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

胡大一 黄北鸥(常务副主编)

月刊

1009-0959

zhgyydk@sina.com;zhgyydk@126.com

010-62212621;62214110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中国医药导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uid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医药工作者。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担任总编,国内100多名著名临床医药专家、药品审评和评价专家参与编审。本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是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医药生产及营销企业了解我国临床信息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发展

    张伯礼
    841-842页

    基于药性理论及因子分析法分析中药饮片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

    江雯婷黄嬿常昕楠蒋宇峰...
    843-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临床信息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真实世界角度分析我院运用中药饮片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健康信息系统中诊断为IgA-肾病患者的中药饮片处方信息.借助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所涉及中药饮片的四气、五味、归经及使用的频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采用IBM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585张接受中药饮片治疗IgA-肾病的处方,涉及中药饮片285味.治疗IgA-肾病的中药饮片以寒、温、平性为主,甘、苦、辛药味为多,归经以肝、脾、肺、肾经为主.在功效分类方面,以补虚、清热、解表、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为主.对用药频次前60位的中药饮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到17个公因子.结论:我院运用中药饮片治疗IgA-肾病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法则,并将风药的运用贯穿于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祛风胜湿的治疗原则中,以此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中药饮片IgA-肾病因子分析风药

    中药白芷防治骨质疏松性疼痛的机制探析

    邱世明董万涛张杰赵张凯...
    850-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白芷防治骨质疏松性疼痛(OPP)的中医理论机制.方法:基于中药药性理论及中医"不通则痛"致痛机理,结合"肠-骨轴"骨代谢调控模式,初步分析白芷的性状、性能及OPP的病因病机,并以此为基础阐释白芷防治OPP的作用机制.结果:OPP是由素体虚弱、后天调护失宜或外感风寒湿热之邪等所致阴阳气血失调、经脉运行不畅、骨络闭阻不通的一种全身慢性筋骨类疼痛.OPP主要病因包括禀赋与体质因素,年龄与性别因素,营养与运动因素;病机包括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血瘀气滞等.白芷可借自身药性功用如"辛温之性"散风寒湿、行气活血,"辛温芳香之性"和脾胃而发挥抗OPP的作用;白芷可通过靶向调控骨体相关经络等途径纠正机体阴阳气血不通引起的"不通"之病理状态,继而发挥抗OPP的作用;白芷亦可通过纠正"肠-骨轴"骨代谢调控模式紊乱发挥抗OPP作用.结论:"不通则痛"贯穿OPP发生发展过程的始终.白芷防治OPP具有确切的中医理论基础,为白芷防治OPP提供了中医临证依据.

    白芷不通则痛肠-骨轴骨质疏松性疼痛理论机制

    《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

    855,865,875,879,888,896,918,944,946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作用机制

    曹坤燕谭新访郭艳幸郭珈宜...
    856-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挖掘筋骨痛消丸中各种中药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TCMSP数据库中缺失的中药利用文献检索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获得的靶点蛋白的名称标准化.登录GeneCards、PharmGkb等数据库,获取髌骨软化症的疾病靶点.之后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出韦恩图.运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使用R语言对预测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活性成分188个及靶点249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等,PPI网络主要计算出AKT1、CASP8、CASP3、JUN、BCL2L1、MYC等6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BP)1458个,细胞组分(CC)19个,分子功能(MF)6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43条与髌骨软化相关的通路,主要作用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以及病毒相关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药物组成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能够分别与代表性的靶点结合并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本研究表明筋骨痛消丸治疗髌骨软化症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其主要活性成分山奈酚、木犀草素、槲皮素与关键靶点AKT1、CASP3、MYC的结合可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筋骨痛消丸髌骨软化症作用机制

    石氏益气补肾通络方联合关节粘连松解术在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吴海洋吴军豪闻国伟沈祉培...
    86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石氏益气补肾通络方联合关节粘连松解术改善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后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手法组、手法组,每组各40例.中药+手法组采用石氏益气补肾通络方联合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手法组仅给予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数字分级法(NR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中药+手法组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较手法组更明显(t=2.178,P=0.032),NRS疼痛评分改善程度亦较手法组更明显(F=361.56,P=0.000).结论:石氏益气补肾通络方联合关节粘连松解术有改善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关节疼痛、促进功能康复的作用.

    桡骨远端骨折关节粘连手法中药治疗

    金匮肾气丸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症候积分与骨密度的影响

    俞华郭庆华徐帆朱卫星...
    870-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金匮肾气丸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症候积分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金匮肾气丸治疗.综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炎症损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包括腰膝酸软、下肢痿弱、胸闷气短)低于对照组,而腰椎L2~L4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代谢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骨形成蛋白6(BMP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4D同型二聚体(SM4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缺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低于对照组[8.89%(4/45)](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候,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治疗安全性良好.

    骨质疏松金匮肾气丸治疗效果症候积分骨密度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陈丽梅陈一斌
    87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食后饱胀、纳少早饱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排除明显的器质性、代谢性、系统性病变,其患病率、复发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传统医学从整体观出发,主张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中医药对不同证型、不同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具有疗效长久、不易复发等优点.本研究结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治疗、中医外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病因病机个体化治疗

    合谷刺的"五体"临床应用

    赖金树阮传亮
    880-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谷刺源自于《灵枢·官针》的"五刺",其操作方法简单,刺激量大,作用范围广,镇痛效果强,能够改善局部组织血运和代谢,松解经筋,调节肌肉张力.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合谷刺针法治疗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于软组织疾病及神经内科,包括中风后遗症、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肌筋膜炎、网球肘、面神经麻痹等.单独应用合谷刺一般较少,常与其他治疗手段并用,选用阿是穴或刺激点,配合辩证使用相关经穴在"肌痹"中使用合谷刺针法较为广泛,而在其他"五体"(皮、脉、肉、筋、骨)中研究较少,包括腕管综合征、踝关节扭伤、腰椎间盘突出、斑秃、皮神经炎、带状疱疹、惊恐等.因此本研究基于"五体"总结合谷刺相关临床应用并提出展望,旨在为进一步了解合谷刺适应症和应用方式提供参考.

    合谷刺五体临床应用综述

    构建医药学教学证据生态系统推动循证教学发展

    田金徽李江葛龙
    884-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证教学(evidence-based teaching,EBT)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在具备业务素质和水平管理者的协调下,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最佳教学研究证据,结合教育者教学技能、经验和智慧,充分考虑受教育者意愿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循证教学的出现,必将对传统教学方式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否定和取代所有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完善.循证教学主要涉及教育者、受教育者、证据和管理者4个要素,最大的挑战是来自循证教学相关证据的生产、综合、评价和转化.循证教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教学,其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就是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和运用证据,以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决策.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循证教学和证据生态系统理念,构建了医药学教学证据生态系统,对高校如何推动基于证据的循证教学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发展循证教学提供借鉴和策略.

    医药学教学证据生态系统循证教学证据转化创新教学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