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董庆阳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71%,对照组为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扩张症时应用中医辩证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辨证疗法老年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温洁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收治的80例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Ⅰ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及阴虚阳亢症状积分[(5。28±2。25)vs。(5。25±2。2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及阴虚阳亢症状积分(2。43±0。78)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1。01±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阴虚阳亢症状改善时间[(4。57±1。56)、(5。21±1。54)d]均短于对照组[(6。52±1。68)、(8。21±1。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vs。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高血压老年阴虚阳亢型中药汤剂西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王希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缓解肝纤维化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代谢障碍中西医结合肝纤维化肝功能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

    黄婧张一宁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案对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方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的患者8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小脑血肿体积和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CAR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小脑血肿体积和ICARS评分分别为(3。02±1。61)mL和(19。25±10。0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2±3。52)mL和(30。44±1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患者采取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之上配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对于缩小患者的小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的ICARS评分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更加满意。

    小脑出血术共济失调早期针灸康复疗效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王爽
    138-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根据随机1:1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每组23例。单一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心排血量、6 min步行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5%与单一组患者的78。26%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LVEF(35。93±4。67)%、LVEDV(155。65±36。25)mL、心排血量(4。87±1。29)L/min和6 min步行距离(387。51±28。47)m均优于单一组的(31。31±4。45)%、(188。66±37。34)mL、(3。45±1。37)L/min、(324。72±32。18)m,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1。89±5。67)、(53。33±6。19)、(83。63±7。13)、(72。92±6。86)分,均高于单一组的(39。28±6。36)、(40。58±5。96)、(70。23±6。65)、(60。57±5。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和生活质量,为患者病情得到更好治疗与恢复奠定了基础。

    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缬沙坦治疗效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王斌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并对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开具的中药注射剂药方中不良反应药方共200张,统计涉及到的中药注射剂名称、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不良反应表现位置。结果 中药注射剂名称方面,前3名为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分别占比19。50%、16。00%、13。50%;性别分布方面,男性87例,女性113例;年龄分布方面,60岁以上及10岁以下患者分别占比27。00%与24。00%,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不良反应表现位置方面,皮肤及其附件占比达到27。00%,其次分别为消化系统、肌肉及骨髓系统。结论 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的药物应谨慎用药并考虑到药物禁忌证;开具药方时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其年龄是否偏小(10岁以内)或偏高(60岁以上);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后观察是否存在典型不良反应,若存在应立即停药观察;临床开具中药注射剂必须加强剂量控制,规范合理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循证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王亚男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4。44%,其中完全依从22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77。77%,其中完全依从16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8例;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67%,其中非常满意21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0%,其中非常满意15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9例;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临床规范化治疗期间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心力衰竭循证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影响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

    李欣
    145-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84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5。40±3。1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50。80±15。20)分评分优于对照组[(8。80±4。20)分、(33。50±12。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较高。

    脑梗死糖尿病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缺损生活活动能力

    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肖琳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铁岭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助产分娩的108例初产妇,根据分娩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实施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助产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分娩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初产妇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总产程,并减少产后出血量,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生理分娩初产妇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护理

    在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

    安晓敏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庄河市中心医院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应急能力、操作熟练程度、沟通能力、服务态度评分分别为(93。37±2。14)、(95。40±1。91)、(94。40±1。79)、(96。44±1。43)分,对照组分别为(85。93±6。26)、(88。50±6。15)、(86。33±5。17)、(90。33±1。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915、7。4233、10。2193、17。6822,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370,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08%、0。00%,对照组分别为10。42%、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10、4。2588,均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利于减少护患纠纷。

    专科护理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