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刘艳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在小儿流行性感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本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小儿流行性感冒中选出154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痛缓解时间、鼻塞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 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0% 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在小儿流感治疗中应用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值得推广。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磷酸奥司他韦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症状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于成璐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静滴,对比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评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老年脑梗死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丁苯酞

    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探讨

    路广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对促进肛瘘手术以后创面愈合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文调查时间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设置观察组: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进行肛瘘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设置对照组:研究对象为同期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34例肛瘘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处理方案进行术后创面的处理,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处理方案+红霉素软膏+自制紫白膏进行处理,对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以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1。24±0。22)分,对照组为(3。16±1。04)分,P<0。05;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渗液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肛瘘手术患者通过常规处理方案+红霉素软膏+自制紫白膏进行创面的处理能有效的促进创面的愈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综合疗法肛瘘手术创面愈合

    重症急性胰腺炎在ICU中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陈洪波
    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在ICU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ICU综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CPR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CPR水平、细胞因子水平恢复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ICU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CRP水平、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ICU综合治疗CRP水平细胞因子水平重症急性胰腺炎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丁阳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彩超动态监测妊娠中晚期肾盂分离的程度和特点,判断梗阻性或生理性肾盂积水。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常规产前检查发现胎儿肾脏肾盂分离值≥5 mm的70例胎儿98只胎肾(双侧28例、单侧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均行超声动态监测,观察胎儿的膀胱、输尿管、肾盏及肾盂出口处宽度。若肾盂分离持续存在,新生儿出生后再次行彩超检查。结果 在妊娠30周前APD<6 mm,妊娠30周后APD<7 mm(排除染色体异常)的单纯肾盂分离,大部分均可恢复正常;肾盂分离呈饱满呈楔状并伴有肾盂出口处宽度>7 mm,则需在新生儿出生后2 d进行随访。妊娠30周后APD>15 mm,并伴有膀胱持续增大、输尿管扩张、肾盏扩张,则高度提示存在泌尿道梗阻。结论 在妊娠中晚期行彩超动态监测肾盂分离情况,有利于鉴别生理性及病理性泌尿系梗阻病变。

    彩超检查胎儿肾盂分离

    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效果的观察

    李蔷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对照阶段,收集此阶段急诊抗菌处方,分析并制定点评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作为观察阶段,施行点评方案并对处方书写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随机抽取两个阶段抗菌处方各2100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个阶段内处方不合格情况。结果 观察阶段处方不合格率1。48% 显著低于对照阶段的3。24%(P<0。05);观察阶段及对照阶段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情况比例前2名均为诊断书写不当(38。71%,41。18%)、药证不符(38。71%,36。76%)。结论 施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有助于减少处方不合格,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临床效果

    伢典微创凝胶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清梅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伢典微创凝胶治疗小儿龋齿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 将于2016年~2018年在我院进行龋齿治疗的281颗患牙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40颗患牙采用常规的高速手机去腐实施治疗,而研究组141颗患牙则采用伢典微创凝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牙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对比两组患牙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儿的疼痛度和并发症的情况都低于对照组的患儿,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龋齿中,采用伢典微创凝胶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度和并发症情况,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小儿龋齿伢典微创凝胶手机去腐

    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张恩和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东港市中医院放射科103例行肝脏CT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03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4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58例,其中病灶≤1 cm有28例,1~3 cm有48例,3~5 cm有16例,≥5 cm有11例。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正确率为91。1%(41/45),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率为94。8%(55/58),其中对≤1 cm的病灶的正确率为89。3%(25/28),对1~3 cm病灶的正确率为95。8%(46/48),对3~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87。5%(14/16),对≥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100。0%(11/11)。结论 CT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且对微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也较强。

    CT肝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

    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预后的临床价值

    陈敏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MRPI)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拟诊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MRI检查,并计算MRPI,且根据PSP评定量表评分(PSP-RS)评定,并计算PSP-RS评分和MRPI值的相关性分析,分析MRPI值跟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50例拟诊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患者,PSP-RS评分为(41。84±2。09)分、MRPI值为(17。26±2。17)分;生存患者的PSP-RS评分和MRPI值显著低于死亡患者(P<0。05)。MRPI跟PSP-RS评分之间呈现正相关性(r=0。896,P=0。008);MRPI值≤15。29的患者跟MRPI值>15。29的患者其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可以有效的提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预后和生存时间。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磁共振成像帕金森综合征指数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李聪颖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帕利哌酮和氟哌啶醇药物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都是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进行诊治并被确诊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56例患者。将以上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自由组合后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8例患者在治疗时选择帕利哌酮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的28例患者则是采用氟哌啶醇药物进行治疗。经过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后,对患者精神状态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8、12、16周精神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同时间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帕利哌酮以及氟哌啶醇药物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该两种药物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帕利哌酮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