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

    王鹤
    276-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以及实施效果.方法 对纳入此次研究的60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且为自愿参与.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接诊,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则加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为(37.2±2.8)分优于对照组的(40.1±1.6)分、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7.5±3.1)分优于对照组的(80.3±2.7)分、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为(90.4±3.5)分优于对照组的(78.6±4.1)分、观察组诊疗依从率为90.0%优于对照组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重视对患者心理状态、诊疗环境等多方面的干预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确保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慢性缺血性心肌病肾功能不全护理干预实施效果

    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

    张燕
    278-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0例腹腔镜患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和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后24 h、36 h和48 h疼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和第一次排便时间均短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快速康复护理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预防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效果

    高姗姗
    280-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并发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留置针保持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套管移位、药液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50%(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72.50%(P<0.05).观察组留置针保持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长于/高于对照组,套管移位、药液渗透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预防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效果十分理想,降低呼吸内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减少套管移位及药液渗漏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呼吸内科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临床上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药液渗透套管移位留置时间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跟踪护理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邓舒月
    282-283,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跟踪护理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应用对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分组干预,甲组4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乙组45例,常规护理+跟踪护理,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率及满意度.结果 乙组护理总有效率95.56%比甲组护理总有效率82.22%高,依从率97.78%比甲组依从率84.44%高,满意度93.33%高于甲组77.78%,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HAMA评分、HAMD评分干预后低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开展跟踪护理,患者依从性好,护理效果突出,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跟踪护理依从率满意度

    护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王博
    284-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并发症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发现并发症报告医师时间及护理质量,两组术后1周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出现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如:皮肤出血、肺部感染、穿刺部位血肿及尿潴留的整体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现并发症报告医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整体评分高于干预前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时,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针对可能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价值.

    护理全脑血管造影并发症预防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王淼
    287-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集到的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患者满意率,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0,P<0.05);护理后的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26.81±6.78)vs(15.77±7.89) (t=6.278,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佳(91.43% vs 71.43%),且差异显著(χ2=4.6289,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患者,实行康复护理效果极佳,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还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疗效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孙鑫
    289-290,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肌力为Ⅲ级、Ⅳ级、Ⅵ级的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在躯体活动、情绪反应、精力、睡眠、疼痛、社交、健康变化这7个生活质量维度上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脊髓炎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

    2017年~2019年某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的分析

    陈静
    291-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延庆区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修订,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及时通报相关监管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相关要求2017年~2019年在北京市延庆区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大中小型饭店随机采集食品样品并收集食品相关信息,采用统一的国家标准方法或指定方法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7年~2019年共监测样品464份,在43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检出率9.84%.不同致病菌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克罗诺杆菌(24.62%)总检出率最高,溶藻弧菌(10.00%)、副溶血性弧菌(9.47%)、致泻大肠埃希菌(9.24%)、蜡样芽孢杆菌(1.1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0.87%)、金黄色葡萄球菌(0.44%).2017年~2019年不同年份、不同食品样品、不同采样场所食品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庆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情况总体良好,但部分食品仍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应继续加强对易污染食品及主要致病菌的监测,同时对食品从业人员及公众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

    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社区非肺结核人群普及预防肺结核知识的效果研究

    吴影桃柳莉严翠婷陈嘉莉...
    294-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社区非肺结核人群普及预防肺结核知识的效果和满意度情况.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180名社区内非肺结核健康居民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90名纳入研究的对象.对照组90名社区内非肺结核健康居民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90名社区内非肺结核健康居民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对肺结核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对社区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结果 两组健康教育后对肺结核预防知识的得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观察组健康教育后的预防知识得分(16.82±0.98)分,对照组健康教育后预防知识得分(13.48±1.64)分,组间预防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社区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对社区健康教育的满意度81.11%,组间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肺结核预防知识宣传,促进社区居民对该病的了解,提高其对社区防范满意度.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肺结核预防满意度

    护士主导多部门协作构建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工作模式

    魏秀云马美丽安淑华邵德英...
    296-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护士主导多部门协作构建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工作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基层(家庭、社区、一级医院)常见慢性病、多发病病情变化时的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治疗期间施行护士主导多部门协作构建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工作模式 ,对其施行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通过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三维联动模式,可以确保分级诊疗实施准确可靠,能够有效缩短早期急诊分诊时间,使患者得到有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动态管理,该模式为家庭医师提供了诊断病情变化的依据,实现对疾病早期的预警和控制;基层乡村医师医疗资源有限,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保证了基层乡村医师诊断病情的安全性.提高基层医师的专业素质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此模式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早期急诊分诊时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三维联动模式能够提高了社区医师的专业素质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其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促使家庭、社区、医院三维联动交接患者的讯息更加科学、及时、准确,使医疗、护理记录数据一致,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增加医患信任与沟通,减少了交接延误的风险,从而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多部门协作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