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脂
中国油脂

曹万新

月刊

1003-7969

zyzz@chinajournal.net.cn

029-88617441、88621360 88626849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18号

中国油脂/Journal China Oils and Fat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油脂专业的唯一专业科技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有全国大型浸出油厂,油脂精炼厂,外资油脂厂,个体油脂厂,油脂储炼厂,植物蛋白厂,粮油加工厂,油脂化工厂,国家粮油储备库,粮油收购站,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饲料加工厂,棉麻加工厂,化工厂,化肥厂,肌醇厂,生物化工厂,油机械厂,通用机械设备厂等。是粮油食品类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广告效果最好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含油废水降解的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

    张羽王群杨雪花刘烨岚...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高产脂肪酶菌株并探究其对高含油废水的降解能力,采用传统的微生物筛选法从餐厨废水中分离筛选菌株,考察菌株对高含油废水(油脂含量20 g/L)的油脂降解率和产脂肪酶酶活,并对产脂肪酶酶活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鉴定菌株发酵产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餐厨废水中筛选出3株细菌、2株酵母菌,其中2株细菌可在高含油废水中快速生长代谢,油脂降解率和产脂肪酶酶活均较高,经鉴定1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i),1株为鲁氏不动杆菌(Bu);Bi产脂肪酶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pH 6。69、氯化钠含量3。01 g/L、蛋白胨含量6。01 g/L;Bu产脂肪酶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pH 5。07、氯化钠含量6。10 g/L、蛋白胨含量9。38 g/L;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Bi和Bu产脂肪酶酶活分别为(222。83±0。91)U/mL和(231。50±2。28)U/mL,优化后的Bu产脂肪酶酶活甚至高于初始脂肪酶酶活更高的Bi。综上,2株细菌具有高含油废水降解能力,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含油废水脂肪酶解淀粉芽孢杆菌鲁氏不动杆菌油脂降解菌酶学性质响应面法

    樟树籽仁油的90 d亚慢性经口毒性评价

    彭婷梁丽军曾哲灵李美娜...
    83-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以4。0、2。0、1。0、0。0 mL/kg剂量的樟树籽仁油对4组SPF级SD大鼠(20只/组、雌雄各半)连续灌胃90 d,研究樟树籽仁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探明其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靶器官和可逆性。结果表明:90 d经口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的活动和生长均正常;除高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各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体质量及其增量、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血生化、血电解质和尿液等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未见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产生有意义的病理变化。综上,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无剂量-反应关系,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无毒害作用且无剂量-反应关系,樟树籽仁油无亚慢性经口毒性,其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NOAEL)大于4。0 mL/kg,食用安全性高。

    樟树籽仁油毒理学90d亚慢性经口毒性食用安全性

    甘草提取物对乳化猪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及乳化猪油在蛋糕中的应用

    吕义忠张玉金柴秀航符之勇...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乳化猪油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分析了甘草提取物及其组分(甘草酸、光甘草定)对乳化猪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将乳化猪油应用于蛋糕中,研究了乳化猪油的含油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及其组分均能大幅延缓乳化猪油的氧化酸败,其中甘草提取物的延缓效果最显著;含有0。02%甘草提取物的乳化猪油(含油量80%)在40℃下储藏28 d,其酸值、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与空白组相比分别下降了 72。53%、47。45%、62。98%;含油量80%的乳化猪油制备的蛋糕的膨胀体积与含油量50%的乳化猪油制备的蛋糕相比增加了99。75%,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分别降低了 21。37%、14。58%、31。74%,但各指标均比猪油制备的蛋糕的差。综上,乳化猪油具有替代猪油应用于蛋糕制备的潜力,但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乳化猪油组分与蛋糕中其他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蛋糕品质。

    乳化猪油甘草提取物氧化稳定性蛋糕

    癸二酸溶解度、介稳区及晶体生长速率的测定

    黄志强李健苏杭徐庆...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促进癸二酸的连续化生产,采用动态法测定癸二酸在289。25~373。15 K范围的溶解度,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测定了癸二酸在333。15~353。15 K的介稳区,研究了饱和温度和降温速率对介稳区的影响以及过饱和度与晶体生长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癸二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癸二酸的介稳区随饱和温度的增大而变窄,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变宽;癸二酸在水溶液中的晶体生长速率与晶体粒度大小无关,与过饱和度呈线性增长关系,生长速率常数为3。611 ×10-6g/(m2·s),生长级数为 1。498。

    癸二酸溶解度结晶介稳区晶体生长速率

    戊二醛改性核桃饼粕胶接体系的性能评估

    徐静楠刘国伟王辉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以核桃饼粕为原料制备具有优良耐水性能的蛋白基胶黏剂,以不同用量的戊二醛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系列改性核桃饼粕胶接体系,测定其基本性能、固化特征、胶合强度以及结构特征,以此评估戊二醛改性核桃饼粕胶接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戊二醛用量越大,改性核桃饼粕胶接体系的黏度总体越大;改性核桃饼粕胶接体系均可在160℃以下完成交联固化,尤以戊二醛用量为2。5%时的固化峰值温度最低(123℃);经63℃ 热水处理后胶合板样品的胶合强度最大可达0。87 MPa,胶接体系具备优异的耐水性;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戊二醛中醛基(—COH)可与核桃饼粕中羧基(—COOH)和氨基(—NH2)之间形成良好的交联,为胶接体系胶合强度及耐水性提供了重要支撑。综上,戊二醛用量为2。5%时所制备的核桃饼粕胶接体系性能较优。

    戊二醛核桃饼粕胶接体系性能评估

    环氧大豆油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其热压工艺的优化

    刘志罡安丽平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具有较强耐水性的环保可再生胶黏剂,以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选用顺丁烯二酸酐(MA)为固化剂,乙酰丙酮锌[Zn(acac)2]为催化剂,制备ESO木材胶黏剂,同时制备了杨木胶合板,考察了 MA添加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通过DSC分析优化了催化剂添加量,对胶黏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和TG/DTG分析,并利用正交实验对热压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MA添加量为27%时胶黏剂性能达到最佳;催化剂的最优添加量为3%;通过红外光谱和TG/DTG分析证明ESO与MA发生了交联固化反应;最佳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10 min、热压压力2 MPa、涂胶量320 g/m2,在此条件下湿态胶合强度为1。613 MPa,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胶合板Ⅱ类板要求(≥0。70 MPa)。该胶黏剂制备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环保等优势,是实现ESO在木材产品生产中可持续应用的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环氧大豆油顺丁烯二酸酐耐水性热压工艺胶合性能

    油橄榄不同冠层果实性状及品质变化

    袁小虎郑彩霞佟兆国苏光灿...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提高油橄榄冠层生产力及其树体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省凉山州主栽油橄榄品种克罗莱卡、科拉蒂、阿布桑娜、鄂植8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 4个品种油橄榄上、中、下冠层的果实表型性状、含油率、含水率,橄榄油酸度(以游离油酸含量计)、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冠层部位由下至上,不同品种油橄榄单果质量、横径、鲜果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果形指数、硬度、酸度和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油橄榄鲜果含水率均为树体上部最低;主成分分析和EW-TOPSIS评价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冠层上部的综合评价值最大,中部次之,下部最小,其中鄂植8号上部在主成分分析中综合得分最高,科拉蒂上部在EW-TOPSIS中综合得分指数最高。综上,油橄榄树冠层上部的果实性状和品质优于中、下部,在整形修剪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冠层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形修剪,通过改善通风透光性提高冠层生产力,防治病虫害。

    油橄榄不同冠层表型性状含油率脂肪酸组成

    赤子爱胜蚓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王珂欣贾京华刘薇刘蓬宇...
    118-12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蚯蚓蛋白粉加工副产物的开发与利用,以赤子爱胜蚓渣料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酶法结合酸水解法提取蚯蚓油,研究酶种类、酶解时间和加酶量对蚯蚓油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同时,对提取的蚯蚓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水酶法结合酸水解法提取蚯蚓油的最佳酶解条件为使用胃蛋白酶(适宜温度50 ℃、pH 2。0)、酶解时间2。0 h、加酶量4%,在此条件下蚯蚓油得率为11。45%;蚯蚓原油为浅棕色,稍有浑浊,稍有蚯蚓特有的土腥味,略带有油脂酸败味;蚯蚓油由24种脂肪酸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的82。381%,主要为硬脂酸、月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565%,主要为油酸、棕榈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995%,主要为亚油酸,另外蚯蚓油奇数碳脂肪酸含量为13。867%。综上,超声辅助水酶法结合酸水解法对于提取蚯蚓渣料中的油脂有一定效果,具备实际应用的潜力,且得到的蚯蚓油含有丰富的奇数碳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

    蚯蚓油水酶法提取工艺脂肪酸组成

    辣木籽粗多糖的分级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李玲玲徐妍然牛延菲金春秀...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利用辣木籽,以辣木籽为原料,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乙醇(20%、40%、60%、80%)分级醇沉得到的辣木籽粗多糖(P20、P40、P60、P80)的单糖组成差异以及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纯化后的辣木籽多糖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4种辣木籽粗多糖的主要成分均为鼠李糖(Rha)、半乳糖(Gal)和葡萄糖(Glc),其中粗多糖P80中单糖总含量最高(84。09 μg/mg);在4种辣木籽粗多糖中,P20(1 mg/mL)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50。24%、34。54%,P40(1 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76。92%,P80的总还原力最强;通过UV-Vis和FT-IR表征可知,不同体积分数乙醇能够对辣木籽粗多糖进行分级醇沉。综上,采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进行醇沉的辣木籽粗多糖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有针对性地提取。

    辣木籽多糖分级醇沉抗氧化活性

    油茶蒲黄酮的制备及组分鉴定

    吴苏喜李扬韩小苗董熠辉...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油茶蒲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油茶蒲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油茶蒲粗黄酮,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另外,对纯化的油茶蒲黄酮的结构进行了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利用UPLC-Q-TOF-MS对其组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的油茶蒲粗黄酮中黄酮含量为32。41%,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黄酮含量为70。14%,黄酮总回收率为60。12%;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物具有明显的黄酮类紫外、红外特征光谱,证明该纯化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UPLC-Q-TOF-MS从该纯化物中共鉴定出44种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14种黄酮类化合物、30种多酚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多以黄酮苷类化合物形式存在,且多为山奈酚的糖苷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中含有原花青素、儿茶素、表儿茶素及没食子酸等抗氧化活性成分。根据油茶蒲黄酮的组成成分,推测其具有开发成为抗糖尿病食品以及与抗癌药物联用治疗疾病的潜力。

    油茶蒲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组分鉴定超声辅助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