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肿瘤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

郝希山

半月刊

1000-8179

cjco@cjco.cn,cjcotj@sina.com

022-23527053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天津肿瘤医院内

中国肿瘤临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欢迎登陆本刊网站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 《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DT联用安罗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协同杀伤作用

    雷月朱丽全刘鹏王浩强...
    1027-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联合安罗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协同杀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A549和H1299肺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对照组、单药安罗替尼组、单纯SDT组及SDT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组.通过CCK-8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活性与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凋亡状态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ROS清除实验等探讨SDT联合安罗替尼协同作用机制.结果:与单纯使用安罗替尼相比,SDT联合安罗替尼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存活率:A549:(49.96±4.82)%vs.(86.79±2.64)%,P<0.01;H1299:(31.91±4.87)%vs.(88.04±2.16)%,P<0.001]与迁移[愈合率:A549:(4.23±0.17)%vs.(14.28±0.05)%,P<0.05;H1299:(13.68±2.16)%vs.(42.81±8.11)%,P<0.001].联合治疗组可明显诱导A549细胞凋亡[凋亡率:(12.58±0.815)%vs.(8.43±0.56)%,P<0.05].机制研究发现,安罗替尼耐药与ROS水平相关,经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作用后,细胞内ROS含量减少,安罗替尼IC50增大,敏感性下降.SDT联合安罗替尼后,肿瘤细胞内的ROS水平显著高于单药安罗替尼组(934.14±2.01 vs.166.75±1.45,P<0.001),并激活Caspase-3,下调Cyclin D1的表达.结论:SDT联合安罗替尼具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ROS通路激活下游凋亡蛋白Caspase-3及下调Cyclin D1,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非小细胞肺癌声动力疗法安罗替尼ROS

    早期肺癌肿瘤微环境宿主免疫功能研究及与疾病进展的关联性

    崔娟娟王东东杨光华赵中...
    1034-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肺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宿主免疫功能及与病情进展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1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细胞的表达.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1例)、未复发组(17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免疫细胞表达,分析免疫细胞表达对肺癌复发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癌组织CD5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和CD163+TAM高浸润率及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肿瘤最大直径、有微乳头结构患者占比、CD68+TAM和CD163+TAM高浸润率及CD8+T细胞比例高于未复发组,CD56+NK阳性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显示CD56+NK阳性、CD68+TAM高浸润、CD163+TAM高浸润、CD8+T细胞比例是早期肺癌复发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NK阳性+CD68+TAM高浸润+CD163+TAM高浸润+CD8+T细胞比例预测早期肺癌复发的AUC为0.949,高于单独的免疫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TME宿主免疫功能与病情进展有关,CD56+NK阳性、CD68+TAM高浸润、CD163+TAM高浸润、CD8+T细胞比例联合有助于提高早期肺癌复发预测效能.

    早期肺癌肿瘤微环境宿主免疫功能病情进展关联性

    甲地孕酮对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探讨

    刘亚岚曹琬琪张辉
    1039-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口服甲地孕酮后骨骼肌质量的增加情况及对IL-1β、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影响,分析细胞因子表达与肌肉减少症的关系,为此类患者的全程管理、疗效预测及提早筛查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血糖、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及IL-1β、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水平,通过干预治疗后探讨4项细胞因子与肌肉减少症的相关性.结果:除IL-1β水平以外,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细胞因子的水平下降程度在服药第10天明显高于第10天至第2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测量时间点4项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甲地孕酮干预后SMI值较基线升高11.8%.结论: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口服甲地孕酮后,下调了IL-1β、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一定程度增加了骨骼肌质量,提示该药可能对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和相关临床症状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甲地孕酮肌肉减少症细胞因子

    完全腹腔镜下保留前列腺尖部后包膜的根治性膀胱切除并回肠原位新膀胱(Studer术式)

    宗大朋徐鑫颜凯潘杰...
    1044-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报告完全腹腔镜下保留前列腺尖部后包膜的根治性膀胱切除并回肠原位新膀胱(posterior capsule of prostatic apex sparing 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and intracorporeal orthotopic neobladder,PCPAS-LRC-ICONB)-(Studer术式)围手术期结果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淮安市淮安医院行PCPAS-LRC-ICONB(Studer术式)的男性患者34例,总结PCPAS-LRC-ICONB的围手术期及短期结果.结果:全部34例患者均完成了PCPAS-LRC-ICONB,新膀胱-尿道吻合在无张力状态下进行,无中转开放病例,中位手术时间:420(350~520)min,中位失血量约200(150~600)mL,中位随访时间22.5(4.0~60.0)个月,围手术期未出现Clavien 3级及以上并发症,术后12个月,日间尿控率88.9%,夜间尿控率66.7%,所有患者对尿控情况满意,中位膀胱容量225(100~400)mL,中位残余尿量20(0~50)mL.术后2例患者分别于6个月及15个月发现肺转移,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8个月及25个月发现骨转移,1例患者出现肝转移,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例腹壁种植).至随访结束时共计有1例患者死于脑梗,1例患者死于心梗,1例患者死于其他意外,6例患者死于膀胱癌复发和(或)转移.结论:PCPAS-LRC-ICONB-(Studer术式)降低了新膀胱-尿道吻合难度,围手术期及术后短期结果满意.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

    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围术期肿瘤患者的影响

    韩金玉张霄蓓王准王凯元...
    1049-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preoperative oral carbohydrate,POC)作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一部分,在现代麻醉和外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POC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改善代谢状态,并能减轻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针对肿瘤患者这一特殊人群,POC对其代谢、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甚至肿瘤复发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OC对肿瘤本身的直接影响尚未明确,合理的摄入可能通过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间接途径对肿瘤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就POC对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患者术前准备提供理论基础.

    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肿瘤围术期胰岛素抵抗

    ·读者·作者·编者·

    1053,1060,1072,1075页

    抗体偶联药物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郭森阳黄文钦王灵梓宋宇航...
    1054-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晚期乳腺癌(advanced breast cancer,ABC)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这一难治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高效细胞毒性药物的偶联,ADC能够精准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在HER2阳性ABC中,恩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emtansine,T-DM1)和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等ADC已显示出优异的疗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此外,针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ADC如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SG)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成果.随着ADC的不断研发和优化,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ADC在ABC的治疗中有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ADC在AB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AB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抗体偶联药物晚期乳腺癌研究进展

    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与质量控制

    段晓峰岳杰王睿臻姜宏景...
    1061-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鳞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高,清扫效能高,同时手术难度较大.随着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食管鳞癌的淋巴结清扫进入了微解剖指导下的精准切除时代,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外科理念,包括系膜切除及"同心圆"微解剖模型.随着达芬奇机器人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其较传统腔镜的优势日益明显,包括上纵隔淋巴结清扫和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功能保护.结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经验,本文探讨机器人辅助食管鳞癌RLN旁淋巴结清扫及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食管鳞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生存质量,提高远期生存时间.

    食管鳞癌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质量控制

    影响宫颈癌患者生育力因素的研究进展

    马晓钰孙晓革张姝凤
    1066-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诊断为子宫颈癌的患者中,许多患者均处于生育期,甚至未婚未育,面对年轻的宫颈癌患者,在抗肿瘤的同时如何保留生育功能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和挑战.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对年轻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创新改进和低卵巢毒性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使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成为标准治疗.但对于多数需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而言,辐射导致卵巢损伤尚可通过精确放疗来减轻甚至避免,作为放疗靶器官的子宫的损伤情况,可能是制约宫颈癌放疗患者保存生育力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保留宫颈癌患者生育力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接受保育手术后放疗以及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生育力保护的临床诊疗方式的改良提供研究思路.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子宫辐射损伤激素替代治疗

    高频通气+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隆突切除重建

    孙晖揭张宁刘清华罗常有...
    1070-1072页

    隆突隆突重建自主呼吸高频通气单孔胸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