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白知朋

月刊

1672-8270

zgyxzbzz@yahoo.com.cn

010-63028803 63029869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7号

中国医学装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广大医学装备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综合价值评估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用评价分会蔡葵宣建伟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是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手段,其组成复杂、种类较多.心律失常患者在诊治中经济负担较重,因此科学遴选符合临床使用和管理需求、价格合理的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至关重要.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用评价分会组织专家形成以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和管理为基础的"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综合价值评估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掌握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关键价值点提供参考依据.

    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综合价值评估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基于二维半导体矩阵剂量验证系统实施射波刀治疗患者个体化剂量验证研究

    巩汉顺谷珊珊吴韶鹃孙敬林...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二维半导体矩阵(SRS MapCHECK)剂量验证系统对射波刀(CK)临床治疗患者计划进行剂量验证,通过对其γ通过率的分析实现肿瘤患者放疗计划的个体化快速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CK临床治疗的253例肿瘤患者,CK治疗中头部肿瘤患者121例,肺部肿瘤患者30例、腹部及其他转移肿瘤患者102例,在MultiPlan治疗计划系统中通过计划影像中心重合的方式将患者计划映射至StereoPHAN模体与SRS MapCHEC剂量验证系统组成的一体化模体上,在保证射束数量、方向及机器跳数一致性基础上对每例患者计划进行剂量验证.采用9个不同γ分析标准(1%/1 mm、2%/1 mm、3%/1 mm、1%/2 mm、2%/2 mm、3%/2 mm、1%/3 mm、2%/3 mm和3%/3 mm)对各验证计划进行绝对剂量的全局分析,其中低剂量阈值(TH)设置为10%.结果:253例患者模体验证计划在9个不同分析标准下γ通过率分别为(88.64±5.91)%、(95.43±3.40)%、(97.90±2.06)%、(96.51±2.35)%、(98.15±1.68)%、(99.06±1.12)%、(98.30±1.39)%、(99.09±0.97)%和(99.52±0.63)%;不同部位肿瘤患者除按1%/1 mm标准分析结果外,其他标准γ通过率均>95%.中心点剂量偏差整体分析结果为(-1.30±2.17)%,其中头部肿瘤、腹部及其他转移肿瘤均在-2%左右,而肺部肿瘤在-3%左右;且腹部及其他转移肿瘤偏差最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靶区体积、最小准直器大小分别与患者整体和头部中心的点剂量偏差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SRS MapCHECK剂量验证系统可简便快捷实现CK治疗患者计划个体化验证.

    射波刀(CK)二维半导体矩阵(SRSMapCHECK)质量保证(QA)γ通过率

    自主呼吸控制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保护研究

    陈洪涛陈伟思朴莹郑芳...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控制(ABC)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保护.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分别在其ABC深吸气屏气(ABC-DIBH)CT和自由呼吸(FB)CT影像上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状态下心脏以及心脏亚结构左心室(LV)、左心房(LA)、右心室(RV)、右心房(RA)、左主干(LMCA)、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等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参数.结果:对比FB,ABC-DIBH状态下心脏的2%体积剂量(D2)、平均剂量(Dmean)、剂量覆盖的百分比体积(V30、V20、V10、V5)分别降低32.91%[绝对降低(1 279.11 cGy)]、36.12%(195.94 cGy)、58.95%(2.8%)、54.32%(3.58%)、50.14%(5.56%)、46.22%(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8、12.81、9.16、10.28、12.82、12.24,P<0.01).心脏亚结构LV、LA、RV、RA、LMCA、LAD、LCX、RCA的Dmean分别降低37.64%(285.92 cGy)、15.38%(23.68 cGy)、34.12%(118.93 cGy)、9.72%(12.52 cGy)、22.17%(47.99 cGy)、31.81%(820.63 cGy)、16.51%(34.72 cGy)、14.86%(34.11 cGy),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71、6.20、8.65、3.18、10.92、4.26、6.71,P<0.01).结论:ABC技术通过深吸气屏气扩大心脏与靶区之间的距离,极大程度降低了心脏及其亚结构所受剂量,可对心脏及其亚结构形成有效保护,能够消除呼吸运动造成的乳腺癌靶区位置的动态变化,避免靶区漏照、正常组织多照、剂量偏差等问题.

    呼吸运动管理自主呼吸控制系统左侧乳腺癌心脏亚结构调强放射治疗

    超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在超声引导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王路瑶姜静李秀桥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US-PET)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在超声引导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行经皮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124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将其中采用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的患者纳入超声引导穿刺组(68例),将采用US-PET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引导穿刺的患者纳入US-PET融合引导穿刺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取材满意率、重复穿刺率.将穿刺活检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US-PET融合引导穿刺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图像与PET融合,图像融合平均时间(9.35±0.42)min,且患者全部取材均符合病理学诊断要求,重复穿刺率为0,低于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7,P<0.05).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引导穿刺组发现良性病变13例,恶性病变55例,准确率83.8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3%和87.27%;US-PET融合引导穿刺组发现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50例,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两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810、7.993,P<0.001).结论:US-PET融合虚拟导航技术引导淋巴结穿刺活检,有利于精确定位,减少重复穿刺,取材效果满意,活检准确性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穿刺淋巴结活检超声引导穿刺虚拟导航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诊断模型构建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谭爱璐姜山卢山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基于萤火虫算法(FA)的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诊断模型,以降低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概率.方法:构建基于萤火虫算法的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诊断模型,采用目标函数、多目标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进行精确判断.选择2022-2023年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在用20台呼吸机设备,应用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诊断模型对20台呼吸机设备管理进行改进,将2022年1-12月设定为设备管理改进前,2023年1-12月设定为设备管理改进后,对比呼吸机设备管理改进前后的故障率、运行质量、抽检合格率及设备使用人员的认可度评分情况.结果:呼吸机设备管理改进后,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中冷凝水处理、管路位置、湿化罐情况和其他原因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75、14.636、11.834、11.039,P<0.05);改进后的呼吸机设备运行质量中开机率、完好率、时间利用率、质量稳定率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0、12.145、9.189、13.637,P<0.05);改进后设备故障率低于改进前,抽检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5、15.000,P<0.05);改进后设备使用者中工程师、医生、护士和患者对其认可度评分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3、11.080、16.006、11.049,P<0.05).结论:基于FA的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诊断模型可实现对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精确判断,降低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概率,有效提升医院呼吸机设备管理质量.

    萤火虫算法呼吸机管路积水故障诊断模型

    基于阈值图像分割结合深度学习的血细胞识别算法研究

    蔡润秋巫琦马靖武张译...
    39-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图像处理的阈值图像分割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血细胞识别算法,用于血细胞涂片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方法:使用全局阈值分割从血细胞涂片中提取血细胞并单独保存,对分割后的细胞图像进行人工标记和分类,以降低后续处理的硬件要求.标记后的图像深度学习训练基于GoogLeNet预训练模型,生成可用于血细胞涂片图像自动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使用已训练模型对测试集进行评价,并生成混淆矩阵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结果:这种预处理被证明可以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以及后续使用模型识别的速度10倍以上.使用在线血细胞涂片图像数据集Raabin-WBC Data,模型训练的准确率达到93.06%,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结论:基于阈值图像分割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血细胞识别算法,可极大提高血细胞识别分类的效率,保证血液相关疾病诊断的准确度.

    血细胞识别阈值分割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谢泽洲宋海龙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诊断效能及介入治疗后进行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狭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狭窄度、诊断效能,以及介入治疗后动脉再狭窄情况.结果:76例患者共有1 238个动脉结节,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中有1 170个动脉结节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致,一致率为94.51%,其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高估率为4.44%(55/1 238),低估率为0.57%(7/1 238);以"金标准"为对比,动脉狭窄中度以上准确率为91.84%,灵敏度为86.91%,特异度为93.86%,阳性预测值85.25%,阴性预测值84.61%,64排螺旋CT诊断血管造影动脉闭塞准确率为98.38%,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9.56%,阳性预测值94.74%,阴性预测值98.69%;76例患者经介入治疗随访1年后,经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再狭窄率为13.16%(10/76),共有168个血管结节,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7.62%(164/168).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程度,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且对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诊断也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应用研究

    CT血管造影联合NSE及IGF-1在进展性脑梗死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左添洪新杰葛亚芳王冬梅...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进展性脑梗死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长征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检测,并按病情将其中6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依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按神经功能缺损的状况分为轻度19例、中度25例、重度16例],4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度,NSE、IGF-1水平的变化,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不同程度的NSE、IGF-1水平变化,探究CT血管造影与NSE、IGF-1之间的关系,以及CT血管造影、NSE及IGF-1联合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狭窄度、NSE水平有所上升,IGF-1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93、24.156、40.209,P<0.05).与轻度患者相比,中度和重度患者的IGF-1水平降低,NSE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中度=4.689、9.103,t重度=18.464、23.672,P<0.05);与中度患者相比,重度患者的NSE水平上升,IGF-1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8、8.118,P<0.05).NSE水平与血管狭窄度呈正相关(r=0.651,P<0.05),而IGF-1水平与其呈负相关(r=-0.617,P<0.05).血管狭窄度、NSE与进展性脑梗死呈正相关(r=0.672,P<0.05),而IGF-1与其呈负相关(r=-0.629,P<0.05).CT血管造影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88(95%CI:0.594~0.786)、NSE的AUC为0.710(95%CI:0.609~0.811)、IGF-1的AUC为0.676(95%CI:0.578~0.775),3项联合AUC为0.822(95%CI:0.734~0.910),3项联合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评估价值较高.结论:NSE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体内的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且NSE、IGF-1与CT血管造影联合可有助于增强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估,为临床诊疗该病提供有利依据.

    进展性脑梗死CT血管造影(CT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胸部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STE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龚强傅向华汪雁博耿巍...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63例STEMI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和PCI手术,评估CAC积分,并根据CAC积分将患者分成无钙化和轻度钙化组(0~2分,129例)、中度钙化组(3~5分,88例)及重度钙化组(6~9分,46例),分析不同程度钙化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比较各组差异并分析其与急诊PCI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与无钙化和轻度钙化组相比,中度和重度钙化组患者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15,P<0.05),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多支病变和MACE的发病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2、11.071、6.064、25.036、21.694,P<0.05).3组患者eGFR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2,Z=20.890,P<0.05).与重度钙化组相比,无钙化和轻度钙化组冠状动脉血栓发生率较高(x2=7.748,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血栓、中度钙化及重度钙化患者是出现轻微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4.847、5.280、11.135,P<0.001);年龄越大、患有高血压或冠状动脉重度钙化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内MACE发生率更高,是围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151、7.982、10.555、21.729,P<0.05).结论:胸部CT的CAC积分评估出的中度及重度钙化病变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基于胸部CT的CAC积分可用于评估急诊PCI围术期的并发症及术后1年内MACE.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胸部CT围术期并发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运用锥形束CT进行显微根管治疗对诊间急症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顾雪凝顾烨辰吴兆玉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对牙根钙化患者进行显微根管治疗,并对出现根管治疗诊间急症(EIAE)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根管钙化患者,均行CBCT检查并进行显微根管治疗,根据CBCT检查结果,统计EIAE的发生率和1年后预后(漏填、欠填、根管偏移)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EIAE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共100根钙化根管,EIAE发生率为8.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前疼痛、治疗前瘘道、根尖阴影及牙髓活力均是影响EIAE发生的因素(OR=2.217、1.249、1.405、1.320、1.835,P<0.05);牙髓活力、治疗前瘘道、术前有无根尖暗影、根管充填长度、充填致密情况及冠渗漏均是影响显微根管治疗预后的因素(OR=1.256、1.425、1.237、1.225、1.280、1.267,P<0.05).结论:在显微根管治疗中 CBCT影像能够更详细了解钙化根管形态并明确根管走向,有助于对患牙个体特征、制定治疗方案和加强预后评估与分析,提升治疗效果.

    锥形束CT(CBCT)显微根管治疗根管治疗诊间急症(EIAE)根管钙化预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