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隐丹参酮通过Dectin-1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抗心肌缺血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范玉鸣方乐玉房志锐李梦瑶...
    3901-3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是否通过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ctin-1)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选用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制作心肌缺血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TS低剂量组(21 mg-kg-1·d-1)、CTS高剂量组(84 mg-kg-1·d-1)、达格列嗪组(0。14 mg-kg-1·d-1)。分别检测各组心功能和血清酶水平、Dectin-1表达以及心肌梗死区巨噬细胞极化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进一步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刺激RAW264。7构建M1型巨噬细胞体外模型,观察CTS对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并检测Dectin-1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蛋白的变化。CTS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功能和心肌损伤程度均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区M2/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同时Dectin-1呈现低表达。体外实验显示,CTS可下调M1型并升高M2型标志基因的表达,并降低Dectin-1的含量及其通路相关蛋白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B p65,NF-κB p65)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 的磷酸化,促进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6的磷酸化。结果表明隐丹参酮通过Dectin-1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发挥抗心肌缺血损伤作用。

    隐丹参酮巨噬细胞极化Dectin-1炎症心肌梗死

    皖产桐桔梗提取物大鼠体内代谢产物鉴定及代谢途径分析

    王晶晶常相伟汪鑫蕊智楠楠...
    3912-3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桐桔梗在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揭示其体内代谢途径及代谢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及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对桐桔梗在大鼠体内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系统表征与辨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下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从灌胃给予桐桔梗提取物的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共检测到12个皂苷类原型成分和27个代谢产物,其中血浆中共检测到11个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尿液中共检测到11个原型成分和8个代谢产物,粪便中共检测到10个原型成分和20个代谢产物。进一步研究表明,桐桔梗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氧化、还原、乙酰化、逐级水解脱糖、葡萄糖醛酸化等。该研究为阐明桐桔梗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桐桔梗三萜皂苷原型成分代谢产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基于"病-方"互作网络探索尪痹片干预膝骨关节炎临床优势分期与潜在作用机制

    李玮婕张彦琼周书繁夏聪敏...
    3924-3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病-方"互作网络探索尪痹片干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临床优势分期及潜在作用机制。首先,基于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并结合中医证候本体及多维定量关联计算平台(SoFDA)分别收集KOA发作期、缓解期和康复期3个临床分期及尪痹片相关症状及基因集,同时基于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 2。0)收集尪痹片所含成分候选靶标谱,分别获得疾病靶标分子库和方药候选靶标集。其次,采用Jaccard和余弦相似度分别对"药物治疗与疾病临床症状""药靶与疾病基因""富集通路"间相似度评价,在尪痹片干预KOA"病-方"互作关联网络构建与分析后,提取方药干预不同临床分期网络,挖掘其作用特点。最后,采用脂多糖(LPS)诱导SW1353细胞考察方药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基于SoFDA收集到KOA发作期、缓解期和康复期及尪痹片临床治疗症状及基因92/3 921、138/3 708、139/3 800、196/3 946个,基于ETCM 2。0得到260个尪痹片所含化学成分预测靶标集。"疾病分期-药物"对应性评价发现,尪痹片与KOA缓解期在"药物治疗与疾病临床症状""药靶与疾病基因""富集通路"3个层次具有最高相似度,其次为康复期;网络构建分析发现,尪痹片的核心效应靶标共同矫正不同分期机体"免疫-炎症"失衡,并发挥镇痛和骨保护作用,缓解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酸痛、乏力、功能障碍等症状。在KOA发作期和缓解期方药核心效应靶标尤其发挥抗氧化作用,在康复期方药核心效应靶标发挥调节物质与能量代谢紊乱及血管保护作用。基于体外细胞模型发现,尪痹片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可抑制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释放及Bax/Bcl-2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尪痹片临床优势分期与辅助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尪痹片膝骨关节炎临床优势分期发作期缓解期康复期

    不同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网状Meta分析

    吴文俊张赤道卫靖靖李雪...
    3936-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收录的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绘制风险偏倚和网状Meta分析。最终纳入95篇RCTs,总样本量8 787例,涉及11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显示,①心功能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前3的是稳心颗粒+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②提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丹葶肺心颗粒+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补肺活血胶囊+常规西医;③提高1秒率(FEV1/FVC%)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芪苈强心胶囊+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④改善血氧分压(Pa02)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芪苈强心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⑤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⑥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补肺活血胶囊+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⑦降低脑钠肽(BNP)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复方丹参滴丸+常规西医、芪苈强心胶囊+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⑧改善红细胞压积方面,SUCRA排序前3的是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复方丹参滴丸+常规西医、通心络胶囊+常规西医。安全性方面,26篇RCTs报告了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循环和消化系统。结果表明,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可增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鉴于纳入文献质量和数量参差不齐,缺乏中成药间的直接比较,以上结论还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中成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网状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23种常用中成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马永庆邢畅李巧凤徐征...
    3952-3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证据图系统检索和梳理中成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证据,了解该领域证据分布特点,发现中成药治疗失眠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检索3个国家药物目录中明确提及治疗失眠的中成药,检索建库至2023年8月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图、表展示结果。最终纳入中成药23种,相关文献299篇,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s)236篇,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s)35篇,回顾性研究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7篇,指南和专家建议或共识4篇。文献占比较大的是百乐眠胶囊、乌灵胶囊、养血清脑颗粒;结局指标包括睡眠评定量表、临床有效率、安全性指标、焦虑抑郁评分等。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失眠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但研究证据相对较少,研究以单中心、小样本和短周期为主;临床定位宽泛,中医优势不足;结局指标对生活质量、随访及复发率方面关注度不够;RCT整体偏倚风险偏高,系统评价/Meta分析整体质量较低,回顾性研究总体评分不高,non-RCT均未提及随访时间、失访率及样本量估算,结果可信度降低。建议以中医药临床研究规范来设计治疗失眠的中成药研究方案,将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作为重要结局指标,多关注患者生活质量、随访及复发情况,提高有效治疗失眠中成药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加强医保政策与中成药政策的衔接,合理提升具有明确疗效和安全证据支持的中成药在医保甲类目录中的占比。

    失眠中成药干预性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回顾性研究证据图经济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中药智能制造及供应链中的应用场景设计与展望

    熊皓舒王鐾璇侯健赵程...
    3963-3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库、数学建模、信息系统等智能制造技术已在中药工业的过程控制、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但对于研发报告、批生产记录、质量检验记录、供应商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与利用能力相对薄弱。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文本、语言、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提取、知识萃取、语义检索、内容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生成式AI有望为中药工业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套可行的工具。作者基于多年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经验,梳理了中药智能制造现状与非结构化数据利用情况,分析了生成式AI在中药制造过程及供应链环节的应用价值,归纳总结了 4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制药知识库/知识图谱、智慧上岗培训、智慧生产质控、智慧供应链,并结合产业需求阐述了各场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业务流程设计、应用潜力与价值。最后,基于生成式AI与中药工业模型的融合应用,该研究提出中药智慧工业大脑的初步构想。该研究旨在为AI技术在中药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中药智能制造供应链大模型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价值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内容效度评价

    唐碧华元唯安张俊华张磊...
    3971-3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作为新药"孵化器"获得蓬勃发展,尚缺乏综合评价其开发价值的评估体系。该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建立条目池,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内容,利用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一套2级维度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价值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条目,36个二级条目,具有科学性。一级条目及权重分别为传承性10。61%、有效性23。22%、安全性22。71%、创新性13。21%、经济性10。00%、适宜性8。57%、可及性11。68%;二级条目权重排名最前的3个指标为开展不良反应监测6。73%、疗效证据5。71%、临床有效率4。75%,排名最后的3个指标为生产优势0。86%、药味剂量0。48%、药品气味(口感)0。18%。进行了内容效度评价,结果证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总体内容效度指数0。47,平均内容效度指数0。90。利用已形成的指标体系对四川省某地级市中医医院的6个院内制剂进行了探索性应用,证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开发者选择性开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时提供优选参考。实际应用以该指标体系及权重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价值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优序图法内容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