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殷雅婕何相池罗慧李建保...
    5032-5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状Meta分析比较4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的影响,评价4种中药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安全性,为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药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月2日,提取合格文献的相关信息,采用R 4。2。3、Stata 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纳入70篇RCTs,样本量8 629例,试验组4 296例,对照组4 333例,涉及4种中药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显示:①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为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炎琥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②缩短体温恢复时间方面,SUCRA排序为炎琥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③缩短咳嗽消失时间方面,SUCRA排序为炎琥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④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SUCRA排序为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炎琥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⑤缩短喘憋缓解时间方面,SUCRA排序为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炎琥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⑥缩短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方面,SUCRA排序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炎琥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常规治疗;⑦安全性方面,42篇RCTs报告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当前证据显示,4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儿童支气管肺炎均有效,且各有侧重。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喘憋缓解时间方面,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的疗效可能最佳;在缩短体温恢复时间与咳嗽消失时间方面,炎琥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的疗效可能最佳;在缩短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方面,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的疗效可能最佳。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受纳入文献质量与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谨且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儿童支气管肺炎中药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分析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的方药规律

    刘砚泽王新陆韩文杰李兰馨...
    5045-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隐结构模型和关联规则分析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的方药规律,并推测中医证型,为临床辨证论治及指南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的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对高频中药进行频次和性味归经的统计,应用Lantern 5。0、RStudio软件进行隐结构模型与关联规则分析,探讨用药规律并推测中医证型。共纳入中医药处方97篇,涉及中药104味,累计频次1 189次,高频中药有茯苓、天麻、白术、半夏、陈皮等,功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为主。隐结构分析共获得13个隐变量、42个隐类、5个综合聚类模型、17个核心方剂,推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候共5种,分别是痰湿瘀阻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肝肾亏虚证。关联规则分析获得26条强关联规则,其中支持度最高的是天麻∴茯苓。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与机体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存在密切关联,痰湿瘀阻、肝肾阴虚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应以平肝、化痰及健脾原则为主,随证配合气血阴阳,泻其痰、瘀等实邪,辅以降肝火、息肝风等治法。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隐结构关联规则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专家共识总论

    李梢肖伟
    5055-5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新药研发已逐步形成了基于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新体系,但鉴于中医"辨证论治"、中药"成分多样、机制复杂"的特点,当前中药新药研发仍存在物质基础及整体作用机制研究不充分、证据链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同时,在人用经验收集、临床疗效评价、功效成分质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难题,制约了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创新进程。网络药理学以"网络靶标"为核心理论,突破了传统"单靶标"还原分析研究模式的局限,强调以疾病或证候生物网络为靶标的综合效应来表征中药方剂的整体调节机制,这与中医药整体观的思想相契合,为研究中药复杂作用机制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与中医药整体观相符的新方法,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新一代药物研究模式"。为推动中药评价的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标准的研究,并突破中药监管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难题,该共识针对中药新药研发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探讨网络药理学作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工具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特点、进展与挑战、可应用路径和具体应用情形,旨在提升中药新药的研发质量,加快中药新产品研发效率。

    网络药理学中药新药研发专家共识

    香芍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中医药学会杜惠兰
    5069-5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芍颗粒临床广泛用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南及共识,为规范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最大程度发挥使用价值,制定该共识。共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的原则,客观评价香芍颗粒诊治疾病的证据,经专家充分论证后形成。该共识由全国29家三级甲等医院,3所省属中医院校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完成,其中中医专家16位,西医专家13位,中西医结合专家2位,药学专家1位,循证医学专家2位。项目于2021年8月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申请立项(202108050-GS-CACM),编制过程历时2年,于2023年11月29日发布(GS/CACM 334-2023)。该文详细介绍了共识的立项背景,阐述了立项、构建共识问题、形成推荐意见及共识建议、起草、形成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等编制过程,明确了香芍颗粒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给药方案与时机、剂量、疗程、安全性、注意事项等关键性问题,以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合理用药。

    香芍颗粒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推荐意见共识建议编制说明

    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秦晓宽魏戌赵继荣王培民...
    5076-5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跌打七厘片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医保乙类品种,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受多部丛书推荐,但目前尚无基于循证证据制订的指南或共识指导跌打七厘片的临床应用。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牵头,联合国内21家单位,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指导思想编制该共识。对全国范围内多名临床专家和一线医生开展访谈和调研,通过名义组法确定需解决的临床问题。根据临床问题系统检索临床研究证据,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最后通过名义组法对推荐意见/共识建议达成共识。该共识明确了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安全性、联合用药及研究进展等,适用于全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师(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可为其合理使用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提供指导和参考。目前,该共识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审查并发布,标准号GS/CACM 347-2024。

    急性软组织损伤跌打七厘片专家共识中成药GRADE系统

    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蒿属蒙古族药材药味、药性及传统功效探究

    黄聪颖刘昊临畅佳音孟祥玺...
    5081-5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蒿属Artemisia植物是菊科药用植物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理论基础,该研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对蒿属蒙古族药材的植物亲缘关系、药性、药味、化学成分、传统功效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讨论了其中的关联及规律。结果表明,蒿属蒙古族药材依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可分为2个主要类群。第一个类群为艾组Sect。Artemisia,该组药味以苦味为基础,且多具有辛味,温性药物占比85。71%;第二个类群为非艾组,包括莳萝蒿组Sect。Absinthium、艾蒿组Sect。Abrotanum、龙蒿组Sect。Dracunculus和牡蒿组Sect。Latilobus的药用植物,药味以苦味为主,且偏寒性药物占比80%。化学成分与药味分析显示:蒿属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等成分。其中,挥发油类成分是蒿属药用植物独特气味的重要来源。药性与传统功效分析显示:在设定分析参数下运算,可得到8条蒿属蒙古族药材药性与传统功效的关联规则。其中,寒性蒿属蒙古族药材与感冒发烧、凉性蒿属蒙古族药材与呼吸系统疾病、温性蒿属蒙古族药材与妇科疾病的关联规则在各自药性组内提升度分值最高。研究为建立药用植物亲缘学与药材的药味、药性及传统功效之间的新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蒿属蒙古族药材药用植物亲缘学药性药味传统功效数据分析茵陈蒿黄花蒿

    新外来中药马来西亚人参东革阿里的文献研究及中药药性探讨

    叶丹妮王林元费文婷林清...
    5095-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革阿里Eurycoma longifolia Jack。为苦木科植物,在东南亚具有数百年药用历史,被称为"马来西亚人参"。其临床与药理研究成果丰富,功效明显多样,安全性高,具有作为新的中药品种引入的条件和优势,市场开发价值很大。目前东革阿里在我国海南、广东等地已有种植,但尚未以药用资源引入应用,更无系统的中药药性研究。该文全面梳理并分析了东革阿里的应用历史、临床试验、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安全性等研究,对其中药药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东革阿里的药性为味甘,苦,辛,平;归肾、脾、肝经;功能主治为补肾益精,健脾益气,疏肝解郁;用于肾虚精亏,性欲淡漠,脾气虚弱,倦怠乏力,肝郁气滞。用法为水煎服,用量为每日服用2~10g。该研究将促进东革阿里的"中药化"进程,有利于东革阿里与中药的配伍使用与产品开发,为东革阿里作为中药新资源的引入和国外参类药用植物的药性研究提供参考。

    东革阿里中药药性外来中药中药新资源

    基于中药汤剂中超分子聚集体形成的炮制机制研究新思路

    宋金菁齐天昊岳伟胜张玮烨...
    5102-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必须炮制成饮片才能入药,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用药中最常用的剂型。现代研究发现,中药汤剂是一种含有超分子聚集体的多相分散体系,且这些超分子聚集体多源于煎煮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间的自组装行为,其中氢键、π-π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及疏水相互作用是引起自组装的主要作用力。中药汤剂中超分子聚集体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单成分视角阐释中药药效物质的局限性,加之其较好的药效活性,现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该文不仅对超分子聚集体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自组装机制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而且还对超分子聚集体的自组装机制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大量中药汤剂超分子聚集体研究实例及炮制辅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基于超分子聚集体自组装的新视角解析炮制机制"的新思路,以期在炮制机制研究中密切结合中药炮制用药特点及中药临床复方配伍用药规律,深入剖析加辅料炮制的科学内涵。

    中药汤剂超分子聚集体自组装炮制辅料炮制机制