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招艳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患者80例,其中采取常规护理患者40例,年龄(28。56±5。21)岁,孕周(37。13±2。65)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40例,年龄(28。17±5。83)岁,孕周(37。55±2。46)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9例。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分别采取子宫按摩、注射缩宫素、注射米索前列醇、动脉介入栓塞、子宫切除等治疗措施。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自然分娩率为82。50%,常规护理组为57。50%,综合护理干预组产后出血、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新生儿Apgar评分提高,产程时间缩短,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00%,而常规护理组只有82。50%,两组相比较,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产程时间缩短,新生儿评分提高,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干预

    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谢璧霞董鲜苗陈淑燕
    177-17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老年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在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样本对象,依据护理方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康复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康复疗效,缓解负面情绪。

    精神分裂症老年人人文关怀护理

    舒适护理理念在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莉莉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理念在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接受脑膜瘤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与观察组(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颅内压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理念应用于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颅内压及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

    脑膜瘤舒适护理围手术期颅内压护理效果

    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流程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孙秀东潘月坤许志英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流程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成试验组(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71例,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试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围手术期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PCI临床路径流程护理围手术期手术指标并发症

    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岳君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后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手术相关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每组各有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50。57±2。75)min、(2。07±0。81)d、(5。08±1。82)d,明显低于对照组(64。92±2。73)min、(3。57±0。88)d、(7。57±1。88)d(P<0。05)。干预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96%(48/49),优于对照组的81。63%(40/49)(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的康复进程明显加快,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与预后情况的改善也有积极影响。

    急性重症胆囊炎术后综合性护理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对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李巍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进行抑郁症治疗的88例患者,以随机方法 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所有患者常规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抑郁症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抑郁症综合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耳鼻喉科护理中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刘欣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分成3组,即常规护理组(n=80)、循证护理组(n=60)及预见性护理组(n=60),比较3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循证护理组、预见性护理组VAS评分分别为(5。14±0。53)分、(5。34±0。72)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6。67%,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6。42±1。26)分、23。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循证护理组、预见性护理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分别为75。00%、71。67%,情绪改善率分别为83。33%、81。67%,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67%、88。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51。25%、31。25%、68。7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耳鼻喉科护理中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较好,临床可结合实际合理选择。

    耳鼻喉科护理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刘金慧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后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整体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与试验组(37例,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关血脂数值以及血糖相关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预3个月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高血压糖尿病整体护理常规护理预后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服务方法及临床效果

    王琳琳
    192-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服务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服务方法 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人员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人员则在对照组人员的基础上,接受改良后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对比两组人员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人员护理后的SAS评分为(37。65±1。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DS评分为(38。40±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人员的整体健康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等相关评分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人员,且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显示P<0。05。此外,研究组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研究组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且P<0。05。并且,研究组人员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员的各项评分,且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确切。

    糖尿病冠心病护理服务方法效果

    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廖燕文梁领华朱树芳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罗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符合入选标准的孕产妇400例为分析对象。其中,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200例孕产妇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施风险管理的200例孕产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孕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产科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孕产妇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