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白知朋

月刊

1672-8270

zgyxzbzz@yahoo.com.cn

010-63028803 63029869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7号

中国医学装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广大医学装备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TG119报告的TaiChi加速器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研究

    庞廷田王涛雷琪琪杨波...
    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依据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TG119号报告测试方法和项目对TaiChi加速器在RayStation治疗计划系统(简称RayStation系统)中的建模数据模型进行测试评估.方法: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按AAPM TG119号报告要求设计模拟多靶区、前列腺靶区、头颈靶区、容易型C形靶区计划和困难型C形靶区计划等不同临床情况测试病例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测量两种计划中点剂量和面积量偏差,并将测试结果与AAPM TG119报告中推荐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使用IBA CC13电离室和ArcCHECK矩阵电离室分别对点剂量和面剂量进行验证,评估标准为3%/3 mm的γ通过率.采用置信度评判测量剂量与计算剂量的一致性.结果:测试病例计划剂量目标、点剂量偏差及面剂量分布准确性均满足报告要求:测试病例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高剂量点平均剂量偏差分别为(0.39±1.02)%和(1.27±0.64)%,置信度分别为2.39%和2.52%.IMRT和VMAT计划的危及器官(OAR)低剂量点平均剂量偏差分别为(0.53±1.73)%和(0.88±1.11)%,置信度分别为3.92%和3.06%.IMRT和VMAT计划3%/3 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9.52±0.366)%和(99.86±0.136)%,置信度分别为1.196%和0.406%.结论:TaiChi加速器性能和Raystation系统6 MV FFF模型拟合精度满足AAPM TG119号报告标准,依据此测试结果建立后续设备和患者质控的标准,并为后续加速器性能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美国医学物理家协会(AAPM)TG119报告加速器调强放射治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图像重建算法对兆伏级成像系统图像质量及自动配准精度的影响研究

    刘晓宇陈高翔阎长鑫班培超...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研究TOMO Radixact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不同迭代重建(IR)算法对兆伏级CT(MVCT)成像系统图像质量的改善及对自动配准精度的影响,探索适合临床应用的重建算法.方法:使用MVCT成像系统分别扫描Tomo-Phantom HE型模体和Catphan604型模体,分析MVCT图像重建算法中的标准(STD)算法、迭代重建通用(IR-G)算法、迭代重建软组织(IR-ST)算法3种重建算法生成的3组图像,分别计算3组图像的噪声指数(NI)、图像均匀性指数(UI)、调制传递函数(MTF)、低对比度可见度(LCV)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利用Lucy模体进行自动配准算法准确性测试,通过对左右方向(x轴)、头脚方向(y轴)、垂直方向(z轴)以及y轴的自由旋转(Roll)4个维度的配准数据进行其对自动配准精度的影响验证分析.结果:IR-G和IR-ST重建算法的NI分别为39.58±0.10和14.62±0.26,优于STD算法的39.58±0.10,UI分别为19.87±0.83和15.84±2.51,优于STD算法的24.51±1.81,LCV分别为2.50±0.03和1.74±0.11,优于STD算法的3.67±0.04,且均有明显提升,但MTF50%的高对比度分辨率分别为0.23和0.21 lp/mm,低于STD的0.32 lp/mm,整体图像质量IR重建算法优于STD重建算法.自动配准算法准确性测试中,y轴方向上IR-G和IR-ST算法的配准精度分别为(0.360±0.142)mm和(0.245±0.050)mm,均高于STD算法的(0.145±0.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15.0,P<0.05),其余方向的配准精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算法在噪声、均匀性及低对比度分辨率上均有优势,但高对比度分辨率有所降低,高对比度分辨率的降低并未导致自动配准精度降低.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重建算法兆伏级CT(MVCT)图像质量图像自动配准

    胸部低剂量CT联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程秀刘桂花虞思润吴德红...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60 kV)CT扫描技术联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ClearInfinity)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132例经临床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均行胸部CT扫描,并将其按照就诊序号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66例)和低剂量ClearView和ClearInfinity组(66例).常规剂量组胸部CT扫描管电压100 kV,采用50%ClearView迭代算法重建;低剂量ClearView和ClearInfinity组胸部CT扫描管电压均为60 kV,分别使用50%ClearView迭代算法重建和50%ClearInfinity深度学习重建算法重建;比较3组辐射剂量的差异;测量并计算3组图像感兴趣区(ROI)的CT值和标准偏差值(SD),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10年工作经验的影像诊断主治医师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采用Kappa检验分析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低剂量ClearView组和ClearInfinity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分别降低了87.58%、87.24%和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584.07、63.73、61.27,P<0.01).常规剂量组的左、右肺噪声值低于低剂量ClearView组,而高于ClearInfinit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12、-7.013,P<0.01),低剂量ClearView组与ClearInfinit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12,P<0.01).低剂量ClearView组的左、右肺SNR和CNR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10、5.522,P<0.01);低剂量ClearInfinity组的SNR和CNR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4、-8.674,P<0.05).两名主治医师对图像主观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P<0.01);常规剂量组的主观评分与低剂量ClearInfinit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低剂量ClearVie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25,P<0.01).结论: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60 kV胸部低剂量CT结合ClearInfinity深度学习重建算法能在降低辐射的前提下保证图像质量,保障了诊断效果.

    辐射剂量深度学习重建小儿支原体肺炎图像质量

    基于头颅模体的不同重建算法及低剂量扫描对内耳CT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王晓庆姜荣林思圆王宁...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重建算法下内耳CT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索不同重建算法降低内耳CT扫描剂量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头颅模体分别采用100、80、70、60、50和40 mA固定管电流,行横断位多层螺旋容积高分辨率CT(HRCT),每种管电流进行25例次扫描试验,采用不同重建参数进行内耳CT常用的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对比不同管电流及重建参数对VRT、MPR、MIP图像软组织、骨质、伪影质量评分的影响.由4名从事影像诊断工作5年以上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按0~3分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相同管电流下,VRT、MPR和MIP图像的软组织、骨质、伪影质量评分均随重建间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53、49.296、71.280,P<0.05);相同重建间隔参数下VRT、MPR和MIP图像的软组织、骨质、伪影质量评分均随扫描时管电流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346、23.632、21.746,P<0.05).VRT中图像软组织、骨质和伪影质量评分均与管电流呈正相关(r=0.892、0.907、0.871,P<0.05),与重建间隔呈负相关(r=-0.841、-0.864、-0.866,P<0.05).结论:内耳CT扫描中,通过减小重建间隔,能有效提升薄层扫描、低剂量扫描的成像质量,进一步降低内耳CT的辐射剂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内耳CT辐射剂量重建算法低剂量

    复杂环境下不同品牌频谱治疗仪质量检测分析

    李洋段傲文黄靖张和华...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复杂环境下不同型号频谱治疗仪质量检测结果,以提高其临床使用的可靠性,并为医疗机构选择适应不同环境的频谱治疗仪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款不同品牌的频谱治疗仪(品牌A、B、C、D),分别模拟寒冷、炎热、湿热和盐雾地区的环境,对频谱治疗仪展开低温储存、高温储存、湿热储存以及盐雾检测试验.依据国家标准《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盐雾试验》对检测试验后的频谱治疗仪外观功能和温度控制等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观功能检测中,品牌A、品牌B和品牌C在低温储存、高温储存、湿热存储和盐雾试验之后其外观功能正常,品牌D仅在盐雾试验后表面出现明显锈蚀.温度控制检测中,4款频谱治疗仪在低温储存、高温储存、湿热存储和盐雾试验后其温度不均匀度的误差均≤10%;品牌B和品牌D已知辐射器表面温度标称值,其误差为-10%~+10%,品牌A和品牌C未知标称值,故无法进行分析.结论:在复杂环境下对频谱治疗仪进行质量检测分析,可提高频谱治疗仪的临床使用可靠性,并可为不同环境地区医疗机构选择适用的品牌型号,从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频谱治疗仪复杂环境盐雾试验质量检测

    基于不同统计模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数据集的可靠性分析

    钟添萍张肖宁郑丽纯
    29-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故障数据,分析评估医疗机构中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可靠性.方法:利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分布)、指数分布(Exponentia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al分布)和q-威布尔分布(q-Weibull分布)4种统计模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图表工具展示不同分布统计模型在拟合数据时的性能.结果:4种统计模型对比显示,Log-Normal分布统计模型的修正赤池信息准则为564.4512,贝叶斯准则(568.7691)值最低,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KS)统计量(0.0739)最小,P值最大(P>0.05),表明分布拟合效果最好,最适合用于分析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数据集的模型.结论:通过使用不同统计模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可以为临床工程师优化压力蒸汽灭菌器维护策略提供依据.

    压力蒸汽灭菌器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骨盆矢状位X射线影像学参数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预后研究

    张顺利陈荣顾运涛许春召...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盆矢状位X射线影像学参数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198例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171例)和无效组(2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术前测量包括第7颈椎(C7)矢状垂直轴偏差(SVA)、第1胸椎骨盆角度(T1PA),胸廓后凸(TK)、腰椎前凸(LL)以及骶骨斜率(SS)等参数,比较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经PKP治疗后,198例患者中治愈49例,显效69例,一般53例,无效27例,有效组患者SVA、LL及SS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5、3.250、2.325,P<0.05),T1PA、TK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3.245,P<0.05).198例患者中3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骨水泥渗漏20例,邻椎再发骨折15例,肺栓塞2例,其他2例);159例未发生并发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SVA、LL、SS明显低于发生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4、5.669、0.844,P<0.05),T1PA、TK明显高于发生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4、5.550,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VA、T1PA、TK、LL及SS评估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和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术前检测骨盆矢状位X射线影像学参数,可对骨质疏松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为临床疗效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骨盆矢状位X射线影像学参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质疏松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预后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影像学特征

    邰永星谢军郭婷婷李海群...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诊断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5例疑似AAS患者,在确诊前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MSCTA检查,以数字血管减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法计算MSCT平扫,MSCTA的阳性、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平扫、MSCTA诊断AA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在185例疑似AAS患者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确诊82例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经MSCT平扫检查后,其阳性预测值为68.35%,阴性预测值为73.58%;经MSCTA检测后,阳性预测值为96.30%,阴性预测值为96.15%.MSCTA的诊断确诊率(178/185)高于MSCT平扫(132/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92,P<0.05).MSCTA的破口位置(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检出率高于MS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8、4.000、12.97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平扫、MSCTA诊断AAS的AUC值分别为0.698和0.946.结论:MSCTA诊断AAS具有较高的效能,且AAS多见于主动脉夹层分离和主动脉壁间血肿.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心脏双源CT与心脏磁共振成像计算细胞外容积用于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刘烁李晓娟张梦琪王姗姗...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双源CT(DSCT)与心脏磁共振成像(MRI)计算细胞外容积(ECV),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纤维化(MF)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CHF患者,分别行DSCT和MRI扫描,计算ECV,比较两种方法对MF的诊断效能.结果:DSCT-ECV的分配系数(λ)为0.56±0.27,ECV为(33.04±10.68)%;而MRI-ECV的分配系数(λ)为0.51±0.32,ECV为(29.49±11.14)%.DSCT-ECV与MRI-EC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ECV与MRI-ECV诊断CHF患者MF均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DSCT-ECV:100%、92.86%和98.51%,MRI-ECV:98.11%、100%和98.51%),两种方式的诊断可靠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V是心力衰竭的可量化技术,且预测心肌弥漫性纤维化能力强,DSCT-ECV和MRI-ECV评价CHF患者的MF准确性高,可用于相关疾病分级、进展监测和治疗指导,而DSCT-ECV较MRI-ECV应用更方便.

    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细胞外容积(ECV)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MF)

    CT与MRI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瑞波王自涛李燕平孙邦建...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评价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诊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将其中32例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患者纳入PLC组,36例未并发PLC损伤患者纳入非PLC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四格表法计算CT、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并发PLC损伤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载荷分享评分系统(LCS)评分、椎管内占位率、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TLICS)评分,以及柯布(Cobb)角、椎体楔变角(SIEA)、局部后凸角(LK)及棘突间距增加值(IISD)的差异.结果: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CT检查后,其中34例显示PLC损伤,34例显示无PLC损伤,PLC损伤的阳性预测值为70.59%(24/34),阴性预测值为76.47%(26/34),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471,P<0.001);经MRI检测后,其中33例显示PLC损伤,35例显示无PLC损伤,PLC损伤阳性预测值为90.91%(30/33),阴性预测值为94.29%(33/35),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0.853,P<0.001).MRI的诊断确诊率为92.65%(63/68),高于CT的73.53%(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4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的AUC分别为0.730、0.919;灵敏度分别为70.60%、75.40;特异度分别为88.20%、95.70%.PLC组与非PLC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受伤原因、LCS评分以及椎管内占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LICS评分、Cobb角、SIEA、LK及IISD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443、4.181、4.973、5.198、5.0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LICS评分>5分、Cobb角、SIEA、LK及IISD是影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并发PLC损伤的危险因素(OR=13.973、1.155、1.365、1.385、5.262,P<0.05).结论: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PLC损伤效能高于CT,且TLICS评分、Cobb角、SIEA、LK及IISD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并发PLC损伤产生影响.

    计算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PLC)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