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周墨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8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泻、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消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升高比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转阴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P<0。05)。结论 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中的疗效明显。

    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佟雪光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方法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硬膜外麻醉后进行下肢、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利多卡因麻醉及镇痛,观察组患者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及术后镇痛。对比分析给药后2 min、5 min、15 min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评级情况,麻醉后30 min观察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3 h、12 h、24 h镇痛效果、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2 min、5 min、15 min,其麻醉效果评级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麻醉后30 min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h、12 h、24 h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独立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具有较好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少,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快。

    麻醉罗哌卡因疼痛治疗效果

    肺部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毕涛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55例,分别使用低剂量CT和胸部X线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对两种方式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低剂量CT对各种肺癌的检出率总计为94。55%,显著高于胸部X线的检出率81。82%(P<0。05);低剂量CT显示非钙化结节20例共28个,其中非实性结节、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分别有10个、5个、13个;显示段支气管病变18例,其中支气管管腔狭窄、并发亚段支气管黏液栓、段支气管管壁增厚、肺段小斑片状影分别有5例、3例、6例、4例。结论 低剂量CT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情况较为理想,能够减少肺癌漏诊、误诊情况的出现,同时还能够清晰地反映患者的结节情况和气管状态,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早期肺癌的一种有效方式。

    早期肺癌低剂量CT诊断结节情况气管状态

    阿加曲班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冬侠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阿加曲班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凌源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加曲班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能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能力。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阿加曲班氯吡格雷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孙美玲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单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和观察组(n=2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阳性精神症状评分、阴性精神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0%),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临床疗效

    冠心病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效果

    苏亚娟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通过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分别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评估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通过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可提升生活质量,治疗中可优先为患者经桡动脉介入途径治疗。

    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预后效果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张杨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3月14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3例。研究组患者采取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8。49%,获益率为91。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5。61%,获益率为80。8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2个月(3。8~12。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5个月(4。9~22。7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2个月(2。0~9。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4个月(3。8~20。2个月);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延长生存期,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化疗治疗。

    晚期结直肠癌贝伐珠单抗化疗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

    邢凤媛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选取83例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实施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42例观察组和41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及恶心呕吐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95。24%、2。38%)与对照组(80。49%、17。0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胃溃疡胃出血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效果安全性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吕涛侯传俊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95例DR分期Ⅲ~ Ⅳ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这些患者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8、12、24周的视力增加值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 d、4周、8周、24周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结果 Ⅲ期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24周的视力增加值分别为(0。105±0。017)、(0。152±0。052)、(0。485±0。057)、(0。637±0。019)、(0。709±0。044),Ⅳ期组患者分别为(0。066±0。021)、(0。084±0。014)、(0。177±0。042)、(0。372±0。038)、(0。512±0。03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均在不断增加,且Ⅲ期组患者的视力增加值明显高于Ⅳ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 d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又逐步恢复,基本在治疗后24周恢复到治疗前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4周、8周、24周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视力,且越早治疗越好,但视网膜光凝有一定的激光损伤性,不过这种激光损伤是可逆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视力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

    粘连松解术联合D3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合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李中国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粘连松解术联合D3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合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9例结肠癌合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38±9。19)岁,26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15例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术及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8例行左半结肠切除和近端造口远端关闭术。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154~214 min,平均(178。24±25。15)min,术中出血量54~218 mL,平均(88。06±21。79)mL,肿瘤直径28~68 mm,平均(51。92±8。25)mm,清扫淋巴结10~23枚,平均(15。77±3。17)枚。术后Dukes分期:A期8例,B期25例,C期16例。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22例,高分化腺癌12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48 h,平均(33。47±4。92)h,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72 h,平均(51。94±6。28)h。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例,尿路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乳糜漏2例,吻合口漏3例。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9~15 d,平均(11。02±1。42)d。术后均予以化疗,随访7~33个月,平均(18。26±4。83)个月,未再次出现肠梗阻,7例发生远处转移,3例复发,5例死亡,无其他病因死亡。结论 对于结肠癌合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掌握手术的关键,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基础。

    结肠癌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D3根治术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