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医学
中国职业医学

黄汉林

双月刊

2095-2619

zgzyyx@21cn.com,zgzyyx@gdoh.org

020-84197595

510300

广州市新港西路海康街68号

中国职业医学/Journal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为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执行规范优秀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欢迎踊跃投搞、订阅。本刊主要报道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科研成果;新的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监督与管理经验;职业病诊断、治疗及中毒急救、有关病例分析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述性文章;与职业有关病伤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和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省2020-2023年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戎伟丰谢佐菲何嘉恒袁静...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0-2023年广东省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子系统"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2020-2023年广东省20个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检查、职业防护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化学因素和噪声等)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3年广东省共监测13 058家重点行业企业.其中,大、中、小、微型企业分别有290、1 342、7 635和3 791家,企业规模以小、微型企业为主,分别占58.5%和29.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超标企业7 542家,超标率为57.8%.13 058家企业涉及劳动者1 942 517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835 567人,接害率为43.0%.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率分别为71.9%、73.8%和86.5%.接触噪声、粉尘和化学因素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分别为2.0%、0.6%和1.0%.企业防尘口罩、防毒口罩或面具、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的发放率分别为83.3%、71.3%和77.8%;防尘设施、防毒设施、防噪声设施的设置率分别为85.6%、81.2%和50.1%.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噪声岗位/工种和工作场所超标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值均<0.01),化学因素岗位/工种超标率和工作场所超标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值均<0.01).结论 广东省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普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占比较高,需进一步完善防噪声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加强全省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监测,以降低发生职业病的风险.

    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监测职业卫生粉尘化学因素噪声

    《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的通知》解读

    《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
    59页

    心理弹性和共情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中介效应分析

    艾海提·尼亚孜占琼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和共情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437名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压力感知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测量其心理弹性、共情能力、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心理弹性、共情能力、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得分分别为(90.2±13.4)、(93.8±10.1)、(53.7±12.2)和(47.3±12.6)分.职业倦怠检出率为37.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和共情能力在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心理弹性占13.6%,共情能力占41.3%.结论 心理弹性和共情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间中介效应明显.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心理弹性共情能力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中介效应

    手持工件打磨作业致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流行病学调查

    潘思玉严茂胜肖斌贾艳霞...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持工件打磨作业致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HAVD)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某运动器材生产企业的222例OHAVD患者(病例组)、275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接触组)和同企业不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243名健康工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3组人群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采用人体振动测量仪检测手传振动的接触水平,计算8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8)]和累积振动暴露水平(CVEL).结果 接触组和病例组人群手指发冷、麻木、刺痛和振动性白指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病例组人群上述手部症状检出率均高于接触组(P值均<0.05).病例组人群A(8)和CVEL均高于接触组(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CVEL均是OHAVD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接触手传振动人群CVEL水平与罹患OHAVD的风险存在正向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总趋势P<0.01,非线性P<0.01),随着CVEL的增加,罹患OHAVD的发病风险呈递增趋势.结论 接触手传振动是OHAVD的危险因素;应及早对接触手传振动人群进行干预,降低振动接触水平,控制振动接触时间.

    手臂振动病手传振动累积振动暴露水平影响因素剂量-反应关系

    双着丝粒染色体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建立与验证

    孟倩倩张忠新任越李晓臻...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染色体全自动扫描分析系统的双着丝粒染色体(DC)半自动分析的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采用X射线对3名健康志愿者的周围血进行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00、0.10、0.25、0.50、0.75、1.00、2.00、3.00、4.00和5.00 Gy,吸收剂量率为1.0 Gy/min.采用高通量染色体全自动分析系统对DC样本进行中期分裂相图像采集,通过DCScore软件自动分析DC畸变,人工确认后拟合DC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采用本实验室参加全国生物剂量估算能力比对的3份考核样品对拟合的DC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 在0.00~5.00 Gy剂量范围内,DC率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拟合的DC半自动分析的剂量-效应曲线为ŷ=0.000 8(±0.000 2)+0.009 2(±0.000 9)D+0.014 2(±0.000 4)D2(决定系数为0.999 8).对3份考核样品估算剂量与实际剂量相对偏差在20.00%左右,可以用于生物剂量估算;且除去与人工分析相同操作的使用时间,半自动分析方法可将分析效率提高26.0倍.结论 构建X射线诱导的DC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进行生物剂量估算,可数倍缩短人工分析时间,在大规模辐射事故的核应急响应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剂量估算剂量-效应曲线双着丝粒染色体自动分析X射线

    交通运输业驾驶员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虞心阳陈惠清夏冰吴君乐...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交通运输业驾驶员职业健康素养(OH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880名出租车公司、客运公司、货运公司和网约平台公司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个人问卷》以网络问卷方式对其OHL现状进行调查,分析OHL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总体OHL水平为54.32%(478/880);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健康工作方式与行为维度的OHL水平分别为55.34%、79.55%、58.30%和46.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客运公司和货运公司驾驶员OHL水平均高于出租车公司驾驶员(P值均<0.01);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驾驶员的OHL水平均低于国有企业驾驶员(P值均<0.05);大型企业驾驶员OHL水平低于微型企业驾驶员(P<0.05);目前岗位工龄>5~10年和>10年的驾驶员OHL水平均低于工龄为1~5年者(P值均<0.05).结论 交通运输业驾驶员OHL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用人单位的类别、经济类型、规模和目前岗位工龄均为OHL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业驾驶员职业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影响因素

    电子制造企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与职业紧张相关性分析

    陈惠清李晓艺黄曼琪郭垚...
    81-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2家电子制造企业392名一线生产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调查其WMSDs和职业紧张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总WMSDs检出率为39.5%,多部位WMSDs检出率为30.6%;职业紧张检出率为14.8%.职业紧张组人群总WMSDs检出率和多部位WMSDs检出率均高于非职业紧张组(65.5%vs 35.0%,56.9%vs 26.0%,P值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性别、工种和周工作天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职业紧张组人群罹患WMSDs的风险高于非职业紧张组(P<0.01).结论 电子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可导致其罹患WMSDs的风险升高.降低电子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有利于降低其罹患WMSDs的风险..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职业紧张电子制造业相关性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四氯乙烷2种异构体

    吴凡何嘉恒袁静蒙瑞波...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人尿中1,1,1,2-四氯乙烷(TeCA)和1,1,2,2-TeCA的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方法.方法 取5.0 mL尿样加入2.0 g无水硫酸钠,再加入5.0 mL乙酸乙酯振荡混匀;取萃取液1.0 mL经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尿中1,1,1,2-TeCA和1,1,2,2-TeCA在质量浓度为0.250~50.75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9.尿中1,1,1,2-TeCA检出限为0.020 mg/L,定量下限为0.060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2%~101.32%;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1%~0.47%和0.39%~1.09%.尿中1,1,2,2-TeCA检出限为0.050 mg/L,定量下限为0.150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42%~101.32%;批内、批间RSD分别为0.28%~1.04%和0.50%~1.03%.1,1,1,2-TeCA 和 1,1,2,2-TeCA 均无法在常温下保存;4 ℃下 1,1,2,2-TeCA 可保存至少 3 d;-20 ℃下,1,1,1,2-TeCA仅能保存1 d,1,1,2,2-TeCA可保存至少5 d.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样品前处理简单,结果更为直观可靠,可用于职业人群尿中1,1,1,2-TeCA和1,1,2,2-TeCA的检测.

    四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乙酸乙酯气相色谱法液液萃取

    综合指数法在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陈林赵秋妮徐酩朱宝立...
    90-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指数法在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2家铅酸蓄电池企业A、B,以其中球磨、铸板、和膏、涂板、磨片、分刷片、焊接和加酸充电8个关键岗位为研究对象.对2家铅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关键岗位铅烟、铅尘和硫酸水平,采用综合指数法对8个关键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企业A铸板和焊接岗位铅烟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磨片和分刷片岗位铅尘CTWA,企业B磨片岗位铅尘CTWA、焊接岗位铅烟CTWA均超过其职业接触限值.企业A铸板、焊接、磨片和分刷片岗位风险评估结果为中等风险,其他岗位均为低风险.企业B磨片和焊接岗位风险评估结果为中等风险,其他岗位均存在低风险.结论 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估结果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一致;综合指数法可较好地评估铅酸蓄电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综合指数法

    广东省市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演练能力评估

    江嘉欣周珊宇刘新宇刘晓勇...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广东省市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演练能力.方法 组织广东省21支地市级队伍开展卫生应急演练竞赛,进行综合笔试和专业实操2个环节考核.结果 21支地市级队伍总分、综合笔试和专业实操的及格率分别为66.7%、33.3%和66.7%;综合笔试的及格率低于专业实操(P<0.10).珠江三角洲地区队伍的总分、综合笔试和专业实操的及格率均分别高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88.9%vs50.0%,55.5%vs 16.7%,88.9%vs50.0%).综合笔试及格率4个考点中,最高是化学中毒个人防护原则(57.1%).专业实操5个考点中,及格率最高的是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搭配以及中毒检测实践(均为71.4%).结论 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市级演练能力亟待提高;应重点加强对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力建设.

    突发中毒应急演练能力评估综合笔试专业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