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张大猛陈美宇徐静杜沛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新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Trai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2010 年至 2023 年的PD-1/PD-L1 小分子抑制剂相关文献,汇总并分析该类制剂的研发现状。结果与结论 有成药潜力的PD-1/PD-L1 小分子抑制剂共 20 种,包括CA-170(口服小分子抑制剂)、INCB086550(特异性PD-L1 抑制剂)、DPPA-1(特异性抑制PD-1/PD-L1 相互作用的多肽类拮抗剂)等,其中前两者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PD-1/PD-L1 小分子抑制剂具有特异性抑制免疫检查点的药效作用特点,以及可口服、稳定性较好、膜通透性较高等优点,但其治疗效果仍需临床试验验证。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小分子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

    德阳市某院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横断面调研

    赵小琳宿怀予高阳蒋艳...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优化儿童哮喘门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医院儿童哮喘管理门诊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哮喘患儿91例,从患儿一般情况、哮喘用药情况与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评价[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进行评分]、哮喘管理门诊服务需求等方面对患儿家长进行网络问卷调研,并对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100%)。患儿以男性(57例,62。64%),4~12岁(67例,73。63%),城市居住者(58例,63。74%)居多;患儿及其家长的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史)以过敏性鼻炎居多(54例、59。34%,45例、49。45%);患儿治疗时长、在用药物、给药频次分别以≤0。5年(42例,46。15%),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78例,85。71%),每天2次(56例,61。54%)居多;患儿家长对于哮喘作为慢性疾病的认知较好(知晓率>90%),但对其急性发作的处置措施认识不足(知晓率<60%)。用药依从性好(评分6~8分)和差(评分<6分)的分别有45例(49。45%)和46例(50。55%);客观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χ2=9。504,P<0。01)和家庭月收入(χ2=10。017,P<0。01)为影响患儿哮喘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主观影响因素中最常见的为家长自觉患儿无需用药或偶尔忘记(27例,29。67%);患儿未定期随访最常见原因为儿童哮喘专科挂号困难(65例,71。43%);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认识的科普教育(67例,73。63%)需求最强。结论 该院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亟需有效、长期、协作的管理模式进行规范。新的"医、药、护"联合疾病管理模式可能有利于改善目前的情况。

    德阳市医院门诊哮喘儿童用药依从性横断面调查疾病管理

    医院药学绩效考核模式探索与实践

    周后凤范玉婷王雪莹冯滔...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医院药学工作提质增效。方法 探索医院药学绩效考核模式,经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分层保障、药师配备网格化、以目标为导向的项目式管理,建立院内药事绩效考核体系及药剂科绩效考核体系,以信息化系统对药学工作进行监管,并于 2022 年 1 月对体系进行修订。比较医院 2021 年(修订前)及 2022 年(修订后)超常处方、合理用药指标、临床科室对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满意度的相关数据,以评价院内药事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1 年 7 月至 12 月(381 315 例)及 2022 年 7 月至 12 月(387 105 例)门诊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2021 年及 2022 年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的处方调配差错情况,以评价药剂科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 院内药事绩效考核体系应用后,超常处方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超常处方数占不合理处方数的比例分别由5。83%,3。33%,0。83%降至0。55%,0。55%,0;点评处方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等合理用药指标均改善;30个临床科室(599 名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各项药学服务的总满意度均提升。药剂科绩效考核体系应用后,门诊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由(10。27±0。49)min缩短为(9。29±0。60)min(P<0。05);门诊药房、住院药房的处方调配差错率分别由 0。32‱和 0。04‱降至 0。08‱和 0。02‱,存在药品质量问题、数量错误、一品多规、厂家错误的门诊药房处方及存在数量错误、一品多规、厂家错误、剂型错误的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占比均降低。结论 该医院药学绩效考核模式科学可行,有助于提升药师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绩效考核医院药学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某院PIVAS智能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浦静雯耿洲韩俊萍张慧...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保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调配质量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医院依托PIVAS洁净室安全生产监测及预警平台,与某公司联合开发了可实现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与操作台智能控制,以及浮游菌及尘埃粒子、压差及温湿度、净化机组状态等的动态监测及预警功能的智能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比较系统运行前(2021 年 7 月至 12 月)、运行后(2022 年 1 月至 6 月)的相关指标监测结果。结果 与系统运行前比较,系统运行后异常监测结果月均发现次数与压差月均正常天数均显著增多(P<0。05);异常监测次均处理用时与浮游菌检测及报告用时均显著缩短(P<0。05);各监测位置(除百级操作台外)浮游菌及尘埃粒子的实时监测数值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该系统实现了PIVAS洁净室环境关键指标的实时收集、动态监测及预警,有效地保证了PIVAS输液的安全生产及全流程信息可追溯,推动了智慧PIVAS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智能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浮游菌尘埃粒子输液调配质量用药安全

    药品追溯系统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中的应用效果

    林新文关冰圆朱毅张万清...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品追溯系统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湖南省某公司自主研发的配方颗粒追溯码系统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产业,通过其药材种植和采购、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仓储、药品交易和流通、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等功能模块,研究该系统对中药配方颗粒相关信息的追溯情况,并以黄精(多花黄精)配方颗粒为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该系统可实现中药配方颗粒源头、生产、终端等环节的追溯,展示药品从药材种植到销售流通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能促进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规范企业管理,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药品追溯系统中药配方颗粒全生命周期药品质量黄精(多花黄精)配方颗粒

    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至2022年西药门诊药房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曹灿戴根苗夏泉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2020 年至 2022 年某三级甲等医院西药门诊药房基本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处方点评系统调取 2020 年至 2022 年西药门诊药房基本药物使用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3 年间,医院西药门诊药房在用基本药物品种数分别为 354 种、365 种、362 种,基本药物品种占比逐年上升(39。64%,41。15%,41。37%),基本药物配备率分别为 51。68%,53。28%,52。85%;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基本药物的配备率分别为 70。74%,72。66%,71。94%,远高于中成药类的 22。01%,23。13%,23。13%。3 年间,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呈下降趋势(分别为 39。06%,36。74%,34。96%)。3 年间,基本药物使用率保持稳定(均约为67%);处方量排名第一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基本药物均为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成药均为百令胶囊。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中未发现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结论 该院西药门诊药房基本药物(除中药饮片外)的整体配备率尚未达标,应继续调整药品目录结构,尤其要增加中成药类基本药物的品种数,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占比。

    国家基本药物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配备率药事管理

    某医联体内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药学监护实践效果

    邱瑶徐嵘赵新才江静舟...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临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分子药物(简称新冠小分子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凌云街道、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构建新冠小分子药物药学监护模式,包括社区药师培训、开展药学监护及三级医院药师指导评价等环节。收集 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3 年 1 月至 2 月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NMV/RTV)新冠病毒感染门诊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药物相关问题(DRP)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 79 例患者,其中 78 例(98。73%)年龄≥60 岁;合并疾病(3。04±1。71)种,主要为心血管疾病(64 例次、81。01%),糖尿病(35 例次、44。30%),高脂血症(16 例次、20。25%);使用药品(6。00±3。66)种;使用中成药 36 例(45。57%)。社区药师共完成 150 次随访,发现并干预 87 件DRP,其中NMV/RTV 77 件,主要为药物相互作用(70 件),涉及药物类型排前 3 的分别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31 件、44。29%),抗焦虑药(12 件、17。14%),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11 件、15。71%)。根据出现的DRP,医联体药师提出了减量服用、暂停给药、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如疗效、药品不良反应、血压、血栓风险)等用药建议。结论 社区新冠病毒感染老年患者占比较高,用药复杂,NMV/RTV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DRP。基于医联体的新冠小分子药物药学监护模式可帮助社区药师规范化开展药学监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干预DRP,有利于促进医联体内药学服务同质化,为后续新冠小分子药物的用药管理提供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分子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医疗联合体药学监护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对我国省级药品检查的启示

    游小杰樊卫付文亮牟成成...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我国省级药品检查工作管理质量。方法 以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组织(PIC/S)审计清单为对照自查依据,通过文献检索、查阅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汇总分析我国省级药品监管检查的机构设置、药品上市后监管计划制订方式、检查员培训管理体系三方面内容与差距,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 目前,我国各省级药品监管检查机构设置存在差异,检查质量参差不齐;尚无统一的基于风险的药品上市后监管计划制订方式;检查员培训管理体系存在培训内容不一致、考核方式不明确等问题。结论 建议将药品检查机构体系考评纳入省级药品监管机构质量体系,建立定期体系评估机制,确保不同检查机构检查质量符合统一要求;建立统一的上市后监管检查计划制订方式;健全检查员培训管理体系,搭建统一的检查员基础知识培训和能力考核平台,并对检查员进行分级管理。

    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组织审计清单省级检查机构监管机构药品检查

    芪丹糖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夏诗思丛亿蕾吴腾飞杨华...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芪丹糖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和HERB数据库获取芪丹糖肾颗粒的主要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芪丹糖肾颗粒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得疾病作用靶点,采用Venny 2。1 软件得到药物作用靶点和疾病作用靶点的共有靶点;使用Cytoscape 3。9。1 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的Network Analyzer功能分析芪丹糖肾颗粒治疗DN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药理学实验验证DN模型大鼠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共检索出药物主要成分 121 个,药物作用靶点 909 个,疾病作用靶点 997 个,共有靶点 107 个,拓扑分析得药物治疗DN的核心成分 17 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相关功能条目 825 个,包括生物过程 646 个,细胞组分 81 个,分子功能 98 个,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细胞质膜、蛋白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通路 147 条,主要涉及癌症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在药物作用下,DN模型大鼠肾组织匀浆中p-PI3K/PI3K及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芪丹糖肾颗粒可经过多个作用靶点和多条信号通路干预DN,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肾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芪丹糖肾颗粒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动物实验PI3K/Akt信号通路

    舒更葡糖钠异常毒性及降压物质检查方法学研究

    李志坤刘瑞赵艳霞李水仙...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舒更葡糖钠异常毒性及降压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 取SPF级小鼠 40 只,随机分为 5 组,各 8 只,每组小鼠均予舒更葡糖钠尾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 4 600,4 370,4 152,3 944,3 747 mg/kg,给药后 72h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 95%置信区间(CI),以其 95%CI下限的 1/4 剂量进行异常毒性检查。取实验猫 1 只,股静脉注射 40,20,10 mg/kg舒更葡糖钠,以 0。1 μg/kg组胺作对照;记录给药前后实验猫的颈动脉血压,计算下降值,确定药品降压物质检查限值并验证。结果 舒更葡糖钠的LD50 为 4 182。8 mg/kg,95%CI为 3 988。1~4 409。4 mg/kg;1 000 mg/kg剂量下,3 组小鼠(各 5 只)48h内均未死亡。降压物质检查限值为 10 mg/kg,实验猫在此剂量下血压下降值均未超过组胺所致血压下降值的 50%;3 批样品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舒更葡糖钠异常毒性及降压物质的检查。

    舒更葡糖钠异常毒性降压物质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