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脂
中国油脂

曹万新

月刊

1003-7969

zyzz@chinajournal.net.cn

029-88617441、88621360 88626849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18号

中国油脂/Journal China Oils and Fat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油脂专业的唯一专业科技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有全国大型浸出油厂,油脂精炼厂,外资油脂厂,个体油脂厂,油脂储炼厂,植物蛋白厂,粮油加工厂,油脂化工厂,国家粮油储备库,粮油收购站,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饲料加工厂,棉麻加工厂,化工厂,化肥厂,肌醇厂,生物化工厂,油机械厂,通用机械设备厂等。是粮油食品类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广告效果最好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市售牛油的品质及风味化合物分析

    郑美玉张天宇聂强胜张立伟...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探究市售牛油特征风味化合物提供参考,采用国标法测定13 种品牌市售牛油的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气味活性值(OVA)确定其特征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13 种牛油酸值、过氧化值均符合国标要求(除样品 6 的酸值外);牛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三者总含量达80%以上.13 种牛油中共检测出156 种挥发性化合物,对牛油风味有重要贡献的(OVA>1)有68 种,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酸类、杂环类、醇类、不饱和烃类.通过OVA大于100 确定了18 种特征风味化合物,分别为苯甲醛、正己醛、2-十一烯醛、3-甲基-1-戊醛、壬醛、癸醛、十五醛、(E)-2-庚烯醛、正辛醛、十一醛、(E)-2-辛烯醛、2-癸烯醛、(E,E)-2,4-庚二烯醛、正癸酸、丙烯酸酐、2-乙基环丁醇、十一烷、丙位辛内酯.市售牛油特征风味化合物中70%以上为醛类化合物,其对牛油风味影响最为显著.

    牛油品质脂肪酸特征风味化合物

    深度酶法脱胶和物理精炼生产一级大豆油

    左青高瑞斌陈友军徐红闯...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生产高品质的一级大豆油,以大豆原油为原料,采取深度酶法脱胶、预复脱色、填料塔和板式塔脱臭、双捕集器捕集工艺生产一级大豆油.对于磷含量 600~800 mg/kg的大豆原油,采用磷脂酶C(PLC)、磷脂酶A1(PLA1)/磷脂酶A2(PLA2)脱胶,选用低酸性活性白土脱色,先进填料塔脱酸,再进8 层板式塔脱除微量组分,脱臭条件为温度230~240℃(可调)、真空度100~150 Pa、时间100 min(可调),采取双捕集器分别捕集维生素E含量10%~12%、酸值(KOH)40~50 mg/g和维生素E含量低于1%、酸值(KOH)130~140 mg/g的馏出物.在该工艺条件下,一级大豆油3-氯丙醇酯含量678.9 μg/kg,2-氯丙醇酯含量310.3 μg/kg,缩水甘油酯含量860 μg/kg,反式脂肪酸含量0.886%,精炼得率提高2%左右.

    深度酶法脱胶物理精炼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反式脂肪酸

    高温棉籽粕生产工艺改进实践

    王如南申伟鹏王志俊袁新英...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高温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促进其在畜禽饲料和水产饲料上的应用,总结了高温棉籽粕的生产工艺改进情况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结合实际生产,在高温棉籽粕的生产工艺的预处理工序中调整壳仁分离和筛分工序,在光籽剥壳前增加风力清籽机、自卸式磁选器和蛛网式除尘机组等设备,调整阶梯筛各层筛网孔经,并将平面回转筛改为旋振筛,筛分后物料经软化、蒸炒和膨化工序,箱链式浸出器浸出脱脂以及控制蒸脱工序蒸汽量脱溶,保证高温棉籽粕产品的质量,同时控制膨化进料水分在9%~10%,建立提前质量预警机制.经工艺改进后,高温棉籽粕的游离棉酚含量可稳定控制在800 mg/kg以下,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高温棉籽粕脱酚游离棉粉棉籽生胚膨化

    核桃产业要为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能力多做贡献——在"国家核桃油及核桃加工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第五届年会"上的发言

    王瑞元
    前插6-前插7页

    核桃"新"赋能,产业"质"提升——国家核桃油及核桃加工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第五届年会在四川西昌召开

    前插1-前插5页

    花生油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及管控脱除

    山长柱杨龙娟陈秋军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