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白知朋

月刊

1672-8270

zgyxzbzz@yahoo.com.cn

010-63028803 63029869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7号

中国医学装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广大医学装备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闪光放射治疗中剂量测量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王宁张世旭郭逸潇冉俊涛...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美国科学期刊网络索引(WOS)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中剂量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归纳总结,分析Flash-RT剂量测量的技术瓶颈.方法:在WOS数据库中,以"FLASH radiotherapy"or"ultra high dose rate"or"FLASH irradiation","dosimetric system"or"dosimeters"or"dosimetry"为主题词,检索WOS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所有Flash-RT剂量测量的研究相关文献.运用WOS数据库自带引文分析功能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Version 6.2)对纳入的86篇Flash-RT剂量测量文献发文趋势、来源和研究重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应可视化知识图.结果:经筛选的86篇文献主要发表于2015年1月至2023年11月,其中论文78篇、综述8篇.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38篇)、法国(19篇)及意大利(19篇).研究重点聚类为切伦科夫(Cherenkov),放射治疗(radiotherapy),被动式剂量计(passive dosimeter),传统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ation)、激光粒子加速度(laser particle acceleration)、电离室(ionization chamber)和质子治疗(proton therapy).Flash-RT剂量测量的研究目前集中于Flash-RT辐射源、剂量率和剂量测量设备与方法相关方向.结论:Flash-RT是放射治疗基础领域具有关键性突破的新技术,该技术的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大数据的积累,精准高效的剂量测量方法和程序将促进实现Flash-RT试验研究和装置技术的更新迭代,并能够成功实现该技术的临床应用.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剂量测量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科学期刊网络索引(WOS)

    肝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与病理分级和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范智慧吴侠黄玮李晶晶...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比增强超声(CEUS)造影下增强、达峰和消退时间与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病理分级和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为CEUS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开滦总医院诊治的304例HCC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EUS扫描,并对患者进行血清AFP检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种类分类及诊断标准系列方法完成肝癌分级;采用Cox回归分析CEUS特征参数与年龄、性别、AFP、肿瘤分级和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350例HCC患者肝结节直径为9.0~146.2 mm,平均最大直径为42.5 mm.经Cox回归分析,血清AFP水平是CEUS动脉期检查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HR=1.83,P<0.05);瘤内供血动脉与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与CEUS动脉期增强呈正相关(r=0.231、0.483,P<0.05),其中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最强.结论:血清AFP水平与CEUS动脉期增强、达峰和消退时间等测定结果相关,其表达水平常受到血清AFP、肿瘤大小等因素影响.

    对比增强超声(CEUS)病理分级甲胎蛋白(AFP)肝癌相关性

    即时检测仪器与电化学发光仪检测心脏标志物的对比研究

    刘文娟郭盼杜娟张何锐...
    16-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即时检测(POCT)仪器与Roche电化学发光仪检测心脏标志物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检验选择POCT仪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诊的20例患者血液样本,其浓度范围覆盖检测结果可报告范围,使用两种POCT仪器(分别命名为仪器A和仪器B)检测血浆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心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型钠尿肽(BNP)的浓度水平,以电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为参考,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Kappa检验评价两种POCT仪器与Roche电化学发光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仪器A和仪器B检测结果与Roche电化学发光仪检测Myo、CK-MB mass、cTnI、NT-proBNP/BNP结果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仪器A=0.994、0.989、0.917、0.996,r仪器B=0.928、0.934、0.883、0.977,P<0.05).在一致性比较中,仪器A检测Myo、CK-MB mass、cTnI、NT-proBNP与电化学分析仪的符合率分别为90%、100%、70%和100%;仪器B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0%、95%、70%和100%,两种POCT仪器与Roche电化学发光仪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仪器A=0.798、1.00、0.429、1.00,Kappa仪器B=0.794、0.886、0.429、1.00).两种仪器的精密度均<10%.结论:两种POCT仪器均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在检测心脏标志物时与电化学发光仪有较好的相关性.

    即时检测(POCT)仪器心脏标志物电化学发光分析性能

    电化学发光法和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12项肿瘤标志物指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

    马淼刘杰马瑞敏李萍燕...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电化学发光法和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12项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23年3-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体检血清标本2 426例,在12项肿瘤标志物中甲胎蛋白(AFP)446例、癌胚抗原(CEA)284例、糖类抗原72-4(CA72-4)289例、糖类抗原19-9(CA19-9)87例、糖类抗原125(CA125)205例、糖类抗原15-3(CA15-3)216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92例、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292例、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84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84例、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84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63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直接化学发光法对12项肿瘤标志物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与及一致性.结果: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电化学发光和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AFP、CEA、CA72-4、CA19-9、CA125、CA15-3、TPSA、FPSA、Cyfra21-1、NSE、SCC和PROGrp12项指标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971、0.934、0.945、0.975、0.900、0.948、0.994、0.984、0.982、0.828、0.879、0.922,P<0.05);两种方法检测总符合率分别为98.21%、98.24%、98.27%、98.85%、97.07%、99.54%、99.66%、99.32%、92.86%、92.86%、95.24%和96.83%,除CA15-3和NSE因数据原因无法计算Kappa值外,其余均有一致性(Kappa=0.848、0.728、0.930、0.794、0.485、0.887、0.664、0.540、0.477、0.652,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和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中AFP、CA72-4、CA19-9、TPSA相关性及一致性较好,CEA、CA125、FPSA、Cyfra21-1、SCC、PROGrp相关性较好,但一致性一般,CA15-3、NSE相关性较好.临床在参考实验室检测结果时应注意检测方法的不同可能存在着结果差异.

    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发光直接化学发光相关性一致性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N-trap拦截网篮对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评价

    徐瑞王宇唐召郭松林...
    26-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结石捕获取出器N-trap拦截网篮在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11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单独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N-trap拦截网篮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结石清除效果,肾功能指标、术后肾积、术后复发与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威斯康辛结石生活质量问卷(WISQOL)评分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28±0.49)d,短于对照组(3.10±0.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4,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效果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30 d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结石上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8、7.240、5.48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尿微量白蛋白(MAU)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0、8.115、9.231,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时的肾积水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8、3.345、2.985,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时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4、5.78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5,P<0.05).观察组术后WISQOL评分各维度总分及精力、睡眠状况、躯体症状、总体情绪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4、3.889、3.903、4.340、4.650,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N-trap拦截网篮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能够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N-trap拦截网篮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肾功能生活质量

    基于空运条件的集装箱式生物隔离方舱负压环境设计与实现

    段江霞黄雪侯昌垒郭金成...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设计一种可应用于集装箱式生物隔离方舱的负压环境,以满足在陆、海、空多式联运转运过程中及空运条件下箱内的负压环境稳定及压差动态智能调控.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传染病负压隔离装备的压差设计规范及研究成果,设计一种动力分布式无风道通风系统,通过预设压力冗余、传感器实时监测以及压力动态跟随,实现在空运过程中集装箱内的负压稳定和智能调控.结果:设计的集装箱式生物隔离方舱负压环境经测试,箱内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的"三区两通道"各区压差满足预设要求,清洁区室外、清洁区卫生间、缓冲区二更的清洁区卫生间、缓冲区一更的污染区、污染区卫生间和污染区室外的压差分别为34.2、38.8、-8.0、-31.7、-15.1和-44.6 Pa.通过箱内布设的传感器及智能显控设备,测试验证箱内各区压差动态能够满足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要求.结论:箱内各区稳定的负压环境和智能压差调控,使集装箱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特性,有效保障烈性传染病患者全域安全转运及空运条件下的转运救治.

    动力分布式负压稳定智能调控空运集装箱生物安全

    基于全角度剥离试验机的可穿戴电子产品剥离试验研究

    甄辉覃绍辉吴斌吴彬彬...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制具备剥离角度0°~180°可调的剥离试验机,以实现在多角度下测试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界面粘附性能.方法:利用角度调节机构的可旋转平台实现剥离角度在0°~180°下的自由调节,建立基于全角度剥离试验机的剥离试验流程方法并开展与拉伸试验机的对比试验,对各类可穿戴电子产品开展45°、90°和135°剥离角度下的剥离试验.结果:全角度剥离试验机的试验结果与拉伸试验机基本一致,功能具备可靠性,对多类型常见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剥离试验结果显示,全角度剥离试验机能够有效测定产品的界面粘附特性.结论:全角度剥离试验机可有效表征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界面粘附特性,为可穿戴电子产品剥离试验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剥离试验剥离角度界面粘附可穿戴电子产品

    多模态"一站式"CT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赵春林刘娜鲍传玮石群...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一站式"计算机体层成像(CT)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7月在淮南朝阳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住院治疗AIS并行静脉溶栓的98例患者病例,其中血管狭窄<30%(轻度狭窄)49例,血管狭窄30%~69%(中度狭窄)39例,血管狭窄70%~99%(重度狭窄)和(或)100%闭塞1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多模态"一站式"CT扫描,分析最大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rCBF)和脑血容量(rCBV)灌注参数变化情况.结果:9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位置、程度狭窄,CT检查示可疑低密度灶单侧位于额叶及顶叶各5例;后处理伪彩图显示98例均有异常低灌注;闭塞、狭窄责任血管分别是大脑中动脉25、20例,后动脉3、7例,颈内动脉7例,基底动脉3、5例及椎基动脉7、18例,动脉硬化3例;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rCBF、rCBV、MTT和TTP平均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689、46.751、3.401、41.565,P<0.05);rCBF、rCBV、MTT和TTP评估AI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5,且rCBF、rCBV、MTT和TTP指标联合检查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查的AUC.结论:多模态"一站式"CT扫描可全面了解头颈部血管形态、狭窄位置,有效评估责任血管,且提供全脑灌注参数,该技术提高诊断和治疗决策精确度,对改善脑卒中疗效有重要影响.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多模态"一站式"计算机体层成像(CT)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灌注参数

    CT联合TaqMan探针法对不同临床特征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肺损害的诊断价值

    白瑞珍杜杰静于姗李洁...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成像(CT)联合TaqMan探针法对不同临床特征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肺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依据患儿年龄分为<1岁组(29例)、1~3岁组(23例)和>3岁组(28例);根据入院病程不同分为长病程组(43例,病程>7 d)和短病程组(37例,病程≤7 d).对所有支原体肺炎患儿均进行CT联合TaqMan探针法检测心肺损伤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组和病程组患儿的心肺损害发生率.采用CT和TaqMan探针检测胸腔积液、心肌厚度、心胸比、支原体核酸表达水平相关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T和探针检测支原体肺炎患者心肺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CT成像显示,80例患儿中诊断准确率为93.75%(75/80),其中62.5%(50/80)的患儿存在典型的肺部异常.主要为肺部磨玻璃结节(GGO)、合并细菌性肺炎和网状.在小部分患儿中发现了支气管扩张.肺部异常患儿发现双侧肺部受累,其中下叶受累最明显.在临床上怀疑偶发性肺栓塞(PE)的38名患儿,进行了额外的造影剂CT,检测到24例患儿偶发性PE,诊断准确率为63.15%(24/38);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支原体感染,建立了高灵敏度和宽动态范围的检测系统,在0.2~0.2×10-5之间进行6次10倍稀释.在1 ng/μl微生物群落(MMC)-DNA标准品中制备,6次log10稀释度的高线性动态范围,回归系数为R2=1.发现DNA检测下限为2×10-15g/μl;不同年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肺损害发生率逐渐降低;<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肺损害发生率分别为93.10%、73.91%和21.4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60、33.019,P<0.05).长病程组心肺损害发生率(93.02%)明显高于短病程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0、36.960,P<0.05).心肺损害组患儿的胸腔积液量明显高于非心肺损害组,同时心肺损害组的心肌厚度显著增加,心胸比也显著高于非心肺损害组,以及支原体核酸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2、3.33、4.22、10.0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联合TaqMan探针法诊断不同临床特征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肺损害的AUC均>0.5,且联合诊断的AUC最大.结论:CT联合TaqMan探针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心肺损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持续存在的患儿,应考虑进行心肺损害诊断.改编现有的TaqMan探针法,进一步扩展dPCR检测组合,将改进微生物诊断工具箱,并为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肺损伤的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定量数据.

    计算机断层成像(CT)TaqMan探针法支原体肺炎心肺损害

    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风险预测的价值分析

    路丽柳成良左超于淑靖...
    54-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79.730、67.194、479.801,P<0.05).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6%,均高于模型中各单项指标,且该风险预测模型和实际观测值间无明显差异(x2=0.823,P=0.935).结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PA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能为预防PA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CT影像学特征临床数据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