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脂
中国油脂

曹万新

月刊

1003-7969

zyzz@chinajournal.net.cn

029-88617441、88621360 88626849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18号

中国油脂/Journal China Oils and Fat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油脂专业的唯一专业科技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有全国大型浸出油厂,油脂精炼厂,外资油脂厂,个体油脂厂,油脂储炼厂,植物蛋白厂,粮油加工厂,油脂化工厂,国家粮油储备库,粮油收购站,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饲料加工厂,棉麻加工厂,化工厂,化肥厂,肌醇厂,生物化工厂,油机械厂,通用机械设备厂等。是粮油食品类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广告效果最好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脂酰乙醇胺-还原糖美拉德产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可瑶杜玥熊倩张宁...
    65-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亚麻籽炒籽过程中形成的美拉德产物(MRPs)以及提高低温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将3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模拟反应,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M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质谱分析MRPs的主要成分,并考察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和醛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E-木糖体系的MRPs具有最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最适反应条件为PE与木糖物质的量比1∶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MRPs(2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79.57%,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为43.65 μmol/g,铁离子螯合能力为13.34%;通过质谱分析发现由一分子木糖和一分子PE反应形成的PE-吡咯-2-甲醛为MRPs中的主要成分;在190℃加速氧化实验中,PE-木糖体系的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表现出与TBHQ相似的抑制作用,同时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表明MRPs可以减缓单烯醛和二烯醛的生成.综上,MRPs可以有效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磷脂酰乙醇胺还原糖美拉德反应抗氧化活性脂质氧化核磁共振氢谱

    餐饮废油生物柴油中甘油和硫含量的同步优化

    陈仁义李法社刘明向军...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餐饮废油生物柴油的品质,降低其甘油和硫含量,分析了离心、静置、水洗-旋蒸3种方法的脱甘油效果,以及氧化、吸附(活性炭作吸附剂)2种方法的脱硫效果,并对甘油和硫含量进行同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脱甘油方法中,水洗-旋蒸的脱甘油效果最好;氧化脱硫在将硫化物脱除的同时会导致生物柴油的损失,并降低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与静置和超声氧化脱硫相比,搅拌氧化脱硫的效果较好,脱硫率和生物柴油损失率分别为28.5%和2.0%;在活性炭用量为2%时,脱硫率较高,为23.8%;水洗-旋蒸可以有效地对生物柴油中甘油和硫同时脱除,脱除后的硫、甘油单酯、游离甘油、总甘油含量分别为9.31 mg/kg、0.182%、0.008%、0.054%,脱除率分别达到11.9%、64.3%、78.9%和68.4%,符合GB 25199-2017附录C中BD100生物柴油标准要求.因此,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水洗-旋蒸的方法对生物柴油中的甘油和硫进行同步脱除.

    生物柴油甘油含量硫含量水洗-旋蒸

    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催化剂研究进展

    程瑾李澜鹏王兆程王宜迪...
    77-8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代生物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化柴油替代燃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催化剂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综述了油脂加氢脱氧催化剂的研究新进展,重点论述了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反应机制以及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助剂、载体等,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贵金属基催化剂价格昂贵,导致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成本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技术发展;过渡金属基催化剂价格便宜,但存在催化效果较差、催化剂容易失活等问题;助剂和载体也极大地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综上,对非贵金属基催化剂改性、添加助剂或采用改性复合载体,开发新型、高效、稳定性好的油脂加氢脱氧催化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油脂加氢脱氧生物柴油催化剂活性组分助剂载体

    生物柴油原料中不皂化物和脂肪酸分析

    陈艳凤曾建立杜泽学赵敏...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确定生物柴油原料的可利用性,以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木本植物油脂、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皂化物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棕榈油等7种木本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低于1.10%,脂肪酸含量均高于91.50%,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除棕榈油外);餐饮废油的不皂化物含量变化较大,脂肪酸含量在83.99%~94.87%之间,大部分餐饮废油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5种酸化油的脂肪酸含量在71.35%~92.05%之间,椰子酸化油饱和脂肪酸占比为80.06%,其他4种酸化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综上,7种木本植物油脂是优良的生物柴油原料,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作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时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指标.

    生物柴油不皂化物脂肪酸木本植物油脂餐饮废油酸化油

    培养条件对丝状微藻克里藻生长与亚油酸合成的影响

    赵丹月李璐陈林刘天中...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亚油酸生产新资源,对筛选获得的一株丝状微藻克里藻,考察培养基氮浓度、培养基磷浓度、光强、培养温度和环境pH对其生长、氮消耗、油脂含量和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氮浓度对克里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高氮不利于油脂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培养基磷浓度过低会抑制细胞生长,过高对细胞有毒害作用;适当提高光强有利于细胞生长,但对细胞内油脂含量影响不大,低光强培养有利于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培养温度对克里藻生长与油脂积累影响不大,低温培养有利于亚油酸的合成;环境pH对细胞生长、油脂积累和亚油酸合成影响明显,pH6.0~7.5的弱酸-中性条件下细胞生长最快,油脂含量更高;控制初始氮浓度3~6 mmol/L、磷浓度 0.115~0.230 mmol/L、光强 100~300 μmol/(m2·s)、培养温度 15~30 ℃、环境pH 7.5左右,克里藻细胞可积累42%左右的油脂,油脂中亚油酸含量在65%~75%.综上,丝状微藻克里藻是一种有潜力的亚油酸生产新资源.

    克里藻培养条件油脂亚油酸pH

    微藻油脂合成的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张艺博薛永常刘长斌
    97-10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燃料是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微藻是生产生物燃料的优良原料,通过对微藻油脂合成和调控的了解,能够有效提高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效率.转录因子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结构、行使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在复杂的油脂合成代谢过程中,转录因子能对代谢过程中多个酶系进行集体调控,从而促进藻细胞中油脂积累.从微藻油脂的合成途径出发,简要介绍了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重点综述了 bZIP、MYB、Dof、bHLH转录因子对于微藻油脂合成的调控影响.微藻油脂合成涉及多个亚细胞单位的多条途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代谢网络过程,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变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表达可以增加微藻中油脂积累.

    微藻转录因子转录调控油脂积累

    豆粕陈化对大豆蛋白结构性质及腐竹制备的影响

    李嘉欣马潇杰兰欣孔祥珍...
    103-10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低变性豆粕制备腐竹提供参考,分析了豆粕陈化对豆粕中蛋白质结构性质(溶解度、粒径分布、蛋白质组成)和氧化程度(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羰基含量)的影响.同时,以新鲜豆粕和陈化豆粕为原料制备腐竹,考察豆粕陈化对腐竹制备(产率、基本成分、机械性质、颜色、耐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中的蛋白质在长时间储藏过程(相对湿度40%-50%,温度16℃,储藏时间150 d)中发生疏水聚集导致其溶解度降低,粒径增大和蛋白质组成改变,同时蛋白质氧化导致其游离巯基含量下降,降低了豆粕中蛋白质的共价结合能力;新鲜豆粕制备的腐竹在产率和蛋白质利用率上显著高于陈化豆粕,同时在机械性质、亮度和耐煮性上也显著优于陈化豆粕.综上,豆粕陈化导致豆粕中蛋白质的成膜能力下降,不利于制备高产率和良好品质的腐竹.

    豆粕陈化大豆蛋白质腐竹

    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雷锦舸郑竟成周力罗质...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无患子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以无患子籽油为原料制备纳米乳液,以粒径和Z eta电位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乳液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制备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并以橄榄油护肤乳液和商品护肤乳液为对照,对其稳定性、安全性、抗氧化活性、保湿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及紫外吸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无患子籽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吐温-60与Span A83体积比3∶1)添加量8%、助乳化剂添加量6%、无患子籽油添加量2%或4%、乳化温度70℃、剪切速度12 000 r/min;3种护肤乳液RY-1(无患子籽油添加量2%)、RY-2(无患子籽油添加量4%)、RY-3(橄榄油添加量2%)的稳定性、安全性均较好;RY-1、RY-2、RY-3 清除 DPPH·的 EC50分别为 61.5、55.7、58.1 μg/mL,清除 ABTS+·的 EC50分别为 58.3、50.1、53.5μg/mL,清除·OH 的 EC50分别为 59.7、30.2、59.9 μg/mL,清除O2-·的EC50分别为59.6、41.8、57.3 μg/mL,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的EC50分别为147.5、118.6、140.2 μg/mL;在相对湿度43%、81%环境下,4种护肤乳液保湿率大小顺序均为RY-2>商品乳液>RY-3>RY-1;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具有一定的紫外吸收能力.综上,RY-2配方优于RY-1和RY-3,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安全无刺激性,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稳定性安全性保湿性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紫外吸收效果

    动态法提取可溶性大豆多糖的纯化及其性能分析

    樊继源张彩猛孔祥珍李兴飞...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的纯化工艺改进和豆渣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动态法从干豆渣中提取得到SSPS粗品后,通过酶解、活性炭吸附以及醇沉等步骤进行纯化,优化了纯化工艺,并考察了纯化对SSPS的基本成分、理化指标、挥发性成分、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0%、酶解pH 6、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2 h;活性炭吸附最适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1.0%、吸附pH 5、吸附温度65 ℃、吸附时间30 min;纯化处理后SSPS的蛋白质及灰分含量分别从3.60%、5.13%下降至2.19%、4.73%;纯化SSPS的透明度提高了 71.94%,黏度降低,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减少了 18种,而分子质量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纯化SSPS与市售SSPS在分子结构方面相似,但是结晶度存在一些差异;纯化SSPS的起泡性和乳化性分别达到213.70%和0.76,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市售SSPS和阿拉伯胶的.综上,经动态法提取的SSPS纯化后产品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可溶性大豆多糖纯化基本成分理化指标功能特性

    响应面法优化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脱色工艺

    杨梦男王莹张静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在食用油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玉米油提取的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可作为抗氧化剂)为原料,对其进行脱色处理,以脱色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脱色工艺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色前后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中脂溶性抗氧化成分(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活性白土及活性白土与活性炭复配(质量比1∶1、1∶2、2∶1)脱色剂相比,活性炭对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的脱色效果最好,最佳脱色工艺为活性炭添加量2.1%、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59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75.02±0.37)%;脱色前后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中脂溶性抗氧化成分含量分别为4.065 5%和3.883 6%.综上,优化条件下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的脱色效果较好,且脱色对其脂溶性抗氧化成分含量影响较小.

    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脱色玉米油鼠尾草酸鼠尾草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