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张磊(兼)

月刊

1008-9500

crcu2013@126.com

0516-85736600,85736907

221006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5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Journal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CHSSCD
查看更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月刊)创刊于1982年,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指导,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和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办,系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指导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企业,仅仅依靠政府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面向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读者网络,是资源综合用、环境保护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钴萃余液中和除杂及钴回收试验研究

    付晨晓姚现召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以某铜钴矿回收过程的萃铜余液为原料,采用中和除杂-沉钴工艺回收氢氧化钴产品。结果表明,从中和除杂的最佳条件来看,反应温度为 80℃,终点pH为 5。0~5。5,空气流量为 400 L/min,搅拌速度为 2 200 r/min,反应时间为 4 h。最佳条件下,Al、Fe、Mn沉淀率分别为 98。66%、98。81%、8。53%,Co沉淀率仅为 0。21%。后续对除杂后液进行MgO沉钴,Co沉淀率超过 99%,在沉钴过程中,维持惰性气氛对Mn沉淀具有明显抑制效果。

    钴回收萃余液除杂氧化镁

    S Zorb废吸附剂磁分离回用技术分析

    丁李节王治飞王为振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某炼油厂S Zorb装置产生大量极具回收价值的废吸附剂,部分未来得及参与反应,部分参与反应的流程较短。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开展试验,分析S Zorb废吸附剂磁分离回用技术的可行性。其间根据S Zorb吸附剂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磁分离选矿理论,讨论新鲜剂和再生剂的磁选原理,提出磁分离工艺,开展小型试验,确定磁分离回用的技术效果,然后进行工业试验。研究表明,S Zorb废吸附剂的磁分离回用技术可实现工业化应用,从而显著降低S Zorb装置运行费用,减少危废排放量。

    SZorb装置吸附剂磁分离回收危废

    陶粒窑协同利用二次铝灰过程的氟化物转化规律研究

    周金良王先荣邵念萍汪洋...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粒窑以重金属类污泥原料,协同利用铝灰,通过高温烧结制备高性能陶粒,这是实现二次铝灰无害化与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二次铝灰中的氟具有毒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氟化物的转化规律。试验借助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X射线荧光(X-Ray Fluorescence,XRF),研究陶粒窑重金属类污泥协同利用铝灰制备高性能陶粒时氟的转化规律。研究发现,提高焙烧时间、含重金属污泥与二次铝灰配比及焙烧温度,可以使二次铝灰中的氟更多地转移到尾气中;延长浸出时间,提高浸出温度,增大液固比,有助于减少陶粒的氟含量。最优烧结条件为物料配比 20%、烧结温度 1 100℃、烧结时间20 min,最优浸出条件为烧结成品陶粒液固比 5∶1、浸出温度 35℃、浸出时间 60 min。在最优条件下烧结及浸出后,二次铝灰中,43。94%的氟转化为气态,23。69%的氟转移至浸出液,32。37%的氟则残留在浸出渣中。因此,适当调控焙烧参数和浸出条件可以影响高温下氟的迁移和转化行为,这对于提高二次铝灰处理效率和降低氟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次铝灰高温烧结陶粒氟化物迁移转化

    废弃物替代河砂制备水泥砖的可行性研究

    高风兰路根柱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泥砖生产中,农业废弃物的使用可减少环境污染。为研究农业废弃物替代河砂制备水泥砖的可行性,本文使用农业废弃物部分替代砂来制备水泥砖,并测试水泥砖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农业废弃物制备的水泥砖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较弱,但经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秸秆水泥砖满足强度要求。研究结果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农业废弃物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吸水率耐久性

    榆林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刘晓燕袁丽艳巴淑萍王贵...
    22-2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榆林窟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研究对象(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6 月),重点考察其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并对污染来源进行简要分析。研究表明,榆林窟PM10 中 9 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的排序为SO42->Ca2+>Cl->NO3->Na+>K+>Mg2+>NH4+>F-;SO42-、Ca2+、Cl-、NO3-和 Na+ 占 离 子总量的 92。8%;硫氧化率(Sulfur Oxidation Rate,SOR)和氮氧化率(Nitrogen Oxidation Rate,NOR)年均值说明PM10 中SO42-和NO3-主要为二次转化。因子分析表明,PM10 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盐渍土扬尘、榆林窟崖体扬尘和二次气溶胶。

    榆林窟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来源

    不同含水率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

    张昊譞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注水、采空区积水和井下水害等因素会使待开采煤层和处于自燃带的遗煤不同程度地增加含水率,而水分对煤自燃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应用程序升温试验,结合红外分析,对某矿区不同含水率煤样的氧化规律进行研究,测定其交叉点温度、气体产物和官能团变化,分析不同含水率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抑制煤自燃。

    含水率自燃特性官能团

    湿度对活性炭吸附氨气的影响研究

    黄丹鞠庆玲刘启凯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性炭是去除氨气的有效材料,不同原材料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差异较大,且湿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有重要影响。试验研究不同湿度下 3 种活性炭的氨气去除效果,考察最优进气湿度下初始浓度、流量、温度对椰壳活性炭吸附氨气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活性炭工程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3 种活性炭吸附氨气的最佳湿度均为 50%;椰壳活性炭微孔结构多,比表面积大,表面含氧官能团多,有利于对氨气的吸附;湿度较低时,水膜不足以形成,吸附效果较差;湿度较高时,孔隙结构易被堵塞,同时水分子优先在活性炭表面形成氢键,与氨气分子竞争,占据活性炭表面的活性位点,导致氨气吸附变差;活性炭更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小流量的低温废气源。

    活性炭氨气湿度吸附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分析

    马涛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泛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差,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本文以兰考县为研究区,将沙化耕地作为研究对象,设计 4 个试验组,采取 4 种改良措施(分别施用复合肥、污泥生物质炭、鸡粪和粉碎秸秆),同时设置 1 个空白对照组,14 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计算土壤团聚体组分比例,判断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提升效果。结果显示,施用污泥生物质炭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好。

    土壤改良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兰考县

    南宁市内河沉积物的汞含量及其潜在风险

    范辉黎凤霞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内河聚集的沉积物是内河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潜在的二次污染源。本文结合南宁市19 条内河的沉积物样品和水样检测结果,分析内河沉积物的汞全量及有效态,比较内河环境及纯水环境下沉积物的汞浸出浓度,评估内河沉积物中汞的活性及迁移趋势对内河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南宁市内河沉积物中汞对内河水环境质量无显著的潜在风险。

    内河沉积物汞含量有效态潜在风险

    自动控制系统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付源徐坚麟顾斌邱正庚...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逐渐增加,餐饮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与此同时,餐厨垃圾的产生量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 1。3 亿t,中国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2 000 万t,且年均增长率为 15%。数量庞大的垃圾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餐厨垃圾处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本文结合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处理效率和环境友好性。研究表明,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智能管理和优化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餐厨垃圾处理优化控制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