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格优化双层随机森林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预测研究

    张春隋彦臣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采空区煤氧化升温的温度进行预测,在内蒙古某煤矿16402综放工作面进行长期的采空区气体和温度观测实验,采集到准确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过程中气体及温度数据,提出1种基于网格优化双层随机森林(WG-DRF)的采空区煤氧化升温预测方法,用该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与传统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G-DRF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决定系数R2分别为1.725,6.158,0.903,优于其他模型.通过更换数据集对WG-DRF方法进行测试,验证双层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性.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煤氧化升温的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采空区煤氧化升温温度预测网格优化双层随机森林

    地下复杂陡倾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改进AHP-TOPSIS法

    夏仲锐祝文化罗振源
    18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评价地下陡倾采空区的稳定性,提出1种地下复杂陡倾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AHP-TOPSIS)法,该方法基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分析,选取地质因素等3个一级指标与地质构造等14个二级指标建立采空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AHP法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通过TOPSIS理论对采空区稳定性等级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将改进AHP-TOPSIS法与其他常用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AHP-TOPSIS法得到陡倾采空区呈现稳定状态,与现场实际工程相符,改进AHP-TOPSIS法相比于其它方法具有可靠性与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为陡倾采空区稳定性的准确评价提供参考.

    陡倾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改进AHP-TOPSIS法评价指标

    复杂机场场面滑行网络热门"节点-路段"识别

    权晶琴胡明华尹嘉男马园园...
    19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场面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统筹考虑路网结构与轨迹数据,研究复杂机场场面滑行网络热门"节点-路段"识别问题.首先,析取并整合场面物理结构特征要素,构建场面滑行网络的原始模型与对偶模型;然后,针对"静态结构"和"动态交通流"2个视角,构建1套场面滑行网络特征指标体系及其具体度量方法,设计基于累计信息贡献率的指标筛选机制;最后,采用CRITIC-VIKOR法对场面滑行网络中的热门"节点-路段"进行分类识别,并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5%为评价基准得到的热门"节点-路段"识别结果符合机场实际运行情况,主要集中在主滑行道S/W、平行滑行道C/E、15/33号跑道入口以及APN02的部分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场面运行安全和高效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方法指导.

    机场场面热门节点热门路段CRITIC法VIKOR算法

    监测预警新技术闪耀"应急使命·2024"演习场——勘测队参加超强台风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

    中国安科院网站
    201页

    隧道入口段不同颜色路面照明亮度试验对比研究

    马亚轲吴逸飞林志王江华...
    2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缓解"黑洞效应"对行车安全的不利影响,采用现场测量试验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隧道入口段彩色路面对其照明亮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彩色路面对隧道入口段整体环境的亮度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黄色路面提升效果最明显;隧道入口段高压钠灯提供的环境、路面亮度均比LED灯高;布灯间距对亮度有显著影响,但其增加并未与彩色路面亮度提升成比例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明色化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公路隧道黑洞效应彩色路面照明亮度

    管道形状对超音速雾化降尘特性的影响

    荆德吉时达明张天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治理煤矿行业中井下粉尘的污染问题,基于可压缩气流管内超音速流动理论,提出1种超音速雾化降尘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不同结构、气动总压力对拉瓦尔喷管内超音速流动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激波、音速环以及轴向最大马赫数、轴线最大平均速度等现象来分析不同气动总压力下不同拉瓦尔喷管结构参数的超音速流动规律;搭建雾化特性实验平台,对最佳的喷管形状在不同的压力下进行降尘效率的计算,对比分析不同时刻和不同压力下降尘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凹形喷管在不同压力下的降尘稳定性最强,是制作雾化降尘喷头的最好选择.凹形喷管在不同压力下3种时刻的瞬时降尘效率都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雾化降尘效果良好,当喷雾时间为3 min且气动压力为0.5 MPa时,凹形喷管的降尘效率为85.13%,降尘效率最高,降尘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治理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的粉尘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治理手段.

    超音速流动数值模拟拉瓦尔喷管雾化降尘

    中国安科院承担的日喀则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项目调研工作顺利完成

    中国安科院网站
    215页

    安全认知偏差对不同代际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效应

    苟雅丽张友志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代际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效应,建立安全认知偏差、冒险倾向、工作经验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认知偏差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存在正向影响;冒险倾向在安全认知偏差和不安全行为间起到中介效应,对于新生代建筑工人起部分中介效应,对于老一代建筑工人起完全中介效应;工作经验在安全认知偏差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对于新生代建筑工人工作经验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而对于老一代建筑工人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加强工人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结构方程模型安全认知偏差冒险倾向工作经验不安全行为新生代建筑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