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科技
中国中医药科技

陈可冀

双月刊

1005-7072

jtcmst@163.com

0451-5367150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银行街28号

中国中医药科技/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具有权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办刊10年来,努力宣传贯彻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这一宗旨,保持和发扬中医药学术特点,始终在中医药科技前沿,成为中医药科技和经济建设之桥梁,为中医药面向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选穴电针治疗对中风后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5-HT的影响

    丛宇王雨燕张忠平付艺...
    81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选穴电针治疗对中风后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5-H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针灸科收治的中风后便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1划分为3组,药物组采用西沙必利口服,常规电针组选用常规针刺+电针治疗,子午流注电针组以纳甲法为理论基础进行选穴后电针治疗,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肠道菌群、5-HT体内含量测定.结果:子午流注电针组能够提高体内有益菌及5-HT水平,降低有害菌水平,效果且优于药物组和常规电针组(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选穴电针治疗可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5-HT水平.

    中风后便秘子午流注电针肠道菌群5-HT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佳珏陈晟茜陈瑜
    815-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7 d对咳嗽、咳黄痰、喘息、胸胁胀满、面赤身热等主要症状进行轻重程度评分,采用mMRC量表评估呼吸困难程度,采集动脉血检测PaO2和PaCO2,ELISA检测血清CRP、PCT和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结果:治疗7 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两组患者咳嗽、咳黄痰、喘息、胸胁胀满、面赤身热等主要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mMRC量表评分均下降(均P<0.05),Pa02均升高(均P<0.05),PaCO2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主要症状改善、mMRC量表评分及血气指标改善均明显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血清CRP、PCT、SAA水平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CRP、SA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提高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的疗效,有助于改善痰热壅肺症状和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减轻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中药穴位贴敷CRPPCTSAA

    自拟透邪解毒汤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TNF-α、IL-6的影响

    李锦秀陈莹莹朱杭溢俞露生...
    818-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透邪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68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透邪解毒汤治疗,治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 d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口干、咽干咽痛、乏力、头身痛、食欲减退等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VC、PEF50、MMEF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患者中使用自拟透邪解毒汤联合西常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症状缓解,改善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病毒性肺炎透邪解毒汤肺功能TNF-αIL-6

    针刺治疗膀胱源性夜尿症的疗效观察及对特定腧穴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的影响

    程觅冉津川阮铄荃胡静...
    82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膀胱源性夜尿症的可行性及对特定腧穴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膀胱源性夜尿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脱落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脱落4例).针刺组针刺肾俞、中髎、中膂俞、会阳、三阴交穴,1周3次,每次20 min;常规治疗组采用包括α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抗利尿激素等药物治疗,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夜尿次数、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评分(OAB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夜尿症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评分(N-QOL)及针刺组特定腧穴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夜尿次数减少(P<0.05),PSQI 评分降低(P<0.05),OABSS 评分降低(P<0.05),N-QOL 评分增加(P<0.05),且针刺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天枢穴红外辐射温度升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膀胱源性夜尿症具有可行性,能够减少夜尿次数、改善储尿期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夜间生活质量;并且能提高患者天枢穴红外辐射温度.

    膀胱源性夜尿症针刺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腧穴红外辐射温度

    自拟疏肝养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蔡宗宗余维微陈志坚曾耀明...
    826-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拟疏肝养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49例和西医治疗组49例,中医组患者接受疏肝养胃汤治疗,西医组患者接受多潘立酮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胃排空情况、胃肠激素水平.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中医组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半排空时间、2 h留存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中医组胃半排空时间、2 h留存率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排空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5),且中医组胃排空速度快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中医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疏肝养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加速胃排空,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疏肝养胃汤多潘立酮胃排空胃动素胃泌素

    脐疗联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赵玉苓罗艳高长花李霞...
    829-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脐疗联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瘦素(L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并给予捏脊疗法;观察组上述治疗联合脐疗,两组均治疗4周.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血清LP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血清L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观察组LP、TNF-α水平皆高于对照组.结论:西药基础上脐疗联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可进一步减轻症状体征,改善血清LP、TNF-α水平,提高疗效.

    小儿厌食症脐疗捏脊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探讨湿疹儿童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及苡仁祛湿汤的调节作用

    史俊奇周海燕董小双裴宇...
    83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湿疹儿童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及苡仁祛湿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30例湿疹患儿作观察组,予苡仁祛湿汤口服治疗2周,另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粪便菌群的物种构成及相对丰度.结果:湿疹患儿与健康儿童β多样性存在差异,LEfSe分析显示,湿疹患儿与健康儿童瘤胃球菌、梭菌科、埃希-志贺菌、乳杆菌等10个显著差异物种(均P<0.05).干预前后菌群多样性无差异性,拟杆菌门及拟杆菌属有所增高(均P>0.05),Butyricicoccus及Trichococcus相对丰度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湿疹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差异,苡仁祛湿汤可上调肠道拟杆菌门、拟杆菌属、Butyricicoccus及Trichococcus的相对丰度,减轻肠道炎症.

    儿童湿疹肠道菌群苡仁祛湿汤16srRNA

    补脾益肺方治疗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新刚黎钢叶津津夏国杰...
    837-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肺方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0例肺脾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和运动干预,观察组加服自拟补脾益肺方水煎服,疗程1个月.评价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进行多维疲劳量表(MFI)评分、中医肺脾气虚证候积分评分及生活质量(KPS)评分,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MFI评分和肺脾气虚证候主症、次症及证候总积分显著下降(均P<0.05),KPS评分显著提升(均P<0.05);补脾益肺方干预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明显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CD8+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均P<0.05).结论:自拟补脾益肺方可有效缓解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肺脾气虚证候,提高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肺癌癌因性疲乏肺脾气虚证补脾益肺方生活质量T细胞亚群

    药罐脐疗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gE、IL-17的影响

    黄莉莉张振发刘炳旭
    840-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氯雷他定口服基础上辅以药罐脐疗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CU)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CU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氯雷他定口服基础上辅以药罐脐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荨麻疹评分(UAS),中医证候评分,血清IgE、IL-17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两组患儿UA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中医证候各项评分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IgE、IL-17水平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2例(4.3%),低 于对照组复发8例(19.5%)(P<0.05).结论:氯雷他定口服基础上辅以药罐脐疗治疗小儿CU可缓解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复发.

    慢性荨麻疹风寒束表药罐脐疗IgEIL-17

    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唐丹王新兰
    84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湿热瘀结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瘀结症状(下腹刺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量多)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红藤除湿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红藤除湿化瘀汤灌肠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