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范春玲陈玉艳许颖黄艳辉...
    432-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再评价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2月18日。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PRISMA工具评价研究报告规范,GRAD分级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最终纳入系统评价10篇。AMSTAR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的系统评价评分为6~9分,质量均为中等质量及以上。PRISMA评价结果显示,8篇研究报告比较完整规范,质量等级高;GRADE分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证据质量从中到极低不等。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奥希替尼所有等级的不良事件、≥3级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第一、二代EGFR-TKIs和化疗方案;奥希替尼不良反应腹泻、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等发生率均高于化疗方案,但与其他EGFR-TKIs相比,其皮疹发生率较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整体耐受性良好,但该次研究纳入相关系统评价数量有限且证据级别不高,期待进一步制作和更新系统评价,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药物不良反应系统评价再评价

    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药物经济学系统性评价

    杜怿杨帆蒋蓉申建...
    44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回顾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分析纳入研究的视角、时限、数据来源、模型等关键要素,并使用CHEERS和Philips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估,量化评估研究的完整性和质量。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纳入研究选取的数据来源、模型、时限、成本等因素存在不同之处,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存在一定差异。帕博利珠单抗的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性较低,纳武利尤单抗的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性相对较高。CHEERS和Philips量表评估结果表示目前研究质量仍有提高空间。结论:现有研究得出的结果和结论并不一致,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不是一种经济性的用药方案。现有研究中选取的临床数据、模型构建、研究时限、成本、阈值等关键要素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和结论存在差异。

    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鳞癌

    万古霉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或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

    闻超刘锋王敏
    447-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万古霉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或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的差异,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且使用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万古霉素或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用药治疗时间最少为72 h。主要研究终点是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208名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万古霉素组82例,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组126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8。54%,美罗培南组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20。63%,两组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次要终点显示伴有糖尿病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与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使用相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时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低。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急性肾损伤

    500张附子与半夏、贝母、天花粉同方配伍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苏芬丽姚媛冯时茵丘振文...
    451-45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门诊处方中附子与半夏、贝母、天花粉同方配伍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12月份附子与半夏、贝母、天花粉同方配伍的门诊处方500张,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开具附子反药配伍处方最多的科室为内分泌科,其次为妇科;针对的疾病归属最多的是瘿病和消渴病,证型排前3位的分别是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少阳证,少阴阳虚寒湿证;单张处方平均用药疗程为13。4d;附子均采取先煎,最大用量为30 g;处方常用配伍中药饮片为干姜和炙甘草。结论:附子反药配伍并非绝对禁忌,但临床医生开具处方时需完善中医证型,辨证用药,注意用药剂量及比例,随证加用干姜(或生姜)、炙甘草等,同时药师加强审方和用药交代,提高附子反药配伍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附子同方配伍十八反安全性合理用药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横断面及药师干预研究

    曾露刘东贡雪芃王璐...
    456-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新型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NMVr)临床应用中的药物相互作用发生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及药学监护的价值。方法:基于院内NMVr药物相互作用速查表,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使用NMVr的患者潜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pDDIs)发生情况,并对干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63例患者发生的279例次pDDIs,涉及10类共38种药品,心血管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发生频次最高(占比40。5%和31。9%)。住院期间共发生14例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联用药物分别为硝苯地平、艾司唑仑、地塞米松等,临床症状轻微,以乏力、头晕心慌、腹泻、头痛等为主,对症处理后好转,对患者原患疾病影响小。结论:NMVr作为新型抗病毒药物,临床实践中pDDIs发生率较高,临床药师和医生应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开展药学监护,可降低pDDIs风险,为临床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潜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横断面研究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仲晨高焱刘梅徐科凤...
    462-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粒径小、表面积大、显著的表面反应性等,在药物递送、生物成像、催化、聚合物填料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接触二氧化硅NPs可能性的日益增多,引起了全球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二氧化硅NPs可引发神经毒性作用,并被认为可能是促进神经疾病发生和/或发展的危险因素。因此,阐明毒性作用和相关机制对于降低其潜在毒性危害至关重要。该文基于以往关于二氧化硅NPs神经毒性的体外和体内研究数据和结果,总结了二氧化硅NPs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机制,以期为其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神经毒性影响因素相关机制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肥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吕美锋张雅慧冷冰聂瑞芳...
    467-480,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和中国超重和肥胖的人数越来越多。肥胖可以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卒中,甚至肿瘤及社会心理疾病。目前治疗肥胖的方式包括饮食与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已上市的减重药物如芬特明/托吡酯、纳曲酮/安非他酮、氯卡色林、奥利司他等因各种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 RAs)因减重效果优异且安全性好而备受关注。该文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减重适应证的GLP-1RA类药物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及国内外在研GLP-1RA类减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GLP-1RA类减重药在我国的批准使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肥胖减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

    口服布洛芬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徐保平彭怀文喻怀斌王晓涛...
    481-484页

    布洛芬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