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

胡大一 黄北鸥(常务副主编)

月刊

1009-0959

zhgyydk@sina.com;zhgyydk@126.com

010-62212621;62214110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中国医药导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uid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医药工作者。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担任总编,国内100多名著名临床医药专家、药品审评和评价专家参与编审。本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是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医药生产及营销企业了解我国临床信息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澳大利亚TGA发布关于Medtronic公司因制造缺陷召回PM7100 INVOS可重复使用传感器电缆的警示信息

    澳大利亚TGA网站
    175页

    运脾和胃、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虚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

    李红艳孙志广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以反酸、烧心为主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治疗难度较大.脾虚湿热型作为本病常见的证候类型,病因病机复杂,总体以脾胃虚弱为根本原因,湿热内蕴为标.发病的病机关键为气机失调、胃失和降,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日久脾虚,湿热内生.临床上常以中西医结合共治此病,可获得较显著疗效.中医治疗常以调畅气机、运脾和胃、辛开苦降为主,用药大多以补气药、理气药及清热药为主,通补兼施,补而不滞,和法缓治,总体以调畅气机为要,以四君子汤合清胃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本研究从脾虚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附验案1则佐证,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经验及参考.

    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湿热运脾化湿辛开苦降

    美国FDA发布关于ResMed有限公司因磁性干扰问题召回带磁铁的持续气道正压(CPAP)面罩的警示信息

    美国FDA网站
    180页

    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现状与趋势:一项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及数据可视化研究

    熊伟程凌李华南李松...
    18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对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动态,并推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发表的国家、研究机构、杂志、作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结果: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940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为9183篇,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和相关国家的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及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则在该领域发展迅速,处于追赶地位,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management(治疗),关键词共形成15个聚类,突现关键词25个.结论: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研究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逐渐从手术治疗转向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骨修复与再生领域的研究,研究层次不断加深.骨修复与再生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

    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Citespace文献计量学数据可视化

    PCI患者术后康复的研究现状与前沿分析

    李艺羿赵晓云胡芷若田金徽...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康复的研究现状、热点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及广大研究者提供相关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R4.3.2、VOSviewer 1.6.18和Excel 2019提取分析文献信息,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从发文年份、国家、机构、期刊和关键词角度,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967篇,发文时间截至2023年12月.PCI患者术后康复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国家及机构较集中,多为国内合作,跨国交流较少;共涉及428种期刊,发文排名前十的期刊均为心血管主题期刊,期刊质量均较高;从关键词聚类可以发现,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PCI术后的功能锻炼、心脏康复和稳定患者心理状态.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PCI术后康复方面的研究已受到全球研究者的关注,并在临床康复治疗中起到显著效果,但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PCI术后康复形式、如何在国内开展PCI术后康复,还需大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可视化聚类分析研究热点

    电针联合膀胱功能锻炼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杨雪吴松梅王茜陈影...
    199-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电针联合膀胱功能锻炼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维普数据库(VIP Data),按照拟定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文献按照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项目评估手册进行质量评估,并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文献535篇,按照标准最终纳入文献20篇(中文文献19篇,英文文献1篇).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OR=0.26,95%CI(0.15,0.44),P<0.00001],排尿次数[MD=-2.89,95%CI(-3.26,-2.51),P<0.00001],平均尿量[MD= 65.20,95%CI(51.99,78.42),P<0.00001],最大膀胱容量[MD=44.25,95%CI(29.96,58.54),P<0.00001],最大尿流率[MD= 2.08,95%CI(1.21,2.95),P<0.00001],残余尿量[MD=-31.30,95%CI(-41.41,-21.18),P<0.00001].结论:电针联合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但该研究尚有一定局限性,需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电针膀胱功能锻炼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Meta分析

    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节选)第三章 加快新药好药上市 满足临床患者需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国医药导刊》编辑部
    208-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