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小麦品种品质需求调研分析

    吴海彬朱志锋谭城王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小麦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小麦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小麦生产虽然可以满足量的需求,但还不能充分满足面制品消费不断提高的专用化和多样化需求,仍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小麦加工需求为导向,基于小麦育种主体、种业企业/种植主体和加工企业等小麦产业链3个主要环节共同参与的调研,分析了小麦产业发展对小麦品种品质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推动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小麦品种的育成.

    小麦育种品质种业种植主体小麦加工

    从育种、授权、推广各阶段谈作物创新成果保护——以最高法知产法庭近五年典型案例为视角

    徐世超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全程参与品种权司法解释(二)的起草、三批种业典型案例的发布以及相关典型案件的审理,围绕近五年来我国的司法实践,以植物新品种的育种研发、授权、推广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主线,讨论了育种研发阶段对育种材料的技术秘密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阶段对品种繁殖材料的保护以及植物新品种授权后的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全面阐释对作物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作物创新成果育种材料繁殖材料技术秘密植物新品种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

    湖北省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瓶颈和实现进路

    江帆邢美华王维薇
    18-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材种质资源作为"芯片",是保障中药材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更是中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湖北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但是中药材种业发展滞后于生产需求,中药材种业要匹配产业强省的战略目标需要走"高产量、高质量"的现代产业规模化之路.对湖北省中药材种业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并基于"保、育、繁、推"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提出了促进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进路.

    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

    我国芝麻适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的关键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王臻周芳杨远霄周婷...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芝麻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加之芝麻进口价格逐年上涨,自给压力愈加突出.鉴于我国耕地数量有限,提高芝麻单产和总产是降低进口压力和提高自给能力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芝麻生产基本以手工为主,用工多、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芝麻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芝麻种植关键环节实行机械化是提高我国芝麻生产水平的关键.对我国芝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综述了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应具备的关键农艺性状、配套栽培技术、化学调控措施、收获方式、机械化种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芝麻机械化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高效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芝麻机械化收割机农艺性状

    羊肚菌育种的策略及建议

    贺国强魏金康胡晓艳
    32-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羊肚菌品种存在的问题和育种的遗传基础进行概述,提出了基于交配型基因标记的羊肚菌杂交育种策略,并对羊肚菌品种选育工作提出了有效扩充基因库、目标导向性开展品种选育、加强选育品种保护的建议,为羊肚菌育种工作开辟了新思路.

    羊肚菌育种品种选育交配型

    藜麦遗传改良现状与发展方向

    魏志敏吕玮赵宇崔纪菡...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藜麦育种研究是以改良和优化藜麦的品种,实现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提高为目标,通过深入研究藜麦的遗传背景和基础,了解藜麦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丰富的遗传资源库,为未来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遗传材料.传统育种方法结合现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技术等手段可以加速藜麦的遗传改良进程,转基因技术也为提高藜麦的抗病虫能力提供了新途径.然而,藜麦育种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遗传改良速度较慢、抗病和抗虫育种仍面临挑战,以及品质改良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研究合作、拓宽遗传资源来源、加强品种改良和开发适应性更强的品种等是未来藜麦育种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通过科研创新和广泛合作,藜麦育种的发展将会不断推进,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藜麦遗传育种基因发展建议

    山西省农作物种业企业扶优对策探讨

    朱俊菲张岳遥董思浩张世平...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企业是主体;种业企业强,种业才会强,农业才有保障.以山西省农作物种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介绍当前山西省农作物种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山西省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支持企业做大做专做强、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搭建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健全企业交流服务平台、构建企业扶持平台等一系列山西省农作物种业企业扶优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山西省农作物种业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山西种业向"特色种业强省"迈进.

    山西省农作物种业企业扶优

    推进湖北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郑洪林付玲王新刚顾见勋...
    44-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是湖北第一大夏粮作物,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结了小麦种业在育种创新、用种保障、良种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品种市场占有率低、种子供应率低、综合效率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做实创新、做强企业、做优服务、做严管理的工作建议,以推进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滨州市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吴盼盼李剑峰朱增银王楠...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地8.43 万hm2.近年来,不断挖掘盐碱地生产潜力,尤其是在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品种推广、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盐碱地作物栽培模式创新等方面介绍滨州市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其他滨海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滨州市耐盐碱种质资源利用发展对策

    乐山市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及推广应用

    颜学海龚芸罗李飞刘媛媛...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三五"以来,四川省乐山市种子管理站一直致力于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在各区县主要水稻生产区域布点,建立展示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套推广应用体系、一批适宜稻—药轮作的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引进了一批产量在 800kg/667m2 及以上的超高产品种、一批重金属低镉吸附品种,筛选了一批再生能力强和丰产性好的品种,培育了一批优质优价"乐字号"大米品牌,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效十分显著.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