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暴雨洪涝灾害转移安置人数的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张颖杨晓婷韩业凡吕伟...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地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的人数,收集 2011-2018 年全国范围内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案例,通过Pearson 相关性分析检验转移安置人数与表征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人数,并以2 种方法的结果为基础,提出1 种组合预测方法对暴雨洪涝灾害转移人数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的MSE、MAE均小于回归预测和SVM模型预测.使用组合预测方法对洪涝灾害转移安置人数进行预测,可以充分结合单一预测模型的优势,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暴雨洪涝灾害的避难需求并制定避难疏散计划提供参考.

    暴雨洪涝灾害转移安置人数组合预测支持向量机(SVM)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人车冲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裴玉龙杜小敏沈威宇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和定量分析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采集 3 个信号交叉口的人车冲突视频数据,利用T-Analyst标定人车轨迹并计算冲突指标(PET),采用85%位累计频率曲线法划分人车冲突等级;从人、车、路及环境特征中选取10 个因素作为变量,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以确立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并通过边际效应定量分析不同显著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行人闯红灯情况、年龄、行人交通量、人行道占用情况、人行道起点终点、车辆速度变化及车流量是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显著因素,相较于各自参考量,行人闯红灯、车辆加速通过冲突点、人行道起点及老年人造成严重冲突的概率分别增加8.2%,5.9%,5.1%,4.4%;相较于低流量的交通流,较高流量的车流和行人交通流使得严重冲突的概率分别增加3.7%,2.5%,但人行道占用使得严重冲突的概率下降6.8%.研究结果可为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信号交叉口行人安全人车冲突严重度OrderedProbit模型边际效应

    连拱隧道无导洞后扩挖法设计参数及其影响性分析

    刘晓张奎红周飞陈跃...
    18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采用无导洞后扩挖法施工时的设计参数取值及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连拱隧道主洞错距、台阶长度、中隔墙厚度以及二衬施作时机4 个参数对隧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洞错距达到75m时,既能保证先行洞隧道的变形稳定,又能缩短工期;隧道先行洞台阶长度可以按单洞隧道取值,后行洞台阶长度建议控制在5~10m为宜;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隧道中隔墙厚度在1.4~1.6 m范围内取值较为合理;先行洞二衬在后行洞掌子面前保持35m以上距离施工有利于隧道稳定性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双连拱隧道无导洞法施工设计参数

    基于SRKDA的系统故障演化过程分解方法研究

    崔铁军李莎莎
    196-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中可能蕴含的多种演化特征,对演化过程的分解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谱回归核判别分析(SRK-DA)的演化过程分解方法.首先介绍演化过程的特点和分解原理,其次论证对象集合对演化过程的可表示性,给出分解方法流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解演化过程本质上是对象与系统功能状态对应关系的确定,各对象集合都对应了各自的子演化过程;线性和非线性条件下对象可表示各种功能状态;对象标签矩阵须满足标签值的均匀分布特征;使用SRKDA算法可以确定最大准确度和最优对象标签集合,实现演化过程的分解;实例分析得到在20000 次迭代后最大准确度为0.85,3 个子演化过程分别包含41,33,26 个对象.研究结果可为系统故障过程的特征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RKDA演化分解方法最大准确度对象标签矩阵

    中国安科院利用自主研发的心理素质测评系统顺利完成应急管理部2024年度公务员面试相关工作任务

    中国安科院网站
    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