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李同生

月刊

1005-0205

zgzygskzz@163.com

027-87409653

430074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CSC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蛇难爬"消肿散改良方外敷治疗老年人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姜红桥耿家斌李敏清姜茂...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蛇难爬"消肿散改良方外敷对老年人闭合性C1型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老年人C1型Colles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蛇难爬"消肿散改良方外敷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用普通无菌纱布外敷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疼痛、肿胀程度、关节解剖结构关系、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骨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腕部肿胀消退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断端骨痂生长时间、腕关节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腕关节解剖结构关系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至治疗后第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钙素水平和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和对照组相比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能恢复并维持腕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关系,联合"蛇难爬"消肿散改良方外敷可显著减轻骨折处疼痛、肿胀,改善骨代谢,促进老年患者骨折愈合。

    桡骨下端骨折老年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医外治"蛇难爬"消肿散改良方

    复发性髌骨脱位重建髌股韧带的有限元分析

    周晓寒李宗武钱超罗文...
    58-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传统"筋束骨"理论,通过有限元建模研究内侧髌股韧带(MPFL)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力学关联,分析内侧髌股韧带股骨侧止点重建的最佳效应点。方法:选取29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1名,摄右下肢64排螺旋CT片。另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收集并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髌股适合角(CA)、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T-TG)及髌骨倾斜角(PTA)情况。建立6个分组(正常组、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A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B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C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D组),观察分析膝关节屈曲4种工况(30°,60°,90°,120°)下力学关联指标(髌股关节内外侧接触压力、接触面积、等效应力、内侧髌股韧带张拉应力、内侧髌股韧带长度、髌骨位移变化量)。结果:建立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中,模拟膝关节屈曲的4种工况下,髌股关节内外侧接触压力、髌股关节接触面积、髌股关节等效应力、髌骨位移程度的变化量指标在30°~90°逐渐增大,90°~120°逐渐减小;内侧髌股韧带屈伸30°~90°张拉应力逐渐增大,90°~120°逐渐减小。其中内侧髌股韧带重建D组对应的髌股关节内外侧压力值、关节面接触面积、髌骨位移较接近膝关节正常组。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疼痛VAS评分、髌股适合角、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髌骨倾斜角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验证了股骨侧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最佳效应点,证实了等效点对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力学作用,为临床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股骨侧定位的选取提供了力学依据。

    筋束骨内侧髌股韧带膝关节复发性髌骨脱位有限元分析

    浮针疗法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30例

    曲宇豪张昊张海宽蔡国庆...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CST)的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患者3 0例,予浮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评分、血液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33(IL-33))水平,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其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CM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有效,有助于缓解患者肩关节的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疾病康复,并提高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功能。

    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浮针肩关节功能肩痹

    "降落伞"式固定肱骨大小结节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的疗效评价

    唐富永陈培生喻永新尚如国...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落伞"式固定大小结节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5例,收集术后并发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4。12个月。末次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假体脱位、大小结节移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CMS评分:优5例,良1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有1例患者出现活动时肩关节轻微疼痛,可耐受。肩关节活动度:外展95°~130°,平均110。52°;前屈100°~135°,平均127。20°;外旋30°~45°,平均37。56°;内旋40°~65°,平均55。16°。结论:"降落伞"式固定大小结节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置换术中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大小结节未出现继发性移位。

    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置换肱骨大小结节

    下关节突锚定技术在内镜腰椎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郑景陆李大刚陈世忠
    74-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环锯下关节突锚定技术在单孔同轴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Endo-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应用镜下环锯下关节突锚定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3例,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手术时间为67~115 min,1例患者术中神经根外膜损伤;术后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优25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0。9%。结论:环锯下关节突锚定技术在单孔同轴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下关节突锚定技术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脊柱内镜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及1年随访结果分析

    任之强赵志强阎晓霞李娇...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39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12个月随访资料,评价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至2021年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第2天、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8。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8 mL。术中每个患者平均透视约12。1次,围手术期无严重神经损伤及内科基础疾病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及ODI评分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12个月优30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35/39)。结论: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是开放手术的一种理想替代方案。

    脊柱内镜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

    靶点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高龄患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张栋杨欢鲁齐林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靶点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高龄患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采用靶点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的19例高龄患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5~36 min,平均为20 min。无穿刺伤口感染、神经根损伤及椎管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前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0~5分,平均为1。2分;下肢痛VAS评分为5~9分,平均为7。6分。术后即刻腰痛VAS评分为0~3分,平均为0。5分;下肢痛VAS评分为2~5分,平均为3。1分。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为0~3分,平均为1分;下肢痛VAS评分为2~6分,平均为3。8分。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7个月,平均为4。2个月。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结果:优11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评定为可、差的2例患者最终接受椎间孔镜治疗,症状缓解。结论:靶点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高龄患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靶点射频消融神经阻滞高龄患者

    经尺侧杠杆操纵技术辅助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25例

    练志平揭强王建嗣宫伟...
    86-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尺侧杠杆操纵技术辅助复位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自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选择儿童桡骨颈骨折患儿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5~12岁,平均年龄为7。6岁;采用经尺侧杠杆操纵技术辅助复位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术后均配合上肢长臂中立位石膏托固定4~6周,之后拆除石膏开始主动功能训练。结果:所有患儿均密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3个月(8~24个月),25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及前臂功能参照Métaizeau后期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2%。结论:微创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采用经尺侧杠杆操纵技术辅助复位,相较于常规桡侧克氏针撬拨复位及切开复位,具有操作简单、医源性损伤小、愈合快等优势,可作为桡骨颈骨折众多复位方法的选择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桡骨颈骨折杠杆操纵技术辅助复位儿童

    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五步整膝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浅析

    陈林施杞笪巍伟刘爽...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减弱,髌股、胫股关节不稳以及下肢力线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骨失衡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发病机制,可将其病机进展归纳为筋失衡、筋与骨失衡、骨失衡三个阶段。手法治疗是膝骨关节炎治疗指南推荐疗法,关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手法,筋骨平衡理论强调柔筋为先,筋骨并重,以痛为腧,整体施治。本文旨在从筋骨平衡理论出发,探讨膝关节筋骨结构特点及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并浅析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五步整膝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思路,以期为筋骨平衡理论的发展与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膝骨关节炎髌股关节筋骨平衡下肢力线手法

    刘军教授治疗颈椎病学术经验撷萃

    董云鹏吴淮李伟举刘军...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军教授认为颈椎病病机主要为气血不畅、气滞血瘀,并围绕"注重整体,筋骨并重,动静结合,气血为先"的学术理念,运用小针刀、特色推拿手法、中药辨证施治等多方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气虚血瘀项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