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张淑芳

月刊

2096-3327

zz@zhongguoyaoshi.com

010-88312157

100044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1-1001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Journal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
查看更多>>《中国执业药师》杂志自2003年创刊以来,秉承“合理用药,呵护公众健康”的办刊宗旨,服务于药师、医师及药学教育、科研,药品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技术人员,力求使杂志成为药学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神经损伤因子、内皮功能的影响

    嵇继宇王莉田小军王玉梅...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神经损伤因子、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4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保护脑神经、缓解脑水肿、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两组均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损伤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ICAM-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ET-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NO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57%)高于对照组(82.3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MMPs生成,改善神经损伤因子及内皮功能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依达拉奉右莰醇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神经损伤因子内皮功能

    坦索罗辛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豆亚鹏胡祥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于某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皮质醇(Cor)]、排石情况(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净时间、排石疼痛评分和结石清除率)、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Cor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排石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未出现复发,对照组7例(14.00%)患者出现复发,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530,P=0.01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10,P=0.47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结石清除率,缓解排石疼痛,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且复发风险较低.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坦索罗辛输尿管结石结石清除率氧化应激

    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合并继发性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冯佳媛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从初始抗感染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协助调整治疗方案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识别等方面作为工作切入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方法:临床药师在查阅指南和文献资料等循证证据基础上,结合临床疗效评估和诱发癫痫药物相关性辨识,协助医生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患者通过2次抗感染药物调整后治疗有效且癫痫未再发生.结论: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应重视真菌性尿培养结果.对于老年糖尿病伴血清白蛋白降低患者,在使用厄他培南治疗时需警惕癫痫的发生.

    复杂性尿路感染光滑念珠菌癫痫厄他培南氟康唑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炎症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的影响

    李梦竹李瓅周亚丹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75mg/d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炎症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镇静、扩容及限制盐摄入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拉贝洛尔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SIRTs[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IL-8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IRT1、SIRT3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1.74%)低于对照组(52.1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5mg/d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SIRT1、SIRT3水平,还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妊娠期高血压炎症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互联网+"全生命周期药学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谷永杰郭倩倩郑兰方圆...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用药现状、达标情况及用药依从性,以期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2年1~6月在某院就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社区义诊收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干预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及检验、检查结果,定期随访用药情况,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并发症、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干预组患者需求及梳理用药不适宜情况,指导患者用药,解答患者的咨询或疑虑,并给予就医指导.对照组只定期追踪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解答患者的咨询及疑虑.结果:实施"互联网+"全生命周期药学服务后,两组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均改善,且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结论:关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与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和用药依从性.

    互联网+药学服务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依从性

    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

    郝海菊王军张俊清蒋辉...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2月某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6例,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辅酶Q10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心功能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等因素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MCP-1、HMGB1、正五聚蛋白-3(PTX-3)、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及心室短轴缩短率(FS)均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磷酸肌酸钠与维生素C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改善心肌酶、MCP-1、HMGB1等相关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心肌酶疗效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在支气管哮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李楠楠周建超李坤胡卫红...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均连续治疗7天.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发热、肺部阴影、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记录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2.86%,P<0.05);观察组退热、肺部阴影消失、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用药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病毒性肺炎整体疗效较好,有助于主要症状较快缓解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儿童重组人干扰素α2b复方异丙托溴铵炎症

    基于1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探讨药学会诊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

    李荣金艳平李颖慧杨莉...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对会诊患者的药学监护,评价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索药学会诊促进合理用药实践.方法:收集2016~2022年临床药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15例ADR报告,对ADR的类型、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涉及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的发生时间、恢复时间、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学会诊建议、ADR关联性评价及转归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ADR报告中,男性(50.43%)和女性(49.57%)患者ADR发生比例相当;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ADR较多(53.04%),且发生严重ADR比例较高;上报的ADR涉及14类药物共43个品种;抗感染药物致ADR的发生率最高(86.12%);一般ADR最多(85.22%);严重ADR有17例,其中14例由抗感染药物引起;静脉滴注为发生ADR的主要途径(82.61%);ADR发生时间大多为用药后24h~1周;恢复时间多数在ADR发生后24h~1周;ADR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25.74%);药学会诊建议以停用可疑药物为主(85.22%);ADR的结果均为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会诊,实施药学监护,有助于加强ADR的识别与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临床药师药品不良反应药学会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认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类调脂药物

    景智丁征
    108-111页

    临床常用的祛痰药物,您用对了吗

    李淑媛邢召举
    112-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