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期肺腺癌一线化疗与靶向治疗的疗效比较

    刘燕伟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晚期肺腺癌患者通过一线化疗方案和靶向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本文调查时间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设置观察组:调查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设置对照组:调查对象为同期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2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所有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靶向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通过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对两组不同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相关肿瘤标志物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靶向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一线化疗方案,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晚期肺腺癌一线化疗靶向治疗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刘永丹
    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采取美沙拉嗪治疗的可行性,为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用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患者,总计80例。结合治疗用药方案,进行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参照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柳氮磺吡啶治疗,研究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治疗。对比参照组与研究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间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对比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安全性更高且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有优势,P<0。05。结论 对比柳氮磺吡啶治疗,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可以促进患者炎症改善。

    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治疗效果安全性炎症情况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磁敏感成像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分析

    盛坤
    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与磁敏感成像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26例前列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与磁敏感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经穿刺活检证实前列腺癌26例,良性增生97例,MRI动态增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67。5%、84。3%、24。8%,磁敏感成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3%、71。9%、76。9%、65。8%。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62。5%、94。8%、49。3%。结论 论两种方法 单独检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敏感性更高,而两种方法 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磁敏感成像技术前列腺癌

    帕罗西汀与喹硫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分析

    项明明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强迫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与喹硫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评价和探讨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各33例。口服帕罗西汀与喹硫平治疗的为空白组,口服帕罗西汀与喹硫平并联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患者为试验组,上述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10周),通过对强迫症减轻有效率及国际公认的抑郁症评分表(HAMD、SDS)测定患者抑郁改善情况,对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强迫减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空白组(72。73%),P<0。05。另外,在HAMD和SDS评分差异比较上,试验组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上述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与喹硫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相关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有利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帕罗西汀喹硫平认知行为疗法强迫症

    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张巍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症CT检查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选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特征进行观察,根据预后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效果优良组与预后效果较差组,对CT检查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脑出血的位置主要是基底节区域、丘脑、脑叶、小脑与脑干位置。在预后相关因素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年龄、出血量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情况相关密切。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特征是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应依据,出血破入脑室的状况、出血量状况和患者的预后关系相对密切。

    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预后相关因素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在腹部肿瘤放疗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王辉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在腹部肿瘤放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2016年8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93例腹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已应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逆向调强放疗技术(IMRT)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同放疗方式肿瘤及周围组织放射量,评价放疗效果。结果 IGRT组的HI和CI均优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靶向区域放射量高于对照组,周围组织放射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在腹部肿瘤放疗治疗过程中各轴向误差低,放疗更加精确,周围组织损伤小,是腹部肿瘤放疗的一种更加有效方式。

    图像引导放疗技术逆向调强放疗技术腹部肿瘤放射量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于海亮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 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明显(P<0。05)。研究组基本痊愈14例(25。5%),显著进步32例(58。2%),进步7例(12。7%),无效2例(3。6%),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9。1%),显著进步21例(38。2%),进步19例(34。5%),无效10例(18。2%),总有效率为81。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静脉溶栓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凝血功能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张海波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 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照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术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AHI、LSaO2及E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77。1%(P<0。05)。结论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OSAHS的一种有效方法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效果

    宫腔镜联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明延晶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享宫腔镜联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沈阳二四五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70例,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34。2±6。5)岁,所有患者经细胞学检查,符合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变范围、生育要求等决定冷刀切割的深度和广度。切除完成后,行电凝止血。观察无活动出血后,撤出手术器械,阴道内放置止血纱布,留置导尿12 h。结果 70例患者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30。3±11。4)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25±9。8)mL,手术过程顺利,无水中毒、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感染1例,经抗炎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6 d,平均(2。8±1。6)d。经定期复诊及随访,患者术后均有阴道少量流血及分泌物,结痂5~7 d脱落,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宫颈形态恢复良好。结论 宫腔镜的直视下电凝止血很好弥补了冷刀锥切易出血的缺点。宫腔镜的放大作用及液体的冲洗可以更好的观察到出血点,达到确切止血。宫腔镜操作简便,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将冷刀宫颈锥切与宫腔镜电凝相结合,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到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幅度下降。经过术后随访,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和宫颈恢复情况也十分满意。采用宫腔镜联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研究和推广。

    宫腔镜冷刀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

    无托槽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张兴美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口腔畸形患者进行无托槽技术进行口腔矫正,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5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60名患者,分为采用传统口腔正畸治疗的对照组组,与采用无托槽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 无托槽矫正技术在口腔正畸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得到更多患者的青睐。

    无托槽矫治传统固定矫正技术口腔正畸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