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赭石致小鼠多脏器损伤研究

    卢闵王程程饶佳丽甘焕新...
    3031-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赭石是一种常用的矿物类中药,《中华本草》第 2 卷矿物药篇中记载其有毒性,不可久服。该研究考察赭石及煅赭石对小鼠的多脏器损伤作用,并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索其相关脏器的毒性机制。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赭石低剂量组、赭石高剂量组、煅赭石高剂量组,共 4 组,每组 12 只,雌雄各半。赭石煎剂连续灌胃给药 10 d,然后观察一般情况并取材,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赭石高剂量组小鼠表现出明显毒性反应,肠道、肝脏、脾脏、肺脏出现不同程度毒性损伤;赭石低剂量组小鼠无毒性反应;煅赭石高剂量组较赭石高剂量组毒性明显减轻,小鼠仅肺脏出现毒性损伤。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对照组及赭石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共检测出 15 种显著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通路为癌症中的胆碱代谢通路、鞘脂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赭石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INSIG1 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大剂量、长时间的赭石煎剂使用会造成多种脏器损伤,相同剂量的煅赭石毒性小于赭石,低剂量赭石无明显毒性作用。鞘脂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等脂质代谢通路紊乱可能是赭石诱导肺毒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赭石肺毒性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赭石小鼠脏器损伤肺组织代谢组学脂质代谢

    枸杞子-丹参诱导穆勒细胞重编程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实验研究

    宋厚盼欧晨熊萌蒋鹏飞...
    3040-3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滋阴活血明目药对枸杞子-丹参(Lycii Fructus-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LFSMR)抑制穆勒细胞(Müller cell,MC)胶质化,促进MC重编程转分化为视网膜神经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效应及机制。将 12只C57 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48 只转基因RP(rd10)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LFSMR低、高剂量组,每组 12 只。HE染色检测视网膜病理改变,视网膜电图检测视网膜功能,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视网膜厚度并进行眼底照相,激光散斑灌注成像检测视网膜局部血流,数字PCR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相关蛋白表达。LFSMR可明显改善rd10 小鼠视网膜病理改变;LFSMR可明显增加小鼠视网膜a波和b波振幅;LFSMR可显著增加小鼠视网膜厚度;LFSMR可明显恢复RP病变过程小鼠眼底损伤;LFSMR可显著提升RP病变过程小鼠视网膜血流量;LFSMR可显著抑制RP发病过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表达,上调性别决定域Y链蛋白 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box protein 2,SOX2)、双链复合蛋白 6(paired box protein 6,Pax6)、视紫红质(rhodopsin)、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突触融合蛋白(syntaxin)、胸腺细胞抗原1。1(thymic cell antigen 1。1,Thy1。1)mRNA表达;LFSMR可显著抑制GFAP蛋白表达,提升SOX2、Pax6、rhodopsin、PKCα、syntaxin、Thy1。1 蛋白表达。LFSMR可逆转rd10 小鼠视网膜病理改变,改善视网膜功能和眼底表现,增加视网膜厚度,提升视网膜局部血流量,发挥治疗RP的效应。LFSMR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穆勒细胞胶质化,促进穆勒细胞重编程转分化为各类视网膜神经细胞有关。

    枸杞子丹参视网膜色素变性穆勒细胞胶质化重编程

    见血清提取物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及成分分析

    孔帅文张源曾炼陈曦荣...
    3050-3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见血清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潜在机制。见血清药材粉碎,提取浓缩得醇提物,经萃取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萃取物,进一步利用D101 大孔树脂柱色谱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得流分①~⑥。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见血清提取物单独处理组及LPS联合见血清提取物干预组。采用LPS诱导BV-2建立神经炎症细胞模型,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释放;RT-qPCR检测促炎细胞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IL-6、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COX-2、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p6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ease,JNK)、磷酸化JNK(p-JNK)、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磷酸化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蛋白表达;UHPLC-Q-Exactive Orbitrap技术结合文献比对解析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见血清不同部位提取物均可以显著降低LPS诱导BV-2 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释放,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作用最显著且无细胞毒性,该部位流分⑥还可以剂量依赖性降低iNOS、COX-2、IL-6、IL-1β和TNF-α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LPS诱导BV-2中p-p65、p-ERK、p-p38 和p-JNK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质谱分析流分⑥共鉴定到 79 种化合物,含 12 种已被证实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该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证实了见血清提取物在治疗神经炎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揭示了其抗炎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MAPK信号通路实现。

    见血清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化学成分

    雷公藤甲素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雌性大鼠生殖毒性的影响

    樊媛芳苏晓慧徐颖孔祥英...
    3061-3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及机制,将 5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CIA),雷公藤片临床等效剂量 0。5、1、2 倍组(含雷公藤甲素3。75、7。5、15 μg·kg-1·d-1),每组 10 只,首次免疫后当日开始灌胃给药,每天 1 次,给药 42 d。分别于第 21、42 天取材,计算子宫和卵巢脏器指数;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和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卵巢组织匀浆中雌二醇(estradiol,E2)及细胞色素P450A1(aromatase,CYP19A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通路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 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3,TGFβ3)、细胞信号传导分子 3(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3,Smad3)及肾上腺核受体 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表达水平。并在体外建立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系,经TP给药(30、60、120 nmol·L-1)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GFβ3、Smad3 及SF-1蛋白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SF-1因子入核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TP各给药组在给药21、42 d子宫腺体数、总卵泡数、成熟卵泡数、黄体数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仅 2 倍TP在给药 42 d时可显著增加闭锁卵泡数;TP 3。75 μg·kg-1·d-1在给药 21 d 即可显著降低 E2 水平,但对雌激素合成限速酶 CYP19A1 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卵巢组织TGFβ3、Smad3 因子表达,且无论给药 21 d还是 42 d,TP 7。5、15 μg·kg-1·d-1均显著降低SF-1 因子表达。TP可显著促进体外卵巢细胞凋亡,给药 24 h后,凋亡主要集中在凋亡晚期;且 60 nmol·L-1 TP即可显著降低TGFβ3、Smad3 及SF-1 蛋白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2 倍以下临床等效剂量的TP灌胃 21、42 d并未引起CIA大鼠子宫、卵巢组织明显的生殖损伤,仅在 2 倍临床等效剂量给药 42 d时,闭锁卵泡数发生显著变化。TP通过抑制TGFβ3/Smad3/SF-1 通路表达发挥体内生殖靶器官及体外卵巢细胞生殖毒性作用。

    雷公藤甲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雌性大鼠卵巢功能毒性毒性机制

    基于斑马鱼模型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四方木皮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陈柳燕吴传梅梁潘韦金凤...
    3070-3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四方木皮抗炎的作用机制,并用斑马鱼炎症模型进行验证。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四方木皮抗炎的有效成分、潜在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用脂多糖(LPS)诱导斑马鱼炎症模型,以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OS)生成率等指标来评价四方木皮水提物和 70%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用qPCR验证预测的主要靶点。预测发现,四方木皮的潜在抗炎靶点有 121 个,PPI分析显示,四方木皮抗炎主要作用于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c-fos原癌蛋白(c-fos proto-oncogene protein,FOS)、环状素受体 1(estrogen receptor 1,ESR1)、趋化因子 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白细胞分化抗原 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等靶点;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作用于抑制细胞凋亡过程、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细胞增殖的正向调节;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表明,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途径、HIF-1信号通路等可能在四方木皮抗炎中起关键作用;分子对接显示,5 种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力。斑马鱼动物实验表明,四方木皮可显著抑制炎症导致的ROS形成,降低幼鱼体内细胞死亡,抑制了组织中炎症反应的增强。此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TP53、FOS、衔接蛋白复合物-1(adaptor protein complex-1,AP-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P38,P38)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四方木皮水提物和 70%乙醇提取物组的斑马鱼组织中NF-κB、TP53、FOS、AP-1、P38 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四方木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炎作用,且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有关。

    四方木皮抗炎斑马鱼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METTL3-SFRP4/Wnt/β-catenin通路探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

    王玉亭吴雅婕黄玉蓉薛秋云...
    3081-3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uangqin Qingre Chubi Capsules,HQC)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及机制。70 只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QC低(0。18 g·kg-1)、中(0。36 g·kg-1)、高(0。72 g·kg-1)剂量组,甲氨蝶呤(MTX,0。75 mg·kg-1)组,阴性对照组(NC组,模型+生理盐水)。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QC低(5%HQC含药血清+95%滑膜培养基)、中(10%HQC含药血清+90%滑膜培养基)、高(15%HQC含药血清+85%滑膜培养基)剂量组,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gerase like 3,METTL3)、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 D1(CCND1)、V-Myc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c-Myc)、纤连蛋白(fibronectin)、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进一步检测MMP3 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在AA-FLS上敲低METTL3 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检测各基因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 的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四肢均发现红肿现象,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关节肿胀度显著下降(P<0。05),后足撤退阈值和体质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METTL3 在AA大鼠高表达,且与SFRP4 的表达呈负相关。AA-FLS经给药后,METTL3、β-catenin、CCND1、c-Myc、fibronectin、MMP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敲低METTL3 后β-catenin、CCND1、c-Myc、fibronectin、MMP3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同时HQC+敲低METTL3 组的β-catenin、CCND1、c-Myc、fibronectin、MMP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METTL3 敲低组(P<0。05)。HQC能不同程度降低IL-1β、IL-6、IL-8 水平(P<0。05)。结果表明,HQC对AA大鼠有明显改善作用;METTL3 在AA大鼠滑膜组织和AA-FLS中表达显著升高,这可能是诊断和治疗RA的潜在靶点;HQC通过METTL3-SFRP4/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RA,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黄芩清热除痹胶囊METTL3SFRP4Wnt/β-catenin

    基于泛癌Bulk RNA-Seq探索不同五运六气气化体质人群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唐心浩储博文李辰天一王映菲...
    3095-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五运六气气化理论认为先天气化体质是决定后天疾病发病特征的关键因素。既往研究表明,五运六气气化体质(以下简称体质)特征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中医五运六气气化理论的肿瘤分型可反映肿瘤人群的预后风险。五运六气气化理论具有较高的应用于指导肿瘤精准医疗策略构建的潜力,然而目前尚未有学者对五运六气气化理论指导肿瘤分子分型与精准医疗策略构建进行研究。为揭示不同体质肿瘤人群的生物学特征差异,筛选适用于各体质人群的潜在抗肿瘤药物,助力构建源自中医原创思维的肿瘤中西医协同精准医疗策略。该研究从UCSC Xena获得了泛癌Bulk RNA-Seq数据,从英国生物库获得了GWAS队列数据,从eQTLGen和GTEx V8 获得了cis-eQTLs数据。研究基于泛癌Bulk RNA-Seq,利用机器学习法筛选各体质人群的特征表达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探索各体质人群的生物学特征差异,利用孟德尔随机化进行药物靶点筛选,通过分子对接筛选适用于各体质人群的潜在抗肿瘤中药单体,并预测中药单体成药性。结果显示,泛癌队列中不同体质人群在无进展间隔期、生物学功能、免疫细胞丰度、肿瘤药物敏感性、免疫疗法响应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五运六气气化理论可应用于指导肿瘤分子分型与肿瘤精准医疗策略制定。泛癌队列中不同体质人群的生物学功能特征,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五运六气气化理论等中医理论的生物学内涵,并为中医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DMKN等5 个特征基因被作为虚拟药物筛选受体,通过分子对接与类药性预测后筛选得到 17-beta-estradiol、serotonine、trans-resveratrol、leinoleic acid等潜在抗肿瘤药物。以转录组测序为代表的组学技术将是揭示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的有力工具。在各类肿瘤人群中阐释不同体质的多组学特征,是五运六气气化理论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与肿瘤精准医疗策略制定的基础。

    泛癌五运六气肿瘤分子分型中西医结合药物虚拟筛选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吴千言徐小港张清源黄晟赫...
    3113-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探析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现状,为建立该领域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依据。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EMbase、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采用RoB 2。0 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共纳入 78 篇RCTs,涉及患者 6 379 例,累计结局指标 122 种。结局指标根据功能属性分为中医病证(3 种,13 次)、症状/体征(26 种,196次)、理化检测(68 种,149 次)、生活质量(1 种,2 次)、远期预后(2 种,2 次)、经济学评估(0 种)、安全性事件(21 种,194 次)、其他指标(1 种,1 次)7 个领域。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RCT的文献评估总体呈"有一定风险",结局指标选择存在缺乏中医药特色、主次结局指标区分不显著、远期预后与经济学评估指标匮乏、安全性事件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建议未来研究者建立突出中医药特色的阿尔茨海默病核心指标集,继而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

    中医药阿尔茨海默病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