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针灸联合复方雪莲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软骨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王喆何强何昊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复方雪莲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软骨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178 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9 例。两组患者均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复方雪莲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 2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5。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枕墙距、指地距均显著缩小,腰椎活动度均显著改善,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白细胞介素 35、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2及白细胞介素 1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腰背疼痛、关节水肿、关节疼痛、晨僵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0。11%(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复方雪莲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疼痛,抑制炎性反应,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强直性脊柱炎温针灸复方雪莲胶囊软骨代谢炎性反应临床疗效

    瑞马唑仑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肺癌胸腔镜手术临床评价

    张懿兰王东亚何谦绍伟...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肺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 2021 年10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 12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1 例。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并予TPVB,对照组患者予常规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予含苯磺酸瑞马唑仑的其他常规麻醉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毕至拔管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总引流量和补救镇痛患者占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 24 h、术后 72h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 72h时的心肌肌钙蛋白I、脂质过氧化物酶、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9。67%(P<0。05)。结论 瑞马唑仑联合TPVB用于肺癌胸腔镜手术,可改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轻认知功能障碍及术后心肌损伤、脂代谢紊乱、炎性反应的程度。

    肺癌胸腔镜手术瑞马唑仑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

    伏诺拉生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孟雅洁李仁冬丁杰雯闵枫...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的用药方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医院体检中心或门诊发现感染HP且胃镜检查无溃疡及其他胃黏膜病变的患者 312 例,根据根除方案用药的不同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四联组(124 例)、伏诺拉生(VPZ)四联组(84 例)、VPZ二联组(97 例)。PPI四联组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 20 mg、每日 2 次(bi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 1 g、bid)+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每次 500 mg、bid)+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 200 mg、每日 3 次(tid)];VPZ四联组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每次 20 mg、bi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 1 g、bid)+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每次 500 mg、bid)+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 200 mg、tid);VPZ二联组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每次 20 mg、bi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 1 g、tid)。3 组均为口服给药,疗程均为 14 d。结果 PPI四联组、VPZ四联组及VPZ二联组HP根除成功率分别为 85。48%,90。48%,88。6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仅VPZ四联组根除效果满意(根除率>90%);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5。32%,16。67%,7。7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无溃疡及胃黏膜病变人群的HP根除治疗中,含VPZ四联疗法的根除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稍高于传统的含PPI四联疗法;VZP(联合高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HP根除成功率虽略高于PPI四联疗法,但仍欠满意。未来还需更多临床研究优化,以获得更理想的根除效果。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伏诺拉生临床疗效

    基于FAERS的培唑帕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游宏勇李卫平王强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培唑帕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获取 2009年 1月 1日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以培唑帕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对ADE信号进行挖掘。结果 共得到ADE报告 24 141 份,检测到ADE信号 273 个,共涉及 21 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各类检查(62 个,22。71%)、胃肠系统疾病(41 个,15。02%)、肝胆系统疾病(17 个,6。23%)等涉及信号数较多。首选语(PT)报告例数排前 3 的分别为腹泻(4 065 例)、食欲减退(1 648 例)、高血压(1 395 例);ADE信号强度排前 3 的为肛门直肠溃疡、毛发颜色改变、睫毛脱色。结论 培唑帕尼ADE信号挖掘结果与其药品说明书记载基本一致。对于培唑帕尼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部分ADE,如肿块(多部位)、黄视症等,目前虽尚无研究证实与使用该药有直接关联,但临床使用时也需留意。

    培唑帕尼药品不良事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信号挖掘报告比值比法贝叶斯置信递进神经网络法

    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王雨刘宇杨佳丹王红梅...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临床使用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起自建库至 2023 年 11 月。采用Cochrane手册中的RoB 2。0 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工具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等级。结果 共纳入文献 7 篇,均为中文文献,涉及患者 471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疼痛缓解时间[MD=-1。62,95%CI(-2。29,-0。96),P<0。001],疼痛消退时间[MD=-3。07,95%CI(-3。74,-2。39),P<0。001],有效率[RR=1。13,95%CI(1。04,1。22),P=0。002],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1,95%CI(0。19,0。91),P=0。0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结痂时间无显著差异[MD=-1。12,95%CI(-2。44,0。20),P=0。10]。结局指标的证据等级均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结论 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但目前结论证据等级均较低,对临床实践缺乏强有力的支撑,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胸腺五肽带状疱疹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证据质量

    1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坏死性筋膜炎的诊疗实践并文献分析

    陶春范昔庚周琳石敏...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创伤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坏死性筋膜炎的诊疗过程。该患者因"烹饪生蚝时被刺伤致右手肿胀、疼痛 1d"入院,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及降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 3d,感染仍呈加重趋势,请临床药师会诊。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并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糖尿病史、临床表现、病程特点,考虑为创伤弧菌感染,建议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外科手术清创进行抢先治疗,医师采纳。入院第 5 天,患者脓液细菌培养结果示创伤弧菌,且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对其敏感。入院第 18 天,患者感染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血糖控制稳定,疗程足够,临床药师建议停用抗菌药物,医师采纳。结果 入院第 30 天,患者伤口完全愈合,未诉特殊不适,治愈出院;随访 6 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创伤弧菌感染致坏死性筋膜炎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创伤弧菌感染的认识,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采用政策干预,对大众进行预防性宣教,可减少创伤弧菌感染的发病率。

    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诊疗实践文献分析药学监护

    某院骨科手术患者抗凝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曾于桦顾平张鹏陈平...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提取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6 月骨科手术患者的病历,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类型、抗凝药物使用等信息;以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制订医院抗凝药物合理性用药评价标准,并对患者抗凝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共收集患者 411 例,其中 393 例(609 例次)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排前 3 的依次为给药时机不适宜(255 例次、41。87%),适应证不适宜(114 例次、18。72%),用法用量不适宜(113 例次、18。56%)。给药时机不适宜主要表现为术后启动抗凝时间过早(245 例次),包括使用依诺肝素钠 233 例次(95。10%),阿哌沙班 11 例次(4。49%),磺达肝癸钠 1 例次(0。41%);适应证不适宜主要表现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106 例次、92。98%);用法用量不适宜主要表现为预防剂量偏高(56 例次、49。56%)和治疗剂量偏低(51 例次、45。13%)。结论 该院骨科手术患者抗凝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较明显,应加强对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抗凝相关指南及药品说明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意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抗凝药物骨科手术围术期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用药评价

    纳武利尤单抗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赵士清杨双宁郭青
    124-128,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及时识别与处理纳武利尤单抗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纳武利尤单抗ADR的个案报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 2021 年 12 月。汇总分析出现ADR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原患疾病,纳武利尤单抗使用剂量,ADR出现时间、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最终结局等)。结果 共纳入文献 600 篇,涉及患者 649 例(发生ADR 679 例次),其中男 444 例(68。41%),女 205 例(31。59%);患者年龄(63。41±12。63)岁;涉及原患疾病以非小细胞肺癌最多(219 例、33。74%),其次为黑色素瘤(203 例、31。28%)。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 505 例(77。81%),用量高于或低于药品说明书要求的分别有 4例和 59例;联合用药 144例(22。19%)。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后 6个月内,主要累及内分泌系统(105例次)、神经系统(95 例次)、皮肤及其附件(84 例次)等。临床症状自行缓解 8 例次(1。18%),对症处理后改善 576 例次(84。83%),发生致死性ADR 72 例次(10。60%,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ADR发生以男性、60~79 岁患者居多,多发生在用药后 6 个月内。其ADR累及多个系统,多数程度较轻,经临床治疗后可改善,但应特别注意心肌炎、重症肌无力、肌炎、移植排斥反应、免疫相关性肺炎等ADR,防止发生致死性ADR。

    纳武利尤单抗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相关用药研究进展

    郑云华仇滔黄玥张丽娜...
    后插2-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PEI)的诊断和胰酶替代治疗(PERT)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0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的PEI相关文献,分析PEI的流行病学与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外分泌功能评估方法、PERT治疗时机与用药选择,总结已批准上市的胰酶制剂及其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结果 胰腺的分泌功能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调节,PEI发生机制包括胰腺实质丧失、胰腺分泌抑制或失活和术后胰腺分泌不协调,成人常见病因为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儿童为囊性纤维化。PEI诊断的"金标准"是 72h粪便脂肪测试,但已逐渐被粪便弹性蛋白酶 1(FE-1)检测取代,且需运用多学科方法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PERT为相关诊疗规范推荐的PEI首选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美国、中国、英国及欧盟批准上市的常用胰酶制剂共有 18 种,其中我国有 8 种(国产 5 种,进口 3 种),以释放稳定、对酸稳定性高、可高剂量使用的肠涂层制剂为首选。涉及胰酶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文献较少,临床用药中应予以关注。结论 开发更精准的PEI诊断方法,以及作用更稳定持久的胰酶制剂,对于PEI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加深了对PEI的认知,完善了临床诊疗方案,推进了PERT药物的利用,可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方法胰酶替代治疗胰酶制剂肠涂层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