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苷元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刘玉晖常诗瑶朱洪杨李玉婷...
    4734-4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大豆苷元(daidxein)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cell counting kit(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豆苷元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和葡萄糖浓度下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高糖诱导下巨噬细胞极化、Toll样受体4(TLR4)-髓分化因子88(MyD88)-NLRP3炎性小体等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β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经高糖诱导下的巨噬细胞中细胞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表达情况,qRT-PCR检测巨噬细胞中NLRP3、TNF-α和IL-18 mRNA水平。结果发现,选用30 mmol·L-1葡萄糖浓度诱导48 h可作为巨噬细胞损伤的最佳造模条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可以显著改善巨噬细胞极化,增加TNF-α、IL-18、IL-1β炎症因子的分泌,显著增加ROS及NF-κB p65的表达,模型组巨噬细胞 NLRP3、TNF-α 和 IL-18 mRNA 与 TLR4、MyD88、NLRP3、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抑制因子(I-κB)、p-I-κB、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前体(pro-caspase)-1、pro-IL-1β、cleaved IL-1β和pro-IL-1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大豆苷元10、20、40 μmol·L-1剂量组中巨噬细胞各炎症因子,炎症相关基因NLRP3、TNF-α和IL-18 mRNA,炎症相关蛋白 TLR4、MyD88、NLRP3、NF-KB p65、p-NF-κB p65、I-κB、p-I-κB、ASC、pro-caspase-1、pro-IL-1β、cleaved IL-1β和pro-IL-18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且ROS的表达明显降低。基于相关文献报道结合该实验结果发现,高糖可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大豆苷元能通过调节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ROS的表达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大豆苷元NLRP3炎性小体巨噬细胞极化高糖ROS

    基于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研究盐补骨脂醇提物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王振东韩杉顾继洪黄志峰...
    4744-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补骨脂是临床常用补益药,但其潜在毒性限制了应用,反应性代谢产物(reactive metabolites,RMs)对蛋白质的共价修饰是盐补骨脂肝毒性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该研究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探究盐补骨脂中主要毒性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产生的RMs对蛋白质的共价修饰,探讨盐补骨脂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生化法检测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水平;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随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ipole-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盐补骨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以及产生的RMs进行鉴定,并对毒性成分/RMs与GSH及游离氨基酸的共价键加合物进行鉴定,进一步确定毒性成分对蛋白质上氨基酸的共价键修饰位点和修饰方式。将确定的RMs修饰方式添加到Proteome Discoverer的可变修饰中,结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修饰的靶蛋白。最后,利用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蛋白,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做进一步分析并进行qPCR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盐补骨脂组ALT、AST、MDA明显增高,SOD、CAT、GSH和GST均降低,并有剂量依赖性,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空泡化及炎性细胞浸润。此外,在给药组小鼠肝脏中鉴定到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5种RMs,2种与GSH的加合物及1种与半胱氨酸的加合物。并且鉴定到10个被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RMs修饰的蛋白质。给药组小鼠肝脏内检测到133个差异蛋白,其中92个上调,41个下调,主要涉及蛋白质、核糖体、rRNA、谷胱甘肽,影响蛋白酶体通路;qPCR结果与差异蛋白趋势一致。综上可得,补骨脂素/异补骨素的RMs可以与GSH共价键结合,并且修饰肝脏蛋白质的半胱氨酸及赖氨酸残基,毒性成分对蛋白质的共价键修饰可进一步导致肝毒性。盐补骨脂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蛋白酶体及其复合物异常、核糖体及其核蛋白复合体生物合成、rRNA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等有关。

    盐补骨脂肝损伤蛋白质组学共价键修饰LC-MS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孟昭阳赵娟朱琴芳向丹凤...
    4755-4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细胞实验探究华蟾素注射液(Huachansu Injection,HCSI)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作用机制。课题组前期采用LC-MS/MS检测HCSI中16种蟾蜍内酯类成分的含量,以大于10 ng·mL-1为标准,筛选出10种蟾蜍内酯类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其潜在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PharmGKB数据库预测CRC相关靶点,通过Venny获得HCSI治疗CRC的交集靶点,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根据度值筛选关键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AutoDock软件对主要蟾蜍内酯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检测不同浓度的HCSI、伪异沙蟾毒精(psi-bufarenogin,BUF)和蟾毒它灵(bufotalin,BFT)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和凋亡率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筛选出HCSI的主要活性成分沙蟾毒精(arenobufagin)、BUF和BFT等8种,HCSI抗CRC的关键靶点EGFR、IL6和mTOR等20个,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结果,选择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细胞实验结果表明,HCSI、BUF和BFT对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下调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说明HCSI、BUF和BFT可通过mTOR和PIK3CA等靶点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CRC的作用。该研究为探究HCSI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华蟾素注射液结直肠癌网络药理学伪异沙蟾毒精蟾毒它灵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基于UPLC-MS/MS的舒肝宁注射液与黄芩提取物中5种成分的组织分布比较研究

    鲁婷婷王玲田燕迟明艳...
    4768-4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给予舒肝宁注射液或黄芩提取物后5种指标成分在大鼠组织器官中的含量,研究二者经时动态变化规律和差异,探讨黄芩配伍前后对5种成分组织分布的影响。大鼠尾静脉注射舒肝宁注射液或黄芩提取物后,分别于0。17、0。5、1、2 h 4个时间点采集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组织样品,采用UPLC-MS/MS检测5种指标成分(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野黄芩苷)在2组大鼠组织中的浓度。结果表明建立的UPLC-MS/MS测定方法简便快速且专属稳定。组织分布结果表明,给予舒肝宁注射液和黄芩提取物后,5种指标成分在体内分布广泛且存在一定差异,2组中黄芩苷、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在肾和肝组织、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肾和脑组织以及野黄芩苷在肾和心组织中分布较多。配伍组方后在心、肝、肾、肠组织中黄芩苷和肝、肾组织中黄芩素以及肺组织中千层纸素A含量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舒肝宁注射液与黄芩提取物中的5种成分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且无蓄积情况,黄芩配伍组方后可增加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为从体内过程角度阐释舒肝宁注射液的配伍合理性提供依据。

    舒肝宁注射液黄芩提取物UPLC-MS/MS组织分布

    大麻二酚跨膜转运体内外吸收机制及抗炎活性研究

    李睿郝瑞陈珏路丽艳...
    4777-4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利用Caco-2细胞和正常大鼠考察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体外吸收特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炎机制。通过CCK-8法确定CBD安全浓度范围,研究时间、浓度、温度、内吞抑制剂和转运抑制剂对CBD跨膜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检测大鼠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脂多糖(LPS)诱导Caco-2细胞建立炎症损伤模型,检测CBD干预处理后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跨膜电阻(TEER)值以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探究CBD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Caco-2细胞对CBD的摄取在2 h达到饱和,CBD摄取量和浓度、温度呈正相关,可被内吞进入细胞。CBD可以通过多药耐药蛋白2(MRP2)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参与的主动转运途径穿透Caco-2细胞,而加入P-gp抑制剂对CBD的转运没有影响。大鼠对CBD吸收迅速,达峰时间tmax为(1。00±0。11)h,在体内的消除较快,t1/2仅为(1。86±0。16)h。另外,CBD显著改善了炎症反应带来的LDH活力升高和TEER降低的现象,可通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维持肠道屏障,起到抗炎作用。。

    大麻二酚Caco-2细胞摄取转运药代动力学抗炎

    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主佳旭于滨洋李显高蕊...
    4786-4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GER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Strata 1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纳入47篇RCTs,包含健胃愈疡片、气滞胃痛颗粒、达立通颗粒、六味安消胶囊、康复新液、胃苏颗粒、枳术宽中胶囊、小柴胡颗粒、逍遥丸、胆胃康胶囊共10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显示,①临床症状有效率方面,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排序第1的干预措施为达立通颗粒+常规西医;②内镜下有效率方面,SUCRA排序第1的干预措施为六味安消胶囊+常规西医;③升高血清胃泌素水平方面,SUCRA排序第1的干预措施为胃苏颗粒+常规西医;④升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方面,SUCRA排序第1的干预措施为逍遥丸+常规西医。在症状积分、生存质量、复发率方面,由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仅做描述性分析,但各研究均报道了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对结局指标的改善优于常规西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与单用常规西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聚类分析可知,达立通颗粒+常规西医、胆胃康胶囊+常规西医、气滞胃痛颗粒+常规西医、康复新液+常规西医、六味安消胶囊+常规西医综合疗效较突出,可同时改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炎症。结果表明,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GERD能够提高综合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动力。但由于纳入文献样本量及质量等限制,结论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中成药胃食管反流病(GERD)网状Meta分析

    中药人用经验研究质量管理指南

    唐雅琴杨忠奇唐兆安元唯安...
    4801-4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明确提出鼓励在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开展高质量的人用经验研究,获得支持中药注册的充分证据;同时提出人用经验研究应符合相关要求,并接受药品注册核查。为规范中药人用经验研究,获取高质量支持注册申请的人用经验数据,促进研究规范化和标准化,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人用经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充分考虑中医药临床特点,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中药人用经验研究质量管理指南》,包括开展人用经验研究医疗机构条件、研究者、申办者、药学关键信息及要求、研究方案、伦理审查要点、研究实施过程的要求、人用经验研究风险管理与受试者保护等内容。该文件经过专家多轮征求意见,最终形成适用于支持药品注册的中药人用经验研究指南性文件,用以指导规范开展中药人用经验研究。

    人用经验质量管理指南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族医诊疗专家共识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族医诊疗专家共识小组仲格嘉
    4805-4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最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之一,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藏族医(以下简称"藏医")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无相应的藏医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形成的技术规范》推荐的专家共识制定流程与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临床调研和会议共识法确定5个临床问题,采用PICO原则[P(研究人群)、I(干预措施)、C(对照措施)、O(结局指标)]进行证据检索、筛选与综合,广泛征求国内各主要藏医医疗机构高原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专家,以及部分中医、西医和循证医学专家的意见,通过1次专家共识会议和2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形成推荐意见及共识建议。共识包括疾病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结局评价、预防调护等内容。临床治疗方案包括藏医辨证论治、单方单药和外治疗法。各疗法均有相应的证据等级和推荐意见。该共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突出藏医的特色和优势,以期促进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医诊疗和研究的规范化,提高防治水平。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族医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活血化瘀法协同溶栓/取栓提高临床疗效的中医理论机制探索

    张金生张宝霞惠小珊王阶...
    4812-4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溶栓/取栓是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种紧急医疗干预措施,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恢复脑部血流来减少脑组织损伤,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及时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卒中后遗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有研究显示,即使成功进行溶栓/取栓治疗,部分患者仍会出现靶血管再次闭塞,引起二次损伤从而加重病情。该文通过回溯中西医有关溶栓/取栓的临床、实验和理论,结合课题组前期临床研究,分析活血化瘀法在溶栓/取栓不同环节的作用特点,不同种类的活血化瘀方药与溶栓/取栓治疗的协同机制,并进一步解释易损脉痹表现阳络亢戾、阴络滞瘀的"脉络亢变"特点,从理论层面揭示了活血中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降低溶栓/取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的中医理论机制,探讨了活血化瘀方药通过促进损伤脑组织建立痰、液、瘀、毒等病理产物的排泄通道,提高损伤脑组织自我修复,以及机体气、血、精相互供给转化的能力,加快大脑重塑的作用机制,旨在深入阐释活血化瘀法在降低溶栓/取栓过程中"真溶栓、假复流"中医理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活血化瘀溶栓/取栓真溶栓假复流中医理论

    中国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李耿王华董政起王英平...
    4818-4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健康价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人参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个中药产业具有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新形势下,我国人参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内部、外部挑战,亟待深入剖析,探索破局之策。在全面的人参产业专题调研与分析基础之上,该文从产业链视角,系统梳理我国人参产业现状,总结分析当前我国人参产业现实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人参人参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