶海波李鹍王关顺...
    1075-1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特征是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取代正常的骨髓,使椎体骨髓水脂比例发生改变,导致骨质破坏和骨髓浸润.目前双能CT虚拟去钙技术和MRI多回波Dixon脂肪定量技术能够检测骨髓的变化并对骨病变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可协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提示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本文拟综述上述两种定量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

    多发性骨髓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虚拟去钙mDixonQuant脂肪分数综述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10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