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肾藏精"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的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该理论认为,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它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沉积和Tau磷酸化,这些会激活神经毒性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严重损害患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目前针对AD在中医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AD发病机制复杂,能够彻底治疗的药物研发也存在一些困难.干细胞疗法是促进机体自我修复和再生的重要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该文通过整理与总结相关文献,以BMSCs为切入点探讨其与中医"肾藏精"理论的联系,并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探讨"肾藏精"理论的现代物质基础.研究表明,补肾中药治疗AD的机制与BMSCs密切相关.BMSCs产生的外泌体是影响AD的主要物质之一,外泌体主要含有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等,并参与细胞间通讯,调节细胞功能,可通过减少Aβ沉积、抑制Tau蛋白磷酸化和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元再生等途径来影响AD.因此,基于"肾藏精"理论探讨外泌体与AD的防治,将为中医药治疗AD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