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肿瘤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

郝希山

半月刊

1000-8179

cjco@cjco.cn,cjcotj@sina.com

022-23527053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天津肿瘤医院内

中国肿瘤临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欢迎登陆本刊网站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 《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胃癌外科及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

    梁寒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外科已全面进入微创时代,早期胃癌腹腔镜全胃切除已取得高级别循证证据,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腹腔镜在国际上已纳入相关指南.机器人胃癌手术临床应用进展显著,大宗病例回顾性分析显示机器人手术较腹腔镜手术可以检获更多淋巴结,并且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更具优势.胃根治术中吲哚菁绿淋巴导航可以协助外科医师检获更多淋巴结且安全可靠.局部进展期非大弯胃癌脾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化疗是标准治疗模式,多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近期疗效显著.MATTERHONE研究同样也近期疗效较为显著,采取 4药模式(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GRAGON Ⅳ期研究近期疗效也达到预期.但是KEYNOTE585研究未达到预期.对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而言,免疫优势人群的筛选势在必行.

    胃癌外科免疫治疗围手术期

    赛沃替尼治疗MET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韩森马旭聂鋆戴玲...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了解赛沃替尼治疗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9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携带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并且接受赛沃替尼治疗的 16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血浆药物浓度,评估赛沃替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PFS和OS.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 9例(56.3%),年龄范围 51~84岁.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癌 11例,肉瘤样癌 5例,鳞癌 1例.赛沃替尼的客观缓解率为 50.0%(8/16),疾病控制率达到 87.5%(14/16).评效达到部分缓解患者和未达到者相比,赛沃替尼的药物谷浓度分别为 77.2 ng/mL和 146.7 ng/mL(P=0.06).治疗中出现过 2级以上不良反应的患者和仅出现过 1级不良反应者,其药物谷浓度分别为 116.5 ng/mL和 93.2 ng/mL(P=0.59).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 8.5个月,中位OS为 14.1个月.结论:赛沃替尼治疗MET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常规用药剂量下,赛沃替尼的血浆药物谷浓度与疗效可能存在一定负相关,但药物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非小细胞肺癌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赛沃替尼药物浓度治疗药物监测

    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对肿瘤分期的影响

    华俊李岚杨媛媛刘琪...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68Ga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04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初诊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对肿瘤分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年 8月至 2023年 8月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 134例因怀疑胰腺占位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68Ga-FAPI-04 PET/CT 对胰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诊断价值;并与传统CT比较,分析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肿瘤分期的影响.结果:共计纳入 134例患者,其中胰腺癌 127例,良性病变 7例.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检出率分别为 100%(127/127)、68.63%(35/51),95.35%(41/43).胰腺癌中位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axium,SUVmax)为 14.92,高于胰腺良性病变中位SUVmax(6.1)(Z=-2.921,P=0.003).与传统CT比较,68Ga-FAPI PET/CT检查后共有 32.28%(41/127)胰腺癌患者TNM分期发生改变.3.94%(5/127)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68Ga-FAPI-04 PET/CT对胰腺癌原发灶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较传统CT可发现更多远处转移病灶,改善患者M分期,有助于全面评估全身肿瘤负荷、制定治疗计划.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胰腺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减影影像组学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

    刘奇峰丁治民姚琪张成孟...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减影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与非透明细胞癌(non-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non-ccRC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ccRCC和non-ccRCC共 458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排除图像质量不佳等影响因素后最终筛选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患者 219例(训练集 154例、测试集 65例)及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41例(外部验证集).将图像导出并对其配准及减影处理,使用ITK-SNAP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利用FAE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Pearson相关系数及Relief算法对特征降维并筛选,Logistic回归建立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诊断性能,联合临床影像特征构建组合模型并绘制诺谟图.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囊变坏死(OR=3.282,95%CI:1.111~9.693;P=0.032)、皮髓质期肿瘤增强值(OR=1.058,95%CI:1.024~1.094;P=0.001)为临床独立预测因素,训练集中皮髓质期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在平扫及三期增强影像组学模型中最高(AUC=0.880),其减影后的影像组学模型效能有所提高(AUC=0.949),分别联合临床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常规组学模型和减影组学模型效能进一步提升(AUC分别为 0.903和 0.973),并在内部和外部验证集中得到验证(常规组学模型AUC分别为 0.872和 0.898;减影组学模型AUC分别为 0.908和 0.920).结论:增强CT皮髓质期减影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影像特征构建的减影组学模型能有效地鉴别ccRCC和non-ccRCC.

    肾细胞癌影像组学减影计算机断层扫描

    欢迎关注《癌症生物学与医学》

    132页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刘晓凡顾冬英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涉及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糖组学的深入研究,揭露了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转移及多药耐药的密切关系,糖基化的改变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结直肠癌中最新研究进展,希望可以通过靶向相关糖基化修饰位点,改善患者预后及耐药性.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糖基化结直肠癌多药耐药

    突变特征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程亚楠于津浦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领域.癌症基因组中的体细胞突变是由多个突变过程引起的,每个突变过程都可能会产生特征性的突变特征.这些突变特征为个体癌症的病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揭示了影响癌症发生发展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此外,突变特征与临床诊疗的联系日益紧密,其可以作为癌症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疗效预测和预后判断的指标.本文从突变特征与肿瘤病因、分子分型、疗效预测、预后判断以及肿瘤起源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突变特征肿瘤病因治疗预后

    DLC1基因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陈航黄兴茂俞鹏飞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或晚期,化疗等常规治疗疗效较差,亟需挖掘新的有效治疗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DLC1是一种公认的抑癌基因,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抑制作用,其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呈现低表达状态.DLC1不仅与表观遗传修饰、细胞自噬、微生物感染以及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密切相关,且对胃癌发生发展、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DLC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胃癌DLC1基因治疗靶点

    致谢审稿专家

    147页

    结直肠息肉样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常见分型与意义

    张鑫慧武希润安亚楠刘晓娜...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居全球癌症发病谱第 3位,结直肠息肉的早期检出及切除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死亡风险.在多种检查方法中,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通过观察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毛细血管(微血管)以及表面微结构预测结直肠息肉组织病理学,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对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主要有巴黎分型、Sano分型、NICE分型、JNET分型、pit pattern分型等.本文对临床常见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分型的诊断性能、临床意义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各分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优缺点,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内镜分型提供参考.

    结直肠息肉内镜分型诊断性能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