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地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的评价和聚类分析

    李炜毕影东刘淼王玲...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利用野生大豆资源,为大豆的品种创新和生产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对204份野生大豆资源的表型性状(质量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进行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31~1.13;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46~2.09,变异系数变幅为1.74%~71.39%.北部地区的资源表现为紫花、披针叶、黑色种皮、褐脐、种子有泥膜;西部地区资源表现为紫花、披针叶、黑色种皮、黑脐、种子有泥膜,分枝数、单株粒数、节数、有效荚数、节间长、粗蛋白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蛋脂总和均值最高;东部和中南部地区的资源表现为紫花、卵圆叶、黑色种皮、黑脐、种子有泥膜,百粒重、无效荚数、单株粒重、粗脂肪含量、异黄酮含量、油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均值最高.聚类分析将叶宽大、百粒重高的材料聚为第Ⅰ类,这一类材料特性表现为高油、高油酸;将叶细长、产量偏高的材料聚为第Ⅱ类,这一类材料特性表现为蛋白、异黄酮、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野生大豆表型性状评价聚类分析

    2021年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初报

    罗友明冯恒尚玥杨腾...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四川省市场在售玉米新品种田间表现,筛选适宜四川省平原微丘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搭建良种推广平台,特开展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2021年试验由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业农村局承担.通过田间表现调查、专家测评、产量测定等方法对94个展示品种和10个示范品种开展试验,结果表明,以成单720为代表的11个玉米新品种性状表现优异,产量突出,可作为四川省平原微丘区高产、优质玉米推广品种.

    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展示

    覆盖物、种植密度及栽插方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彭琼鄢铮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榕薯109和榕薯910为试验材料,利用三因素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覆盖物、种植密度及栽插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栽插方式对2个甘薯品种鲜薯及薯干产量的影响均最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当覆盖物为防草无纺布、栽插方式为水平插、种植密度为3500株/667m2时,榕薯109和榕薯910的鲜薯及薯干产量均达到最大值,表明该组合方式最有利于榕薯109和榕薯910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标,可作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进行推广.

    甘薯覆盖物种植密度栽插方式产量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栽培试验研究

    苘娜娜毛光锋王国迪俞斌...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地区引进了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通过与其他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进行栽培比照,对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综合抗性等进行分析,了解该系列品种的特征特性.结果 表明,平均生育期常规粳稻>其他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显示参试的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著高于常规粳稻,但与其他籼粳杂交稻之间差异不显著,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粳稻低于其他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甬优1540的结实率和产量最高,甬优7861的总粒数、实粒数最高,甬优7860千粒重最高.试验表明穗大粒多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高的主要因素,群体整体表现出丰产性好、株型紧凑、抗性好的特点,个别品种要注意稻曲病的防治.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栽培试验

    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峰单17的选育

    王峰贾春林单丽艳张进红...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粮改饲过程中出现的优质青贮专用玉米需求量大、品种缺乏等现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以自交系B72为母本、自交系F87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出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峰单17.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2021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峰单17的选育背景及过程,总结了峰单17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青贮专用玉米峰单17选育品种特性高产栽培

    早花时迟熟中粳稻不育系常5-108A的选育与应用

    唐乐尧潘斌清李依晨陈天晔...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5-108A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BT型粳稻不育系A499为母本,常粳10-1/10B-4的F5稳定的柱头外露率高的稳定新品系为父本,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三系粳稻不育系,201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育性鉴定.常5-108A具有不育性稳定、花时早、配合力强、柱头外露率较高、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所配组合常优17-7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杂交粳稻不育系常5-108A早花时选育

    玉米新品种润丰99选育报告

    卜华虎任志强肖建红张宁...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润丰9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以L792为母本、L12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种.202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中熟、耐密、脱水快、高抗、优质等特点,适宜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域≥10℃有效积温在3300℃以上及相似生态区种植,适合种植密度为67500~72000株/hm2.

    润丰99耐密中熟高效栽培技术

    早熟饲草新品种蒙饲5号燕麦的选育

    张春林韩冰赵瑛琳高明文...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饲5号燕麦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以母本歇里·努瓦尔和父本永492通过种间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短生育期的早熟燕麦饲草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为80d,刈青生育期为55d,株高为120cm,干草粗蛋白含量为9.90%;经生产试验显示每hm2平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23804.25kg和7879.20kg,较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1.08%和14.54%.蒙饲5号燕麦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及抗倒伏能力,植株高大、叶量丰富,产量及营养价值高;适宜种植范围广,尤其适于二茬种植生产燕麦饲草或救灾播种生产,在内蒙古及其毗邻省区、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均可种植.

    燕麦饲草蒙饲5号燕麦早熟选育栽培技术

    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中垦麦616的选育

    刘伟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垦麦616(原名隆垦616)于2021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09,是集高产、稳产、大穗、抗逆于一身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以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好的弱春性小麦郑麦9023为母本,以广适、抗逆、大穗型小麦扬麦158和宁麦13的后代为父本杂交配组,经多代选育而成.对中垦麦6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突出优点等进行介绍.

    小麦中垦麦616高产选育特征特性

    白粒玉米自交系134-1白的选育与应用前景

    元文革陶春来张恭阚玉文...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134-1白是河北省廊坊市农林科学院以引自匈牙利的玉米品种MVNK424与引自美国的高蛋白白粒玉米材料AM01的杂交后代为基础材料选育的白粒玉米自交系,具有早熟、矮秆、抗病、出籽率高、结实性好、一般配合力高等特点.利用该自交系选育的杂交组合具有高产、出籽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玉米育种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玉米自交系134-1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