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咨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国中医药咨讯

郭晓

旬刊

1002-0187

zgzyyzz@yahoo.com.cn

010-5128107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

中国中医药咨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癌组织中Sufu、Hip 及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

    何国栋肖忠承周育栀黄纪媛...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Sufu、Hip、Cyclin D1 在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35 例肝癌及癌旁病理组织芯片中Sufu,Hip 及Cyclin D1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35 例肝癌组织中Sufu 及Hip 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而Cyclin D1 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 Sufu 蛋白在肝癌未合并肝硬化患者中表达率高(5/7,71.43%,P=0.0207),除此之外,Sufu、Hip 及CyclinD1 蛋白在肝癌中表达与肿瘤大小、AFP 含量、是否合并肝硬化、有无转移及患者年龄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ufu及Hip 为Hedgehog 信号通路的两个负性调节基因,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Cyclin D1 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反应肝癌细胞增殖,但与Sufu 及Hip 表达不相关.

    肝细胞癌Sufu蛋白Hip蛋白CyclinD1蛋白Hedgehog信号通路

    丙氨酰- 谷氨酰胺对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文清余全明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氨酰- 谷氨酰胺(Ala-Gln)对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ICU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71 例,随机分为两组:Ala-Gln 组(n=36)为Ala-Gln 干预治疗,入院后每日静脉滴注Ala-Gln100ml 连续使用15d 常规组(n=35),不使用Ala-Gln.两组均于入院第1 天、第7 天、第15 天采血检测患者白介素-2(IL-2)、T 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 Ala-Gln 组与常规组相比,IL-2、CD3、CD4 细胞比例,CD4/CD8 比值IgG、IgA 明显升高,且改善时间更早.结论 肠外补充Ala-Gln 有助于改善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免疫功能.

    丙氨酰-谷氨酰胺脑血管意外昏迷免疫

    浅析肥胖糖尿病患者特征

    李爱平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主要探究肥胖对Ⅰ型糖尿病影响,为Ⅰ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到2011 年间的入院患者共102 例,其中4 例为经典Ⅰ型糖尿病患者,9 例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89 例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并记录,然后测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餐后2hC 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血脂.结果:经与非肥胖Ⅰ型糖尿病患者比较,肥胖Ⅰ型糖尿病易发生冠心病、高脂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P<0.05;空腹、餐后2h C 肽时水平高,P<0.05;不易出现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P<0.05;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肥胖经典Ⅰ型糖尿病比较,后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空腹血糖水平较高,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依赖,P<0.05;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经典Ⅰ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后者发病年龄小、病程短、初诊时空腹血糖水平高,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情况,但糖尿病周围神经合并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几率小,P<0.05.结论:肥胖性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同Ⅱ型糖尿病类似[1].

    肥胖症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雾化吸入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 氨溴索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及相关性分析

    丁亚民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 氨溴索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效观察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86 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均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 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α糜蛋白酶.观察患者肺部湿啰音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部湿啰音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雾化吸入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 氨溴索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野菊花地塞米松+氨溴索肺部感染疗效分析

    姜黄片质量标准研究

    袁林亚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姜黄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方中的姜黄、川芎;硼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姜黄素的含量.结果:姜黄素在8~24ug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 为1.48%(n=5).结论:重复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姜黄片姜黄素含量测定

    自拟降脂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试验

    张立霞孙朝霞赵利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降脂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降脂茶(3 次/ 日饮用,共3 个月)治疗52 例NAFLD,其中男29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12.2±1.8)岁,基础疾病为体重过重和/或中心性肥胖.结果:饮用降脂茶后,临床症状改善率86.4%(38/44);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异常改善率78.9%(30/38);血脂异常改善率46.7%(14/30);并且34.6%(18/52)的患者B 超脂肪肝程度下降1 个或1 个以上等级;全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5%(7/52),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结论:降脂茶对NAFLD 有一定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药降脂茶治疗

    维生素C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王永红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探究大剂量维生素C 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临床资料为收集自2005 年08 月至2010 年08 月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60 例小儿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0 人,治疗组为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C 进行辅助治疗的患儿,然后利用回顾性对照分析的方法 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30 例中痊愈23 例,好转7 例,无效0 例,对照组30 例中痊愈20 例,有效9 例,无效1 例.结论:维生素C 在治疗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维生素C疗效对照分析

    奥沙利铂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王芳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恶性胸腔积液使用奥沙利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我院抽取由各种疾病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32 例,临床治疗时给予分组,每组16 例,选择使用奥沙利铂的病例为一组,选择使用顺铂的病例为二组,用药方式均为胸腔注药,对比、探讨一组的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一组有效率75%,12 例有效病例中5 例改善(31.3%)、7 例缓解(43.7%),比二组的有效性高(P<0.05);一组副反应发生率25%,4 例出现副反应的病例中1 例为肠胃不适(6.3%),2 例为胸痛(12.4%),1 例为肢端不适(6.3%),比二组的安全性高(P<0.05).结论:针对恶性胸腔积液使用奥沙利铂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奥沙利铂有效性安全性

    人参与西洋参皂苷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张秀丽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人参和西洋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人参与西洋参中的各单体皂苷含量.结果: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大约是人参中的2 倍以上;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 含量远高于人参中Rb1 的含量,人参皂苷Re 含量是人参中Re 的4.8 倍,人参皂苷Rd 含量是人参中Rd 的2 倍.而人参中人参皂苷Rg1 含量是西洋参中Rg1 的2.4 倍,人参皂苷Rf、Rg2、Rb2 的含量明显高于西洋参中相应单体皂苷的含量,而人参单体皂苷Rc、Rb3 在人参和西洋参中的含量相差不大.结论:人参与西洋参的总皂苷和各单体皂苷的含量差异性较大,期望结合人参单体皂苷的药理活性,更合理地指导临床应用.

    人参西洋参人参单体皂苷HPLC法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张志坚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称室速,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束支、蒲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尤其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其次为心肌病、心衰、二尖瓣脱垂及心瓣膜病等[1].室速临床分类较多,可根据心电图表现可分为早搏型、单形、双向性、双重性、并行性及多形室速六类;可根据心动过速发作的持续时间分为持续性、非持续性及反复性室速三种;可根据发作方式分为阵发性及非阵发性室速两类等等.室速一旦发生,病人多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黑蒙甚至晕厥等,严重者可转变为心室颤动致心源性猝死[2].因此,室速患者需要立刻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消除症状,挽救患者生命.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速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 年4 月-2011 年11 月我院收入的50 例室速患者进行治疗,记录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静脉注射胺碘酮积极治疗,50 例患者中成功复律者43 例;5 例不能转为窦性心律而使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成功;1 例因胺碘酮及直流电复律均不成功致心室颤动而死亡;1 例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抢救成功.结论:胺碘酮是治疗室速有效的药物,患者大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效果不明显或者无效者,应该积极进行其他有效处理,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胺碘酮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