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油酸花生育种骨干亲本开选016衍生材料的品质分析

    芦振华邓丽郭敏杰任丽...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高油酸花生骨干亲本开选016衍生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及其与重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166个开选016衍生品种(系)进行籽仁粗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测定,并对开选016衍生材料的5个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了材料分类.结果表明,166份衍生材料粗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9.92%、24.50%、65.54%、13.91%和8.98%;衍生材料的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和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衍生材料的16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高达84%,其中第一主成分为百果重、百仁重、荚果长、荚果宽、籽仁长和籽仁宽因子,第二主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因子,第四主成分为饱果率和出米率因子;系统聚类分析法将166份衍生材料聚为3大类群,为开选016衍生材料在育种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花生开选016骨干亲本衍生材料品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玉米隆平206灌浆中后期杂交种活力变化研究

    芦雪云王进马银山孔东升...
    93-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玉米隆平206制种田果穗的适宜采收时期,从授粉后37d开始,每3d取样1次,直至完熟期,测定种子容重、比重、活力及抗逆性等指标.结果显示:随灌浆天数的增加,种子容重呈增加趋势,比重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64d后达到最大值;随灌浆天数的增加,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呈降低趋势,在61d后趋于稳定.因此在良好的自然和耕作条件下,为获得好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建议隆平206制种田种子在授粉58d后收获,但为获得健壮幼苗和较好的幼苗生长量,应尽可能晚收.隆平206种子适宜的玉米种植区比较广泛,在春季低温冷凉区播种的隆平206种子,为获得好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建议在授粉61d后收获,为获得健壮幼苗和较好的幼苗生长量,应在67d后收获;由于中后期收获的隆平206种子有较好的耐储性,因此对于一繁多年用的种子,应在授粉55d后收获,以保持种子较好的活力;隆平206种子的抗复合逆境能力较差,对于在逆境条件复杂的种植区,应在种子完全成熟后收获,通过增加播种量以保持种子较好的活力和幼苗生长量,或者直接选择耐低温冷浸品种播种,减少种植风险;隆平206品种较为适合黄淮海地区播种,其他地区收获期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来确定.

    隆平206灌浆期种子活力种子发芽采收时期

    安徽省不同生态环境下夏大豆新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

    胡国玉杨勇王雅楠李杰坤...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安徽省新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分析了 2016-2021年安徽省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年份新品种比对照平均增减产-1.57%~4.10%,新品种的平均单株荚数比对照增加11.83%~23.45%,百粒重降低5.78%~10.94%,2021年新品种的平均每荚粒数比对照增加3.03%;新品种产量与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及百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试验点次分别占总试验点次的67.74%、32.26%和16.13%,新品种产量与营养生长期天数、主茎节数及有效分枝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试验点次分别占总试验点次的38.71%、41.94%和38.71%;有5年高产新品种的单株荚数和有效分枝数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普通新品种,有4年高产新品种的营养生长期天数、主茎节数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普通新品种;安徽省大豆新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的增加.因此,在安徽省生态环境下,增加大豆品种的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适当延长品种营养生长期,增加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均有利于提高品种产量.

    安徽大豆新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相关性

    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朝谷5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蒙张海金王凯玺张文飞...
    109-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对朝谷58增产效果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将5种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在朝谷58上,测定并分析朝谷58的农艺性状、根系指标与产量.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朝谷58表型性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指标、全株总生物量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赤霉素对朝谷58株高、节间距、根总长、平均直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吲哚丁酸、糠氨基嘌呤、胺鲜酯、芸苔素均不同程度地缩短了节间距,增加了茎粗,其中吲哚丁酸、胺鲜酯较CK显著增加朝谷58的全株总生物量、穗粗、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同时抑制了根系平均直径的增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朝谷58增产的影响表现为吲哚丁酸>胺鲜酯>芸苔素>糠氨基嘌呤>赤霉素,增产幅度在7.01%~25.97%之间.综合来看,叶面喷施吲哚丁酸、胺鲜酯对朝谷58增产效果尤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朝谷58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艺性状根系指标产量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淀粉积累动态及其面包、面条加工品质研究

    郭宪峰邓红成马栋申浩...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食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包和面条主要由小麦粉制成,因其感官吸引力、适口性、低成本和储存稳定性而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淀粉在决定小麦的理化性质和蒸煮品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及积累动态对小麦的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以6类12个不同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小麦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各品种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对11个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开花24d后优质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低于劣质品种;面条优质小麦花后24d支链淀粉含量迅速增加,开花后36d优质品种的支链淀粉较高;开花24d后面包劣质小麦总淀粉含量最高,面包优质品种最低,其他类型品种的平均总淀粉含量差异不大;面包优质和面包面条兼优小麦的SBEI在灌浆后期表达量较高,面包优质小麦SBEIIb在灌浆中期的表达量较高,与优质小麦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相吻合;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低的小麦品种面粉的面包、面条品质较好.在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通过降低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能有效提高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可以作为评价面包、面条品质的指标,为今后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小麦面包面条品质淀粉含量淀粉合成基因直支比

    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常规粳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特征研究

    唐建鹏陈京都刘绍贵辛海滨...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高产且优质的粳稻新品种,以审定范围适合沿江种植的21个粳稻品种(12个迟熟中粳类型,9个早熟晚粳类型)为供试材料,探究了不同品种在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种植的茎蘖动态、产量及产量结构、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沿江高沙土地区适宜抽穗期为8月26日至9月3日,选择大穗型品种更容易获得高产;直链淀粉含量与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紧密相关,崩解值和消减值可以作为优质稻米的辅助选择指标.综合生育期、产量和品质,沿江高沙土地区总体适宜早熟晚粳类型品种;迟熟中粳品种中扬香玉1号和金香玉1号综合性状较好;早熟晚粳宁香粳9号和武育粳528生育期适宜,兼顾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糯稻中品质和产量综合性状较好的为镇糯29号和扬粳糯2号.

    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常规粳稻产量品质品种筛选

    盆周山区移栽油菜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岳诚谢婉鲜登宇杨佳佳...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盆周山区移栽油菜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为当地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支撑,对21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各油菜品种间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高度、分枝角果数、角果长的变异程度较高,是引起单株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能为油菜品种选育提供更多遗传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分枝角果数、株高、千粒重、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对油菜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115、0.527、0.519、0.382、0.406,具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各农艺性状间存在相互影响,株高、分枝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与单株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21个油菜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单株产量最高的类群I表现为植株较高、主花序长、主花序及分枝角果数多、每角粒数多、千粒重小;综合分析得出,盆周山区移栽高单产油菜的选育当以多分枝角果数、长角果、多角粒数为主要选育指标,以高植株、低一次分枝高度和多主花序角果数为次要选育指标.

    油菜单株产量农艺性状相关性通径分析聚类分析

    菜用大豆百粒重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任海龙刘冬梅袁清华孙铭阳...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与百粒重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全国不同地区的5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及百粒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51个菜用大豆品种中亚油酸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油酸含量,不同氨基酸含量的变异幅度均比较小;依据12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1份菜用大豆品种分成4个类群,类群Ⅰ为综合性状比较均衡的23个品种,类群Ⅱ为粗脂肪含量和亚油酸含量高的15个品种,类群Ⅲ为油酸含量高的12个品种,类群Ⅳ只有1个品种,具有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的特点;主要品质性状与百粒重的关联度依次为:天冬氨酸含量>棕榈酸含量>谷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油酸含量>亮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精氨酸含量>粗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亚油酸含量.因此,在菜用大豆大粒品种的育种过程中,可以优先对天冬氨酸含量、棕榈酸含量、谷氨酸含量等性状进行选择.

    菜用大豆百粒重品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

    国审小麦品种濮麦116产量特性分析

    王丹程星许国震谢文芳...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18-2021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采用高稳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分析濮麦116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并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剖析了濮麦116在多环境试验中的品种特性.结果表明,2年区域试验中濮麦116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周麦18、百农207极显著增产5.34%、7.59%;2年区域试验平均高稳系数比对照周麦18、百农207分别高4.96个、6.69个百分点,平均变异系数(8.74%)略低于对照.生产试验中濮麦116平均产量比对照周麦18极显著增产6.97%,居同组第1位;高稳系数比对照高5.08个百分点,变异系数与对照相当.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显示,濮麦116品种特性最优,稳定性居中上水平.综合分析得出,濮麦116平均产量较高,高稳系数大、变异系数小,丰产和稳产性优势明显,稳定性居中上水平.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濮麦116产量三要素中有效穗数变异系数最大,且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大田生产中可通过调整播量和选择适宜的种植管理方式扩群体、提穗数,进一步发掘濮麦116产量潜力.

    小麦濮麦116丰产性稳产性AMMI模型GGE双标图

    国审玉米品种浚单58的选育

    王静王昌亮闫丽慧常建智...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种是粮食增产的核心要素,加快选育更多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是实现我国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浚单5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浚M6968为母本、浚2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073.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稳产、籽粒脱水快、适应性广等特点,为促进玉米产能提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品种支撑.

    国审玉米浚单58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