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勇担新使命 奋进新征程全力以赴支撑种业振兴

    张晔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入"五年见成效"的转段之年,对标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任务,立足种子事业体系支撑行政、服务产业的主责主业,全面总结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三年以来种子事业体系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深刻分析种业技术支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科学谋划种业事业体系"十五五"工作新思路、新策略、新举措,为深入推进种业振兴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

    种业振兴事业体系技术支撑

    我国植物分子育种产业发展历程及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滕文静张彬钟辉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分子育种在植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尽管如此,植物分子育种的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回顾我国植物分子育种产业发展历程、分析育种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市场准入监管体系、鼓励前沿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的措施和建议.

    分子育种转基因基因编辑知识产权保护

    UPOV公约框架下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研究

    邓毅沣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UPOV公约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主要国际条约,其1991年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创新,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目前,我国尚存在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和力度相对有限、行政处罚罚款标准不完善以及权利限制规则不清晰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针对性发展建议.首先,可以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体系并增强其可实施性,以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其次,从违法行为的多元维度全面考量罚款档次的设定,有效缩减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促进"类案同判"目标的实现.最后,优化植物新品种权的合理使用和强制许可规则,明确对实质性派生品种的合理使用规则以及在保持现有强制许可制度的基础上,适时引入开放许可制度,为植物新品种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许可模式.

    UPOV公约植物新品种《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玉米穗行数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苏玉杰刘平丽宋军锋鹿红卫...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在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行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籽粒数量和单产水平,因此,对玉米穗行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玉米雌穗的发育进程、穗行数与产量及驯化的关系、QTL定位、基因克隆及基因编辑技术在玉米穗行数遗传改良中的应用5个方面对玉米穗行数遗传基础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现在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玉米高产分子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玉米产量穗行数QTL定位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分子育种

    陕西省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梁丰志张文学穆建新关周博...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鉴定和创新利用对促进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陕西省油菜种质资源的种群类型、陕西油菜种质资源及分类、新种质创制及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在剖析油菜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保护体系及保护制度建设,促进油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长效开展;广泛开展资源的收集与创新,拓展油菜种质基因资源库;采用科学的繁殖与安全保存方法,保持种质的遗传完整性;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技术体系,提高种质资源评价的准确性;构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平台,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等措施来促进陕西省油菜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创新利用.

    油菜种质资源陕西省研究现状方法措施

    种子生物引发处理研究进展

    古安平陆晓玲李云川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十年来,微生物接种剂在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系统恢复领域的使用激增,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的进步、农作物绿色防控的社会需求以及生态系统管理中对可持续战略的需求.种子生物引发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用于提高种子活力及抗性的一种种子处理技术.采用种子生物引发技术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萌发整齐度、提高幼苗抗性、改善营养状况等,从而达到抗病增产的目的.对种子生物引发在不同作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分析,以期为种子生物引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及绿色高效生产栽培技术的创建奠定基础.

    种子生物引发微生物可持续农业木霉菌荧光假单胞菌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利用与小麦需水特性和产量影响研究

    孟自力朱倩倪雪峰王祁...
    35-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暖导致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潜在蒸散量显著增加,致使水分利用率显著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耕作方式可以调控土壤中水、肥、气、热,对冬小麦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小麦需水特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弥补免耕缺陷的研究方向和区域性选择深松的建议,展望了实现节水高产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种植模式,为冬小麦高效保水耕作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耕作方式小麦水分利用特性产量

    陕西谷子育种发展成效、面临挑战与对策研究

    苏乐平周雪李星星韩芳...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子是陕西省的主要杂粮作物,在居民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为加快陕西省谷子育种发展步伐,概述了陕西谷子育种成效及近年来发展状况,针对当前陕西谷子育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育种科研投入、加深科企合作,实现谷子种业振兴、确立育种目标,顺应谷子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为今后陕西谷子新品种选育和陕西谷子产业高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谷子育种陕西种业发展品种转化问题现状建议

    农业科研单位所办种业公司"去"与"留"——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例

    黄殿成
    42-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85年我国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农业科研单位开始成立种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总体而言,种业公司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并不多.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例,指出农业科研单位所办种业公司存在优秀经营人才匮乏,事企管理界限模糊,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激励机制失衡,职称晋升困难等问题,探讨国家政策对于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功能定位,提出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对所办种业公司实行完全剥离的建议.

    科研单位种业公司历史进程问题定位建议展望

    湘西州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

    钟伟蒋娟琼夏清柱刘玲玲...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国家划定的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之称.通过立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步构建了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中药材保护机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见成效.随着中药材市场价值提升,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也面临掠夺式开发,部分种质资源因过度开采,濒危程度加剧.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宣传保护,完善保护体系,常态化收集保存,开展资源鉴定与评价,重视民族医药保护与利用,推动中药材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促进湘西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