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刘琦亚崔海兰
    30-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药益气泻肺汤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接受2周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症状积分、NT-Pro BNP评分、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5±9。4)%、(5。1±1。3)分、(1127。6±688。2)pg/mL、(316。06±53。25)m、(53。56±6。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2±7。5)%、(8。9±1。7)分、(1981。3±1421。5)pg/mL、(286。64±36。20)m、(60。72±5。6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益气泻肺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益气泻肺汤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蛋白H3甲基化修饰与精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王龙达罗启睿赵树华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精子发生涉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特化、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等多个独特过程。组蛋白修饰是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通过改变染色质状态,激活或抑制基因表达,在众多生物生理及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众多组蛋白修饰标记在不同的生精阶段起作用,包括精原干细胞维持、减数分裂、组蛋白-鱼精蛋白替换等重要过程。组蛋白修饰异常将导致生精功能阻滞、生精功能下降、精子形态发生异常,表现为无精子症和少、弱、畸形精子症。本文重点综述H3组蛋白5个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在睾丸细胞中的分布及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

    男性不育精子发生组蛋白H3甲基化

    穴位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陈俊伊朱世增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疗法步入临床,逐步引起世界范围的重视。尤其是中医穴位疗法,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照参考多篇文献,加之以本人临床实践学习经验,对目前临床上穴位治疗冠心病的各种方法 进行综合论述。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穴位疗法针灸疗法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小儿阑尾炎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分析

    王辉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阑尾炎是儿外科常见急腹症,6~10岁儿童是主要高发人群,通过临床数据也可证实:年龄越小,发生小儿阑尾炎概率越高。诱发阑尾炎疾病的主要诱因为病原菌感染与阑尾腔梗阻,而且具有病情发展快速,穿孔率高的特点。临床对小儿阑尾炎治疗方案多选择手术。但患儿天性活泼好动,机体抵抗力差,若术后未及时开展护理干预,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

    小儿阑尾炎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后伤口愈合

    薄层色谱法鉴别健脾利湿和胃膏的研究

    邓丽嫦吴声振邬素珍洪美华...
    39-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健脾利湿和胃膏中白芍、丹参和黄柏的鉴别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健脾利湿和胃膏中的白芍、丹参和黄柏三种主药。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简便准确,专属性、重现性好,可用于鉴别健脾利湿和胃膏中的白芍、丹参和黄柏。

    健脾利湿和胃膏薄层色谱法鉴别

    血清ALP、LDH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丁睿吴少文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与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关系,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于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79例Ⅱ~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复发转移现象分为2组,对照组(未复发转移,40例)和观察组(复发转移,39例)。观察分析两组初诊的ALP及LDH水平及其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ALP、LDH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P、LDH水平与乳腺癌复发转移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性(r>0,P<0。05)。结论 血清ALP、LDH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之间具有相关性,对通过检测其血清ALP、LDH水平变化情况,可提示乳腺癌患者是否存在复发转移,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乳腺癌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复发转移

    结构化健康管理在高原地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俞玲娜汤莉曾红菊刘丽红...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结构化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对西藏高原地区T2DM患者177例进行结结构化健康管理,包括健康监测、亲友支持、健康教育等。对比实施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高原地区T2DM患者进行结构化健康管理。患者的体质量得到控制有下降的情况(P<0。05),仅有5例出现了并发症,均为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的服药及血糖测量次数都得到较好控制(P<0。05),患者也有固定渠道可以得到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也得到普及。结论 高原地区T2DM患者对本病服药治疗的重视及认知程度均较低,需要有系统长期的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强化相关知识的培训,才能使治疗依从性及效果提高。

    糖尿病健康管理高原地区

    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差异分析

    李尊强梁硕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临床差异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膝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关节软骨损伤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扫描,以关节镜为临床诊断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在半月板Ⅰ级、Ⅱ级时准确度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时半月板损伤MRI诊断要显著高于CT,总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损伤扫描中时两种扫描方式于Ⅰ期、Ⅱa期、Ⅱb期、Ⅲ期损伤内均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关节软骨损伤以MRI诊断时准确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膝半月板损伤患者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用MRI诊断时效果更好,检测方式有推广价值。

    膝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MRI诊断CT诊断

    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采用PET-CT对效果和预后的价值诊断

    刘宏伟赵泽雨王涛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应用PET-CT对效果与预后的影响价值诊断。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淋巴瘤患者共计36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18例患者治疗后接受PET-CT显像手段,实验组18例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接受PET-CT显像措施,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显像状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效果94。44%,相比于参照组临床效果66。66%,前者较高,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治疗前SUVmax平均值比较方面,实验组治疗前(6。74±0。85)明显高于治疗后(3。21±0。41),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治疗后SUVmax平均值比较方面,实验组(3。21±0。41)明显低于参照组(5。78±0。52),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结论 对于淋巴瘤患者在化疗阶段展开PET-CT检查,对于化疗效果的提升可以起到促进性作用,还可有效判断残余病灶能否存在复发可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确保化疗与放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淋巴瘤化疗PET-CT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分析

    马琰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治疗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80例,从2017年1月开始,至2018年1月终止,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对照组使用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P<0。05)。两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及6周后总有效率为87。50%、95。00%,对照组分别为65。00%、7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疗法及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于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中,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升机体用药效率,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复方甘草酸苷片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复方芦丁双嘧达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