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尔硫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冰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地尔硫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联合用药对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的价值分析。方法 研究随机筛选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3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控制血压、调脂、营养心肌、抗血小板凝聚、抗凝、吸氧、严密监护、卧床休息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使用曲美他嗪+地尔硫联合用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后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心率、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不稳定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地尔硫治疗,相比于单一用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不稳定心绞痛曲美他嗪地尔硫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评价

    沙玉龙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患儿均予以平喘、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0。9%的氯化钠液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干湿啰音消失时间(4。02±1。13)d、气促消失时间(1。74±1。06)d、咳嗽消失时间(4。37±1。16)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39±1。0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86±1。77)d、(3。43±1。45)d、(7。19±1。68)d、(4。28±1。19)d,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28/34),两组比较,P<0。05。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小儿支气管肺炎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临床疗效

    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李红涛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6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62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31例,采用异烟肼治疗,偶数号为观察组,31例,采用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3。55% 和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90% 和16。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复治菌阳肺结核异烟肼胸腺五肽转阴率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方案改善重度牙周炎疗效的作用

    刘樱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治疗的9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牙周治疗);观察组45例(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②治疗前两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两组釉牙骨质界到骨缺陷的距离(CEJ-BD)与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C)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EJ-BD和CEJ-A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重度牙周炎牙周组织牙髓治疗效果相关指标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贺守彬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伪刺激)、观察组41例(采用rTMS真刺激)。对比两组认知功能(RBANS评分)、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BANS各维度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疗效显著,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改善。

    精神分裂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

    肝功能与血脂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意义

    李维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功能与血脂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80例脂肪肝患者为试验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试验组ALT、AS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G、T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DL-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和血脂异常可反映脂肪肝的进程,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且对疾病的预后和发展有指导作用。

    脂肪肝肝功能血脂血清学检验诊断

    CT、MRI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白石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CT、MRI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所选择的患者均被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7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调查,患者在确诊之前均选择CT诊断方案和MRI诊断方案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案对该病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CT检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检出率为83。33%,MRI检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0例,检出率为97。22%;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血肿厚度<1。5 mm 5例(6。94%),1。5~5。0 mm 8例(11。11%),5。0~8。0 mm 27例(37。50%),>8。0 mm 15例(20。83%),而MRI诊断血肿厚度<1。5 mm 9例(12。50%),1。5~5。0 mm 12例(16。67%),5。0~8。0 mm 35例(48。61%),>8。0 mm 15例(20。83%);MRI在≤8。0 mm的血肿直径的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与MRI在血肿直径>8。0 mm的检出率方面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深部挫伤、脑叶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时,MRI的诊断价值优于CT,可有效提升检出率,准确的评价血肿厚度,且对于各种类型的颅脑损伤检出率也相对较优。

    颅脑损伤CTMRI诊断价值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范喜顺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应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便为临床贫血检验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患者各14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常规体检,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检验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计数分别为(20。10±3。24)pg,(85。31±1。64)g/L,(22。11±1。32)%,(70。06±5。89)fl,(3。16±0。32)×109/L,对照组分别为(37。21±3。13)pg,(124。52±3。82)g/L,(13。91±1。45)%,(90。61±0。64)fl,(3。96±0。44)×109/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转铁蛋白受体高于对照组,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应用于贫血鉴别中能够发挥有效的鉴别诊断价值,对提高患者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血液检验贫血红细胞参数鉴别诊断

    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效果

    左海波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早期胃癌患者参与本次试验,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1例,采用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1年内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和1年内生存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胃癌患者实行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较少。

    早期胃癌胃部分切除术幽门迷走神经并发症

    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研究

    刘辉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屈螺酮炔雌醇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维生素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维生素D水平、激素水平、治疗半年后妊娠率和预后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维生素D水平、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试验组治疗半年后的妊娠率较对照组更高,患者的预后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维生素D 缺乏的症状,在促排卵的治疗过程中补充维生素D,能够优化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维生素D排卵激素妊娠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