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廖火城刘建平郑如义肖纯...
    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心力衰竭[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b级]患者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26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110例)和倍他乐克治疗组(11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倍他乐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即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待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后才开始应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24 h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的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LVEDD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的LVEDD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平均24 h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及平均24 h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6个月均较治疗1周进一步减少(P<0。05);倍他乐克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平均24 h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及平均24 h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均较常规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的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倍他乐克组患者治疗1周的SDDN、pNN50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SDDN、pNN50均较治疗前、治疗1周显著改善(P<0。05);倍他乐克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SDDN、pNN50均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很可能是安全的,且具有降低病死率从而延长患者生命的可能。

    重度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左室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

    不同药物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ER、PR、VEGF表达的影响

    罗芬雷萍劳金美吴晓媚...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和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商品名:优思悦)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月经第1天口服复方口服短效避孕药优思悦,观察组患者给予月经第3~7天宫内放置曼月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出血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ER、PR、VEGF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曼月乐脱落情况,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漏服及停药,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出血改善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ER、PR表达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VEGF表达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R、PR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和短效避孕药优思悦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ER、PR、VEGF的表达,且曼月乐的用药依从性优于短效避孕药优思悦。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异常子宫出血药物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62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姜昕
    8-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确诊为急性单灶性脑出血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等;统计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死率、合并感染情况、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出血部位。结果 本研究共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3036例,其中急性多灶性脑出血62例,占2。04%。出血原因:观察组患者高血压54例,占87。10%,高血脂5例,占8。06%,其他3例,占4。84%;对照组患者高血压50例,占80。65%,高血脂8例,占12。90%,其他4例,占6。45%;两组患者出血原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12例,占19。35%,对照组患者死亡2例,占3。23%,观察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38例(61。29%)、上消化道感染14例(22。58%)、尿路感染22例(35。48%),对照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22例(35。48%)、上消化道感染14例(22。58%)、尿路感染8例(12。90%),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70。62±4。61)分,低于对照组的(84。58±6。05)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主要出血部位在皮质,观察组患者的主要出血部位集中在脑叶和基底节部位,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结论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临床具有超高病死率,导致患者出血的原因主要为高血压,及时通过CT扫描进行诊断可有效地为患者进行病情检出,患者发病后很容易合并各种感染症状,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出血部位主要集中在脑叶和基底节,患者存在复杂的临床表现。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急性单灶性脑出血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

    向日晖何进财邵麟雷作熹...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难愈性创面患者,在彻底创面清创的基础上采用改良VSD技术治疗。观察6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创面93处,创面完全愈合46处,治愈率为49。46%,创面部分好转26处,创面未好转或加重21处(19例),其中创面治疗中因脏器衰竭死亡15例。结论 改良VSD材料虽然采用普通材料制成,但亦能保证创面持续负压环境,达到了创面分泌物零聚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材料费用下降明显。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难愈性创面非手术临床疗效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徐铭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编号,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9例,采用传统围手术期理念)和试验组(39例,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1 d和术后5 d营养指标和应激指标、术后1、5 d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 d的ALB、PA水平均较术前1 d明显升高、CRP水平均较术前1 d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术后5 d的ALB、PA水平更高、CRP水平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 d的VAS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术后5 d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且对患者的应激性刺激较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传统围手术期理念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疼痛并发症

    不同休克程度产后出血患者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党君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合并不同程度休克患者的数据采集系统(DSA)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海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产科出血后合并不同程度休克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产科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观察两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补血量、补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补血量、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补血量、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轻度休克与中度休克患者子宫保有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休克患者子宫保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休克患者的DSA图像显示有小片状或是小点状对比剂的外溢情况,2例有子宫局部浓染,1例有片状对比剂外溢;重度休克患者有12例患者DSA图像显示有团状、片状与大片状的对比剂外溢情况,3例存在小片状或是小点状对比剂的外溢。结论 介入治疗是产后出血合并不同程度休克患者的有效干预方式,介入治疗的主要优势是可以保留患者子宫,止血效果较佳,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比较快,休克纠正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配合DSA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产后出血休克数据采集系统影像学表现介入治疗

    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曹静金燕董铁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铋剂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胃泌素(GAS)与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腹痛、嗳气、纳差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GAS、S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TNF-α、IL-6、GAS、SS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6、GAS、S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六君子汤能够促进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降低炎性因子、GAS与SS的水平,有助于提高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

    胃溃疡加味六君子汤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血清胃泌素炎性因子

    个性化干预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黄凌
    22-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干预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层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个性化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率,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SPI、BPR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SPI、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个性化干预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还可改善其社会功能,减轻其病情,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精神分裂症依从性个性化干预方案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侯春华王煜孙俊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上肢手术的患儿100例,根据计算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解剖定位进行神经阻滞麻醉)和观察组(50例,采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神经阻滞效果、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七氟醚药物使用剂量、手术时间、并发症(麻药中毒、血管及神经损伤)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神经阻滞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七氟醚药物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患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上肢手术小儿麻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并发症

    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宋倩
    27-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循证组患者SAS、SDS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3%和73。33%,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患者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脊柱不稳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于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异位妊娠循证护理护理效果满意度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