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中应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临床效果

    张立春单晖
    30-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炎中应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96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48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 48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 d,比较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比对照组(75。00%)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PCT、hs-CRP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湿啰音、哮鸣音、气喘、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4。17%、6。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乳糖酸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小儿支气管炎乳糖酸阿奇霉素临床效果

    虾青素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述评

    欧阳竞锋吴秋瑾徐兴利张勇...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虾青素(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是一种叶黄素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和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雨生红球藻、带状小球藻、绿球藻等植物中。虾青素可用于食品、饲料和保健品。根据现有文献,我们调研综述了虾青素在免疫调节和抗炎方面具有潜在的生物学活性。

    虾青素免疫调节抗炎综述

    女性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韩慧沈玉美汪际黄蓉...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女性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及其测评、影响因素、护理措施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研究现状;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相关因素包括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反刍性沉思、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主要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配偶自我效能感、寻找社会支持、改善患者与配偶间亲密度等方法。

    女性恶性肿瘤配偶创伤后成长综述

    靶向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和骨髓微环境的治疗进展

    马海丽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肿瘤疾病,此种疾病是指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一种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导致患者的病情在被诊断时,患者已处于病情中晚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病情的中晚期,患者的神经功能、代谢功能、循环功能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会出现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高钙血症、神经症状、淀粉样变等多种临床症状,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以减少肿瘤细胞在患者体内的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临床上主要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靶向治疗,通过靶向治疗,可以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遏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够改善患者的骨髓微环境,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本文主要对靶向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和骨髓微环境的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微环境靶向治疗肿瘤细胞

    相对低压的高压氧下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轻中度COPD患者过度充气的影响

    花佳佳沈爱明施加加谢小军...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相对低压的高压氧下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和和血气生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动态过度充气的轻、中度的COPD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低频电刺激组、高压氧组、高压氧联合低频电刺激组(联合组),每组各40例。 低频电刺激组在原有的药物治疗上增加低频电刺激治疗,高压氧组在原有的药物治疗上相对低压的高压氧治疗, 联合组在原有药物治疗上增加相对低压的高压氧环境下应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各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每周5次。对比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肺功能通气和血气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PEF、PEF25、PEFR(L/s),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均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对低的高压氧环境下应用低频电刺激可显著改善轻、中度COPD患者过度充气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性。

    低频电高压氧COPD肺动态过度充气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褚燕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7例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7例,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主要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之后肺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状况和对照组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沙美特罗替卡松以及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整体状况,降低恢复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沙美特罗替卡松孟鲁司特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

    对比分析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侯铁伟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在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50例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病患归为对照组,50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病患归为观察组,比较手术情况、术后身体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出血量、带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 d IgA、IgG、IgM两组水平均下降,但对照组下降程度相对更大;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2%。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在术后胆漏方面的控制优势在于经胆囊管探查下最大限度减轻了损伤程度并保障胆总管完整性。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相较于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更符合微创手术理念,手术对身体的危害程度相对更轻,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且状态更佳,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胆总管结石手术情况免疫功能并发症

    联合药物治疗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蒋忠利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联合药物治疗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B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B组的78。00%,A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2。00%,低于B组的16。00%,A组出血、水肿、渗出吸收时间均短于B组,A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低于B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药物治疗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不良反应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

    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的临床分析

    石秀岩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相关治疗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疾病复发率2。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14。29%(P<0。05);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疾病复发概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早期卵巢癌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上腹部手术患者中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涛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患者中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则行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全麻药用量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后都没有出现呕吐、恶心情况。观察组术毕均清醒拔管,且安全达病房;而对照组需等待15 min后方能拔管。观察组躁动(2。63%)低于对照组(13。16%,P<0。05)。观察组术毕心率(HR)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术中HR相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切皮后10 min、术毕相比麻醉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没有显著变化且较对照组偏低(P<0。05)。观察组术中维库溴铵、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偏少(P<0。05),而咪唑安定用量较对照组偏多(P<0。05),安氟醚吸入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上腹部手术患者,通过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效果好。

    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