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蔡幼铨 周诚

月刊

1005-5185

manuscript.cmi@gmail.com

010-66939381,51927278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性刊物。1993年10月创刊,2000年改为大16开,页码80页,月刊。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的价值

    卢洁
    417-419,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β-淀粉样蛋白诊断治疗结果

    基于18F-Florbetaben PET显像可视化阿尔茨海默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

    林华媚杨赟豪鲁佳荧张政伟...
    420-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18例临床诊断高度可能AD患者,且18F-FBB PET显像均证实存在脑内Aβ异常沉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MCI)组8例和痴呆组10例,另纳入正常对照者12例.基于脑部结构相MRI和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对3组受试者额叶、外侧顶叶、外侧颞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脑区Aβ异常沉积标准化摄取值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AD患者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源性MCI和痴呆组在额叶、外侧颞叶、外侧顶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442~9.151,P均<0.05);但AD源性MCI与痴呆组上述脑区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0.996,P均>0.05).AD源性MCI和痴呆组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49~0.050,P均>0.05).结论 AD源性MCI和痴呆组患者脑内Aβ异常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β沉积无法鉴别不同认知损害程度的AD患者,在反映Aβ沉积评估AD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氟[18F]贝他苯认知损害严重程度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基于18F-Florzolotau PET显像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内tau蛋白异常沉积

    焦方阳鲁佳荧李明黄琪...
    426-430,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一代tau PET显像剂18F-Florzolo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β-淀粉样蛋白阳性的2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61例AD,患者均行18F-Florzolotau PET脑显像,并收集相关人口统计学与临床资料.使用SPM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预处理后的18F-Florzolotau PET图像,以显著差异(P<0.001)脑区为感兴趣区提取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VR);同时利用尺度亚轮廓/主成分分析模型分别建立MCI、AD的tau蛋白异常沉积相关模式(MCItauRP、ADtauRP)并计算对应的表达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的分类性能.结果 AD组与MCI组患者相比,主要在双侧颞顶叶脑区tau蛋白异常沉积增加(P<0.001),此差异脑区感兴趣区内AD组SUVR高于MCI组(Z=-3.164,P<0.001);AD组与MCI组患者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Z=-3.51;P均<0.001),且AD组患者表达值均高于MCI组;MCItauRP、ADtauRP表达值以及SUVR鉴别AD与MCI的准确度分别为61.63%、65.12%和65.12%,敏感度分别为88.00%、96.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50.82%、52.46%和50.82%.结论 新一代tauPET能够检测及区分AD、MCI患者脑内tau蛋白沉积,但分类准确度不高,未来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加理想的分析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tau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18F-FDG与18F-DPA-714 Micro PET/CT显像评价生酮饮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

    黄禹豪曾薪宇陈飞詹友胜...
    43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 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酮饲料喂养APP/PS1+KD组,普通饲料喂养APP/PS1组和对照组,共4个月.连续喂养4周、4个月后,记录小鼠的血酮,并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认知,再行18F-FDG和18F-DPA-714microPET/CT分别评估KD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各脑区葡萄糖代谢及神经炎症的影响;完成PET/CT显像后取脑组织,选择海马CA1区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情况.结果 4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第3~4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在纹状体、海马、背侧丘脑、中央灰质、上丘、嗅球、中脑等脑区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海马、背侧丘脑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等脑区对18F-DPA-714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上升(P<0.05或P<0.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降低了海马区相对18F-DPA-714摄取(P<0.01).与对照组、APP/PS1+KD组相比,APP/PS1组小鼠脑(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 KD可通过提高APP/PS1小鼠大脑代谢并抑制神经炎症,促进其认知行为学改善.

    生酮饮食阿尔茨海默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大脑代谢神经炎症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直方图预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反应的价值

    张楠刘国莉王明霄马林...
    439-446,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定量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直方图预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化疗反应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3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妄学中心接受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的38例PCNSL共57个病灶,根据化疗反应分为缓解组30例和无缓解组8例.分别在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直方图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NSL化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参数,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各参数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病灶数量(OR=9.726,95%CI 1.070~88.397,P=0.043)、rCBF90(OR=0.224,95%CI 0.072~0.704,P=0.010)是 PCNSL 化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798,多发病变和rCBF90较小的PCNSL化疗反应性更差.rCBF90+病变数量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846.结论 治疗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定量参数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直方图可以预测PCNSL患者化疗反应,rCBF90是PCNSL患者化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

    神经淋巴瘤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非何杰金磁共振成像灌注加权成像氨甲蝶呤化学疗法,辅助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马金梅史欣辉康燕飞曹春莉...
    447-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 1 组(iPTH<300 pg/ml)、2 组(iPTH 300~800 pg/ml)和 3 组(iPTH≥800 pg/ml),患者均行甲状旁腺灰阶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查.比较3组两种检查的参数特点,联合相关临床指标,建立临床-超声参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该模型与iPTH的相关性,探索iPT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评估SHPT的价值.结果 3组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肌酐、校正血清钙磷乘积、病灶大小、数目、回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中央区剪切波速度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x2/H=6.396~53.52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14、0.422、0.226、-0.368,P均<0.005);模型以iPTH 300 pg/ml、800 pg/ml诊断SHPT及预测其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67、95.00%、100.00%、97.73%和0.824、77.42%、71.43%、90.00%.结论 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对准确评估SHPT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激素超声检查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EGFR及ALK基因突变型肺腺癌中的应用

    朱炳印汝晓睿张恒黄刚...
    454-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多参数成像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型肺腺癌的临床及DLCT特点,为临床判断肺腺癌基因表达探索无创的预测方法.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3月病理确诊的肺腺癌98例,统计其临床参数(性别、年龄、病灶数量、形态、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及EGFR、ALK基因状态)及DLCT参数[动、静脉期光谱曲线斜率(λXHUA、λHUv)、动、静脉期标准碘浓度(NICA、NICv)、动、静脉期40 keV单能CT值(CTA40keV、CTv40keV)、动、静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按EGFR、ALK表达分为EGFR突变组[EGFR(+)]、ALK重排组[ALK(+)]及EGFR/ALK均阴性组[EGFR/ALK(-)];比较各组临床及DLCT参数特点.结果 EGFR(+)组和EGFR/ALK(-)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10,P<0.05);3组病灶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8,P<0.05).EGFR(+)组平均 CTv 40 keV 大于 EGFR/ALK(-)组(t=1.997,P<0.05);ALK(+)组平均 NICv 小于 EGFR/ALK(-)组(t=2.155,P<0.05);EGFR(+)组平均 λHUv、NICv、CTv 40 keV 均大于 ALK(+)组(t=2.613,3.149,3.218,P<0.05).CTv40keV为141.070 Hu时,鉴别EGFR(+)及EGFR/ALK(-)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62.7%、70.0%,曲线下面积(AUC)为 0.634(95%CI0.516~0.756);NICv 为 0.287 时,鉴别 ALK(+)及 EGFR/ALK(-)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 76.7%、64.2%,AUC 为 0.706(95%CI 0.536~0.853);λHUv、NICv、CTv 40 keV 分别为 1.335、0.320、132.350 时,区分 EGFR(+)及 ALK(+)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 70.6%、64.7%、72.5%,特异度为 76.5%、76.5%、82.4%,AUC 为 0.734(95%CI 0.606~0.829)、0.751(95%CI 0.610~0.832)、0.773(95%CI 0.649~0.861);Delong 检验示 CTv 40keV、λHUv 区分EGFR(+)及 ALK(+)腺癌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5)且CTv 40 keV的AUC达0.773.结论 肺腺癌患者的性别、病灶形态及DLCT参数(λHUv、CTv 40 keV、NICv)对腺癌的EGFR及ALK基因表达有一定预测价值,能帮助临床判断腺癌的基因突变状态.

    光谱CT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型淋巴瘤激酶突变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乳腺影像表现的相关性

    李妍林青崔春晓苏晓慧...
    46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与乳腺影像特征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同时性双侧乳腺癌81例,其中80例接受X线检查,38例接受MRI检查.影像学特征参照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子分型参照2013年St.Gallen国际专家共识.比较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中首发癌与对侧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差异以及首发癌、对侧癌不同分子分型的影像表现差异.结果 首发癌与对侧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子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72、12.23,P<0.05).X线示首发癌多为单纯肿块(51.9%,40/77),对侧癌多为单纯钙化(38.4%,28/73);首发癌多为多形性钙化(68.8%,22/32),对侧癌多为无定形钙化(45.2%,19/42)(x2=33.15、10.47,P<0.05).MRI示首发癌与对侧癌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9,P<0.05).对侧癌X线示4种分子分型表现形式、肿块密度以及MRI示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程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癌X线luminalA型多为肿块(51.3%,20/39),luminalB 型(36.4%,8/22)、HER-2 过表达型(50%,5/10)多为钙化,TNBC 型为肿块伴钙化(x2=26.72、7.49、8.95、13.44、12.85,P<0.05).首发癌X线示4种分子分型钙化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5,P<0.05).结论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部分影像学特征存在差异,部分影像学特征可为预测分子分型提供参考.

    乳腺肿瘤分子分型乳房X线摄影术磁共振成像病理学,外科

    超声对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鉴别诊断及声像图特征

    马青朱阳阳贾英英李振东...
    468-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鉴别导管周围乳腺炎(PDM)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LM)的价值,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声像图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NPM(84例PDM,50例GLM)患者的超声表现,比较PDM和GLM声像图表现(病灶数量、病灶侧别、病灶方位、距乳头距离、长径、厚径、纵横比、边界、边缘、外形、内部回声、周边高回声晕、后方回声、钙化、内部血流、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的差异,并根据病灶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总结NPM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PDM与GLM声像图表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M合并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的概率略高于GLM(x2=4.209,P=0.040);134例NPM病变的声像图根据形态及回声改变情况分为7种类型,脓肿型在GLM中更多见(x2=4.928,P=0.026).结论 PDM与GLM的声像图表现无显著差异.在临床及影像学无法区分PDM与GLM的情况下,治疗前进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再进行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患者获得最佳预后.将NPM分为7种类型有助于超声医师掌握NPM的声像图特征,从而进行早期诊断.

    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检查诊断,鉴别

    高帧率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张雪菡周青周乔丹陈琴...
    473-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帧率超声造影(H-CEUS)在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的72例FLLs.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超声发现病灶,后行超声造影(CEUS)及H-CEUS,对比两种方法显示的开始增强时间、增强方向、血管形态、峰值强度、增强均匀度等,评估CEUS、H-CEUS对FLLs的诊断价值.结果 相较于CEUS,H-CEUS能够更清楚地显示FLLs动脉期增强方向、血管形态及增强后均匀度.CEUS、H-CEUS诊断FLL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10%、96.77%,85.37%、87.80%,86.11%、91.67%,81.82%、85.71%,89.74%、97.30%,0.862、0.923.结论 相较于CEUS,H-CEUS能够更清楚地显示病灶动脉期特征性表现,为FLLs的诊断提供了更丰富、可靠的信息,对FLL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肝疾病肝肿瘤超声检查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