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双月刊

1008-9691

cccm@em120.com

022-23306917,23197150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 10 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院急诊科医疗安全现状的分析及改革建议

    曾瑞峰赖芳叶烨奚小土...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其医疗质量决定了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急诊医疗安全是医院建设的关键.但由于中医院急诊科人员配置及医疗技术等问题,医疗质量发展极不平衡.针对我国中医院急诊科的医疗安全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团队人员通过剖析国内外现状、分析医疗差错原因,提出中医院急诊科医疗安全改革建议,希望通过硬件改造升级、规范标准流程、构建健全的沟通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能有效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中医院急诊科医疗安全医疗差错高效团队安全文化

    刘清泉教授从虚实论治急危重症经验举隅

    徐前威刘宇丽陈腾飞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危重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为医生的抢救带来极大困难.急诊医学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同疾病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在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清泉教授作为当代知名的中医临床急救专家,一直深入临床一线,创造性地提出"三态"论及"三纲"辨证,为当代急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救治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核心思路.

    虚实急危重症名医经验刘清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关于法定计量单位的写作要求

    88页

    外置注入式婴儿暖箱消毒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王春清钟里明卢云霞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婴儿暖箱属于新生儿生命支持类高风险医疗设备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曾针对婴儿暖箱日常使用消毒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指南.目前,婴儿暖箱普遍采用人工擦拭化学消毒药液的方式进行消毒,该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消毒有盲区、消毒药液残留可造成二次化学污染等不足.臭氧作为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具有许多明显优点,在其他领域臭氧消毒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臭氧还有性质不稳定、不能运输和贮存、需要使用专业装置进行现场制备等特点,客观上限制了婴儿暖箱利用臭氧消毒的推广应用.现实中,有学者提出选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和婴儿培养箱内置消毒装置,但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存在操作难度大、消毒质量难以控制外,还会改变婴儿暖箱箱体内部原有的安全结构等缺陷.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工程师特设计了一种外置注入式婴儿培养箱消毒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9 2 0520907.9),该消毒装置主要由定时器、电子臭氧发生器、送气管路和转接口等组成,通过将电子臭氧发生器设置在婴儿暖箱箱体底部安全位置,再通过管路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送入箱体内部完成消毒的全过程,达到有效利用臭氧对婴儿暖箱进行安全消毒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婴儿暖箱外置注入式臭氧消毒消毒装置

    重力引导螺旋型鼻肠管空肠置管操作流程及教学歌诀

    郭平清林文清黄孝锋李聪沛...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鼻肠管床旁定位的有效性和空肠置管的成功率,根据经典文献,结合自己的操作实践,编写了一个重力引导螺旋型鼻肠管空肠置管的操作流程及教学歌诀.歌诀内容:肠内营养寓胜算,空肠置管莫等闲.方法多样各神通,大力推广路漫长.半坐吞咽进食管,回抽自如识胃腔.右卧轻张过幽门,左卧低阻到空肠.胃内折返何征象?导管反弹最先见,充气受阻"折返征",染色定位胜影像.真空试验最敏感,酸碱序变特异强,美蓝试验神答问,三法联用共导航.腹部平片金标准,超声时代仍可参.立体影像整体观,更有断层解疑难.此教学歌诀以简明扼要、易于记忆的形式,成为临床手把手鼻肠管置管教学的有力工具.

    鼻肠管螺旋型鼻肠管空肠置管肠内营养歌诀

    化脓性链球菌致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合并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救治实践

    何宗钊孙斌马四清郭利涛...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化脓性链球菌(GAS)致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AIPF)并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指标变化及救治过程,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6月17日救治的1例GAS致AIPF合并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表现、体征、检查指标及救治过程;结合既往文献报告的相关内容,探讨该类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救治措施,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患者男性,80 岁,既往体健,1 年前接受膝关节手术,2021 年 6 月 17 日因"左侧面部疼痛肿胀伴张口困难 2d"入院.入院后完善实验室血常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查,头颅CT示左侧咬肌肿胀,面颊部皮下渗出,左侧咽旁间隙显示不清,咽鼓管开口显示欠佳,咽喉部狭窄;彩色超声示左侧颌面部及眼睑软组织肿胀,间隙内水肿.入院 6+ h,患者右侧面、颈、肩及胸上部逐渐出现紫斑、血疤和坏死,伴触痛、高热,以颜面部为主;心率波动在 150 次/min左右,血压 108/71 mmHg(1 mmHg≈0.133 kPa,间羟胺 6.67 μg·kg-1·min-1 维持血压),诊断为脓毒性休克,转至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治疗.在及时有效综合监测下给予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为基础的积极救治,经血浆输注,早期创面处理,合理及时抗感染及炎症因子清除,器官功能保护和支持治疗,最终患者好转出院,随访 6 个月未复发.结论 GAS急性感染起病急且危重,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救治难度极大;但及时有效的精细化综合监测、评估及治疗仍能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化脓性链球菌急性感染暴发性紫癜脓毒症救治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关于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写作要求

    99页

    由乐果导致的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体会

    张艳芳姚垚邓莹熊穗...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 1 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合并复发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IM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及临床病程.方法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于2021年5月8日收治了1例自服农药乐果AOPP患者,经过29d的治疗痊愈出院.介绍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患者男性,78 岁,因自服农药乐果导致AOPP.入院后迅速出现呼吸衰竭,经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进行一系列针对性治疗,包括应用复能剂碘解磷定、阿托品和山莨菪碱,以及抗菌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经历了多次反复,如脓毒症发作、胆碱酯酶(ChE)水平大幅波动、多重耐药菌感染、呼吸衰竭反复出现等情况.最终,经过 29d的治疗,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各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出院.结论 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提示在AOPP救治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调整药物剂量,防治感染、脓毒性休克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并及时心理评估和干预的重要性.

    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脓毒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控制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成功救治的循证实践

    吴红恩姚新宇陈晓洁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循证医学理念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诊治方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 2022 年 2 月 4 日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1 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循证实践策略,检索国内外有关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的相关文献,查找临床证据,制定并实施诊治方案,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患者女性,54 岁,主因空腹口服百草枯农药约 100 mL中毒后 1.5 h就诊于当地医院,紧急行洗胃、补液促排泄等处理,服毒后 4h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本院.入院后在循证实践支持下进行治疗及护理,最终患者成功治愈出院.结论 在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采取早期识别、早期快速减少毒物吸收、早期促进毒物排泄、早期实施器官功能支持与保护、严密监护,能遏制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救治成功率.

    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循证实践

    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盛业东李琦陈家豪张卓君...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肠道一直被认为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马达".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发生隐蔽常被忽视,且临床疗效欠佳而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深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作为临床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有效补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现通过总结脓毒症肠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归纳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以期为脓毒症的临床救治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脓毒症肠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